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失事客機的最後半小時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2019年5月5日,莫斯科,雨。

下午6點剛過,卡薩特金娜正式開始SU1492次航班的執飛任務。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她是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的空姐。這架俄航班機從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起飛,將飛往莫斯科以北約1500公里外的城市摩爾曼斯克。

22歲的空少莫伊謝耶夫也在飛機上,坐在客艙後部。包括他和卡薩特金娜在內,機上一共有5名機組人員,73名乘客。

如果一切順利,飛機將在晚上8點半左右降落。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但這次的情況和以往有些不同。

卡薩特金娜注意到,起飛後不久,飛機進入了一團烏雲並遭遇猛烈的冰雹,隨後機身發出巨大聲響,機艙外出現閃光,“就像電火花一樣”。

葉夫梅尼科夫也聽到了兩聲巨響。他是俄羅斯北莫爾斯克市的市長,那天坐飛機回家。從摩爾曼斯克到北莫爾斯克市只有不到30公里距離。

“我轉過頭,看到飛機發動機附近有兩道很大的閃電。”

這時,飛行員葉夫多基莫夫發現,飛機與地面的通信中斷了。轉到應急模式後,通信恢復,但“連接僅僅持續較短時間且不時中斷……只能說幾個詞”。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飛機隨即返航,在莫斯科附近上空盤旋一週,迫降謝列梅捷沃機場。

當時,飛機幾乎滿載燃油。

俄羅斯媒體公佈的視頻顯示,飛機第一次著陸失敗,從跑道彈起,很快又砸在地上,後部燃起大火。飛機拖著烈焰在跑道高速滑行。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機艙內,尖叫、哭喊聲不斷。

“著陸非常生硬,我們快要嚇暈了,”乘客葉戈羅夫說,“飛機像個螞蚱一樣從跑道跳起來,然後突然著火了。”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有人注意到,飛機舷窗開始熔化。飛機還在滑行,就有人跳下座椅,慌張地打電話。

6點30分,飛機停穩,前艙兩側的充氣逃生滑梯展開。機組人員立即組織疏散乘客。

為了不讓乘客堵塞通道,卡薩特金娜不得不“抓住他們的衣領把他們扔出去”。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逃離是在一片黑暗中進行的。乘客赫列布尼克夫感覺到,四周“到處都是煙,溫度特別高”。

葉夫梅尼科夫也在等著下飛機,排在他前面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逃了出去。

他顧不上看後面的情況。此時,飛機尾部已被大火吞沒。空少莫伊謝耶夫試圖打開著火的尾部艙門,但沒有成功。

機艙外,莫斯科市消防人員和急救車已抵達現場展開救援。

18分鐘後,大火被撲滅。飛機後部完全燒燬,頂部塌陷。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機上78人中,41人遇難。莫伊謝耶夫是唯一遇難的機組成員。

調查很快展開。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說,客機的兩個“黑匣子”、即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已經全部回收,調查人員正著手分析釀成這一事件的各種因素。

相關飛行員、地面空管人員和飛機技術設備檢驗員的工作表現,飛機技術故障、不良天氣影響等都是此次失事原因的調查方向。

據悉,調查人員發現客機迫降時的空中軌跡和速度均屬正常,專業人士將重點分析飛行員在著陸前是否順利啟動反向制動裝置及該裝置的工作狀態,飛機起落架觸地狀態是否良好,什麼原因導致飛機首次觸地時硬著陸並在躍起後二次撞擊地面。

目前,獨聯體下屬機構國際航空委員會的團隊已將機場跑道上的所有殘骸運入一座維修機庫供後續分析,並著手破譯解讀失事客機的“黑匣子”信息,以期還原事發現場情況。

一些航空專家嘗試根據現有信息作出解讀。

這次失事的客機是俄羅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研製的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2018年出廠,今年4月完成最近一次保養維護。

曾在該公司工作的工程師盧卡舍維奇認為,對現代飛機來說,被閃電擊中“不會導致任何災難性後果”。這架飛機著火是因為硬著陸時“起落架扎破了油箱”,導致燃油“大量洩漏”。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一名瞭解調查進展、不願公開姓名的俄羅斯航空專家說,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的設計特點使其無法在空中拋灑燃油,但從理論上說事發飛機的飛行員可讓飛機儘量長時間盤旋以消耗燃油。

而這架飛機“總共飛行了28分鐘,消耗約2.5噸燃油,著陸時其油箱裡還剩約10噸燃油”。

這名專家認為,機長放棄長時間盤旋迫降,說明或許某些機載系統完全失靈,或許飛機難以操控,抑或飛行員與地面空管完全失去聯繫。“在較低空域常有很多飛機,與地面失去通信聯絡會有撞機危險”。

俄航失事客机的最后半小时

事發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普京下令徹查事故原因,並向遇難者家屬給予一切可能的幫助。

摩爾曼斯克市已宣佈,自5日起,為遇難者哀悼三天。

俄航發表聲明,自7日起,向SU1492航班所有幸存乘客及遇難者家屬提供100萬盧布至500萬盧布(約合10.4萬元人民幣至51.8萬元人民幣)的賠償。目前已有22名死者身份被確認。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俄交通部長迪特里希分別表示,目前調查尚無結論,沒有理由讓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停飛。

監製:閆珺巖

記者:欒海 閆潔 王申

剪輯:沈浩洋 楊依然

新華社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