九尾讀正史
壓根就沒幾個人說這種話吧,樹一個不存在的靶子打有意思嗎?
明代倭寇的組成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如果給倭寇下定義,比較科學的定義是這樣的——
14-16世紀活躍於東亞海域的海盜。
對,倭寇首先是海盜。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海盜的組成都不一樣。
14-15世紀的倭寇,主要包括日本人和朝鮮(或高麗)賤民。如果熟悉明朝歷史,就應該知道洪武時期因為倭寇問題,中日一度斷交。
16世紀的倭寇,這時候才有中國人加入。在海禁的背景下,許多中國海盜參與走私貿易;像是王直、徐海等人就在雙嶼、瀝港建立起海盜走私集團,並與沿海的中國人、日本海盜和葡萄牙人等互相合作。
以日本人為主的倭寇,被明朝稱作“真倭”;以華人海盜為主的倭寇,被稱作“假倭”。
但是,明朝官方並沒有辦法區分真倭、假倭,只好統一稱為倭寇。這就造成了倭寇形象的固定化。
除此以外,在16世紀晚期中日朝三國還爆發了壬辰戰爭。當然,壬辰戰爭與倭寇其實是兩碼事。無論倭寇的組成怎樣,歸根到底是無政府的海盜行為;壬辰戰爭,是中日朝三國國家之間的戰爭,兩者沒有可比性。
但是,由於朝鮮和明朝方面稱此為“倭亂”,就更近一步將倭寇與日本捆綁在一起。
總而言之,倭寇的組成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並不是說因為在倭寇裡發現了中國人,就認定倭寇與日本無關。
HuiNanHistory
日本也是個筐,什麼都可以裝啊。
雖然不如美國筐大,裝的那麼多。
倭寇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中國沿海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對日本歷史比較懂的朋友,應該瞭解,倭寇橫行的時代,正是日本從南北朝到戰國的這段時間。大概有近200年的時間,日本內部動盪不安,戰亂頻仍,戰敗的無人收留的武士,破產的農民,這些都是倭寇產生的客觀環境。
而倭寇的消失,則有內因和外因。從內因,自然是戚繼光,俞大猷等著名將領對倭寇的打擊;從外因來說,則是1580年之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先後再次統一日本,日本國內局勢趨於平穩,相應的,倭寇的來源本身也大量減少了。自德川幕府建立之後,日本實行了鎖國政策,國內本身相對穩定,倭寇的來源自此斷絕,中國沿海便再也沒有倭寇之患了。其實,倭寇的消失,外因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們的教科書上,通常都不會強調這點,而是一味地強調戚繼光,俞大猷等著名將領的打擊。就我個人看法,如果日本戰國不能結束,那戚繼光,俞大猷的打擊再如何猛烈,也很難徹底消滅倭寇之患。畢竟,要活著不容易,說穿了,倭寇也不過一群無處可去的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而已。
至於倭寇首領多是中國人,本來就很容易瞭解。明朝時代的中國人又不似今天的中國人,明朝時代的日本人也不是今天的日本人,日本人對於中國來說,談不上什麼很厲害,不過是邊鄙蠻族罷了,專恃逞勇鬥狠,打是能打,卻沒有什麼頭腦。就那麼幾個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來到中國,對中國人文地理一無所知,語言也不通,只怕內心也是惶惶不安,今日不知明日事了吧,談不上有什麼厲害的。只有和中國內部的那幫人聯合起來,才能厲害,這是很顯然的事情。
但是很顯然,我們的課本錯誤的引導了我們,我們的近現代史也誤導了我們。我們這代人,基於近現代日本的強勢,我們對日本的戰鬥力,有了過高的認識,對日本的憎惡態度,也加深了我們對日本的誤判。所以我們的涉及到倭寇的電視劇,寫的都是日本人狡詐無比,兇殘無比,戰鬥力奇高無比,彷彿這些都是真實的一樣。
其實呢?一群在國內戰爭中失敗的落魄武士,一群破產的農民,你要說戰鬥力能逆天,你信麼?
援朝抗日戰爭,豐臣秀吉20餘萬在國內戰爭獲勝的武士組成的部隊,也沒有在明軍手上佔到多大的便宜,就這幫落魄武士和破產農民,就真的能翻到起天來了?
