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哲學的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首先,我們來說說哲學吧~

人們對一些事物常常會有誤解。

比如人們常常把IT技術認為是黑客和修電腦,把心理學誤認為“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哲學也常常被誤認為是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對於很多人來說,哲學是高深、費解而又脫離生活的。其實,如果認真的接觸哲學之後,我們會發現,哲學其實並不與生活脫離的,反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在哲學時,會把上面提到的“保安三問”這類問題稱為「形而上學」,這一詞語的翻譯來源於《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翻譯。

哲學的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哲學分支)


01


哲學發展史


單講西方哲學史的話,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古希臘哲學。以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本原”開始,到達古希臘三賢時期(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達到巔峰,古希臘三賢留下的著作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第二階段:中世紀哲學,

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經院哲學時期,宗教色彩濃厚,也可以說是中世紀基督教的哲學,討論的是神、人、世界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第三階段:近代哲學,人們質疑、反抗愚昧的宗教哲學,開啟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使得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西方哲學主流

第四階段:現代哲學。兩次世界大戰、民族衝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西方哲學發生轉向,包括現象學轉向邏輯學轉向語言學轉向。其中以英美分析哲學最為強勢


哲學的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哲學發展史)


02


當代哲學

在當代西方哲學裡有兩派思潮,分別是以“科學主義”為中心的英美分析哲學與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的歐洲大陸哲學

科學主義偏重於自然,崇尚科學、經驗、邏輯,科學是人與自然的中介,人對自然是認識關係,哲學研究認識方法的問題。


人本主義偏重於人,崇尚人的非理性和人的本能,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人的本質的存在問題。


哲學的保安三問——“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當代哲學)

哲學問題就是語言和邏輯的問題,人們應該關注如何把概念用語言講清楚,如何把道理用邏輯講明白,而不是偽裝成”終極問題”,也就是開始我們講到的“保安三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