很顯然,這都是不現實的。
真正危害中國沿海的,主要是中國自家人組成的海盜。倭寇不過是中國海盜首領找來的打手罷了,給碗飯就什麼都肯幹的那種打手。
有人問了,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們的課本為什麼一再強調這一切都是倭寇做的呢?
這還用說嗎?日本也是個筐,啥都要往裡面裝。近現代以來,中國和日本關係變的如此之惡,那有什麼好說的?基於這個那個的需求,不斷的放大或者縮小某個事實,以影響民間的輿論罷了。不斷的宣揚倭寇的兇殘,惡毒,和戰鬥力超強,不就能反襯出抗倭名將的厲害嗎?不就能為在近現代中國擊敗日本,打下輿論基礎嗎?
其實,日本除了近現代,就是個小癟三的國家。什麼中日白藤江大捷,什麼援朝抗日,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也就一場邊境上的小衝突,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功勞而已,隨便對突厥,吐蕃,新羅的哪場戰爭,比起這種衝突,都不知道重要多少倍。
但是呢,歷史嘛,就應該為現代服務。既然近現代日本起來了,那就要把千年來不管大小的衝突都好好的掰扯掰扯,當做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了。所以白藤江之戰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援朝抗日戰爭也就成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擊敗倭寇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其實,有什麼呢?我們可以找出無數個與此同時比這種戰爭重要n多倍的帝國事務。
對了,其實鄭成功的父親也可以勉強算是倭寇頭子,是最大的那種。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也算是有一半的日本血統吧。很顯然,歷史課本都故意刪去了這一頁。原因嘛,不說大家也能猜出來。
歷史嘛,就那麼回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既然要為當代服務,那自然要放大或者縮小某些事實,來為這個服務了。
至於真相嘛,噓噓噓,誰知道他在哪裡呢?
張子曰
倭寇是十三世紀至十六世紀在朝鮮沿海與中國東南沿海發生的,從事武裝走私活動人員的統稱。倭寇早期以日本人居多,中後期主要以中國沿海商人為主,同時裹挾少數日本人參與其中。
一、日本戰國時代導致日本浪人進入中國沿海從事海盜活動。
元末明初時期,日本進入戰國時期,許多日本浪人徘徊於中國沿海,從事海盜活動,頻頻襲擾明朝沿海地區。當時日本國的九州、四國地區的的領主在戰亂中被兼併,許多人流離失所,淪為海寇,於是成群結隊到中國沿海冒險。這些冒險的海盜中,其成分來源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戰爭中戰敗的職業軍人,一部分是失去土地或者戰爭中無家可歸的流民。因元代曾遠征過日本且元朝軍隊戰敗,給了日本職業軍人與浪人在中國沿海掠奪、搶劫財富的勇氣與信心。明朝謝肇淛《五雜俎》卷四記載的就是如此:“元之盛時,外夷外貢者,至千餘國,可謂窮極天地,罔不賓服,惟有日本,倔強不臣。阿拉罕以師十萬從徵,得還者僅三人。”至明初,日本國仍是“不服王化,冥頑如初”,明朝派使臣趙秩往諭其君,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日本天皇竟然違反“不斬來使”外交禮儀,對趙秩加以殺害。可見當時不僅民間日本人不把剛剛立朝的大明當回事,日本官方更是沒有把明朝放在眼裡,導致中國沿海海盜猖獗。
二、日本禁海令導致日本沿海貿易商人加入走私與海盜行列。
日本江戶幕府自1633年至1639年先後發佈 5次禁止對外交通和貿易的法令即禁海令。主要內容為:除特許船隻以外,嚴禁其他船隻駛往國外;除特許船隻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國,如有偷渡者,應處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併扣留;外國船來到,應即呈報江戶,並應按照往例,通告大村藩主,請其派遣監視艦船;外國船所在各種貨物不得由某一地方全部包購;禁止官吏在長崎直接購買外國船之貨物等等。海禁的結果使得日本那些沿海的從事中國布、鍋、藥材、瓷器等貿易獲利豐厚的日本商人自發集結武力同日本官方進行對抗。
汪直像
三、明朝的禁海令使得中國沿海貿易商人和漁民為維護自身利益自發與日本商人、日本浪人合流對抗明朝政府。
明太祖下令“寸板不許下海”;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發佈“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發佈命令,禁止中國人下海通番。到了嘉靖年間,官方以防倭寇為名,自南直隸開始,從北至南,浙江、福建、廣東的沿海居民,一律內遷20公里。其結果是,原來從事沿海貿易的商人無法從事原有營生,就是原來打魚為生的漁民也無法打魚,最後,百姓要麼逃走海外謀生,要麼乾脆加入走私或者搶劫為生。後來不少人就與日本浪人、海盜、走私集團合流武裝對抗明朝政府。
四、明朝的朝貢貿易體系產生“爭貢之役”,導致中日軍民爭端,許多無辜之人被殺,致使中方、日方不少軍民走向對抗明朝政府之路。
明朝海禁禁止的不是真正的海外貿易,而是禁止民間自發的海外貿易,是將這些貿易利益轉為官府壟斷從而獨享。明朝的朝貢貿易就是由官方從事海外貿易活動,並給予外方“入貢貿易”資格。為爭取“入貢貿易”資格,海外商人不得不接受中國政府海關官員的盤剝與壓榨。
五、明代倭寇的人員組成早期以日本人居多,中後期以中國人居多,與明朝政府戰爭對抗激烈程度以中國人為最。
<strong>通過以上倭寇產生的原因分析,中國沿海的倭寇一開始是日本人因國內戰亂導致居民流離失所,被迫加入海上掠奪搶劫之列,淪為海盜。但是,這部分日本人如果不是明朝政府海禁內遷導致中國沿海居民無家可歸、無事可做,這些區區日本海盜在中國沿海人生地不熟、言語還不通的情況下,是斷不可能有力量公開武裝對抗明朝政府軍隊的。
隨著明朝政府禁海令越來越嚴,越來越頻,在沿海居民無家可歸、無業可從的情況下,原來的海外貿易商人大戶越來越多加入到武裝走私行列,公然用槍對抗政府武裝。發展到最後,小的商人依附於大的貿易商門下接受庇護,抱團取暖;中國大商人招募日本職業軍人、浪人至麾下從事走私貿易。一旦在走私中遇到明朝政府官員查禁,這些商人則不惜以武力相抗。為逃避打擊,這些武裝走私的中國商人中不少人模仿日本商人的穿著打扮、語言等矇蔽明朝官員。到明朝後期,沿海倭寇最大的集團不是什麼日本人,而是鼎鼎大名的中國海盜之王——汪直(王直)、鄭芝龍(鄭成功父親)等,鼎盛時期,他們的財富與武裝力量,並不亞於一個沿海的小國家。對於這些情況,明朝《明史·日本傳》早有明確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嘉靖實錄》:“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十三”就是十分之三,“十七”就是十分之七。明朝《籌海圖編》中,列出的十四股倭寇的頭目中,全都是明朝人。
明朝的倭亂平息固然有戚繼光、俞大猷等將軍平亂之功,但更與明朝後期重新開放通商口岸與海外通商,日本戰國時代結束,日本國內秩序漸漸穩定有加相關。明朝海禁政策的實施,真正受到打擊的是明朝沿海本地漁業及國內的沿海貿易,海盜和走私商人的活動反而因為海禁的存在而更為猖獗,對中國及其周邊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也產生相當消極的影響。
大成律師鄒光明
明代的時候官員奏報“倭寇東南”,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描述,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用意。
作為明朝地方官員,地方遭受劫掠,有本地人也有外夷(不談人數比例),你是願意說上下失德,以致官逼民反,還是說外敵入寇。
作為現代人,你是願意相信(宣傳)歷史上中國老百姓搶老百姓,還是(宣傳)相信偉大的人民譜寫一曲蕩氣迴腸的反侵略讚歌。這是一個價值觀與宣傳導向問題。
史翰平話
“倭寇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這是一種政治正確。
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這種情況也有點像現代的美墨邊境,那一小撮武裝販毒者、走私者、人販子可能是無惡不作之徒,他們“必須”是“別有用心”,當然主要是把心思放在生意上。但他們裹挾的,或者是美國南部邊境原有的拉丁人,或者是墨西哥北部邊境的老百姓,他們這一群體數量更多,但角色定位就是打醬油的“不明真相者”,他們這幫小跟班才是惡勢力的主力軍。
美國為什麼這麼招這些非法生意?
沒辦法,太富裕了。
明王朝為什麼也老是招人惦記,道理同樣如此。
那時候的日本處於戰國時期,太窮太亂,大家也需要到中國東南沿海有錢人居住的聖地討個生活,絕大多數入侵都不是有組織的國家行為,只是一幫流氓無產者、失意落魄的武士、兩國沿海的貧苦漁民,做走私生意的販子。
說穿了,他們的主要力量就是一幫烏合之眾,跟著沿海各幫黑社會堂口老大混飯吃,這些黑老大往往不是外來戶,都是本地出產的地頭蛇。
但明朝的地方官向上級打報告時,肯定不能說是本土產生的治安問題,雖然即便是本土產生的,其實也不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是明王朝沒有給這幫亡命者們給一條通商的活路,政策不允許,有了飯吃誰也不願意刀頭舔血。這是國家的政策問題,跟地方上關係不大。
但地方官仍然不敢說實話,說了實話就相當於質疑國家政策,結果就不是個人引咎辭職的問題了。
要是如實彙報說是本鄉本土的黃老二林老三他們幾個黑老大在搞事情,那屬於自己這地方官翫忽職守,無法完成保境安民的分內職責,至少也會被判定是“不作為”,烏紗帽不保。
那就向上報告是“倭寇”好了,他們來無影去無蹤(所以我們逮不到),武藝高強(所以我們剿不動),造成了本地的惡性案件頻發(破不了的案子全部可以推到他們身上)。
報告打上去,這些地方官就可以在家裡開開心心地數黃老二林老三孝敬他們的銀子了。
歷來現實
倭寇實際上是持續時間很長的一個歷史現象。在這個過程當中,日本人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但是稱呼並沒有跟著改變,這是可以理解的一種語言習慣。
最早的倭患,開始於元代。根據史料記載,在元代末期就已經有不少倭寇滋擾中國東南沿海。明代初年,中央政府通過軍事力量清除倭患,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到了明代中晚期,倭患愈演愈烈,成為了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社會問題,政府不得不組織人力物力,以及軍隊,專門處理這個毒瘤。
應當說,在明代中期以前,倭患主要是由日本人引起的。這個名詞,恰如其分的揭示了這個社會問題的來源。從明代中期開始,有一些中國人與這些日本人勾結起來,一同搶劫百姓。從此刻開始,倭患就不僅僅是一個外部問題。而到了明代晚期,尤其是萬曆時期,倭寇的主體已經從日本人變成了中國人。但是依然有日本人參與。從整個歷史過程來看,倭患逐漸從一個外部問題變成內部問題。從這個角度上看,明代中晚期的時候,這個名詞有一點名不副實。但必須指出的是,日本人是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同時也自始至終參與其中,不能因此而撇開他們的歷史責任。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其涵蓋的內容雖然發生變化,但名詞本身不發生變化,這類的情況並不少見,不能由此來否定這個名詞本身的合理性。
關於當代中國人對於這個歷史問題的認識,主要還是基於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從歷史教科書的編定角度來看,對於很多歷史事物的介紹,不可能非常的細緻,只能以粗淺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否則的話信息量過大,必將增加學生的負擔。我個人認為,既不能因此指責教科書編訂者,也不能指責普通民眾。畢竟這個問題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不需要掌握得如此細緻。
zyb38537240
我曾經說過戚繼光殺的日本人不到3位數,結果被噴死。
有些實話沒法說,你能說抗戰時期的事嗎?
你能說8年抗戰,一共殺死28萬日本人和6萬臺灣人,還有10萬朝鮮人嗎?能說日本打打停停像旅遊嗎?能說他們連關東軍什麼樣都沒見過嗎?能說8年時間在西南山裡逛4年嗎?
能說看來抗戰史,都不生慈禧的氣了嗎?
深藍yn
你從哪裡考證的?我記得明朝人是把倭首和逆首分開的
李克用907
為什麼現在的人寧願相信背後都是西方敵對勢力?
聽濤9527
少年你知道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