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這本書應該怎麼讀?

沈庭呂


跳出代入感去讀

讀三國演義的時候,難免會有代入感,作者也帶著親劉厭曹的傾向,所以難免會讓人現在劉備的角度來思考。

事實上每一個人物,都是經典,每個人每句話都寫活了,好的思想和語言我們可以借鑑,不當的做法我們可以規避。

三國中,如果你現在曹操的角度上來,就會發現他真是一代梟雄,的確比孫劉優秀。而且管理起來,也是有板有眼。

曹劉孫其實都是從兵到王,都是大能力之人。每個人在每個階段,讀三國都會有新的思路和感想。



如果說思想深度,《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裡面最低的,但其中的故事情節、人物確實民間知名度最高的,這就很奇怪是不是。

其實看看人民需要的東西就不覺得奇怪了,人民需要什麼娛樂項目呢?就是不需要太深的思考的東西,看了覺得爽就行,這就是為什麼網絡爽文賺錢很多,嚴肅的文學作品賺錢很少的原因,因為爽文的受眾群體大。

《三國演義》寫的非常精彩,尤其是故事情節,加之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讓人民更喜歡這種類型的東西,人民看到關羽斬了顏良,看到劉備戰勝了曹操,看到諸葛亮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就覺得爽,大呼過癮,這就夠了。

所以,你說怎麼看《三國演義》這本書,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就拿著往下看,看故事情節,看完覺得快樂,覺得爽就行。如果你還想從中總結出什麼思想的話,也是可以的,就看你的思想方向是啥了。


全網最有才的人


我叫塗哥,法學經濟雙專業,從事法律服務和新聞媒體服務工作;對於歷史地理文學法律媒體都有些研究和探討,創作過經濟及論文詩詞散文作品等等。

三國演義,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本著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員的故事,但是與歷史是有些相沖突的。

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國歸晉,人物形象特色的描述,是作者手筆業務的之強。

初讀三國演義,是在小學三年級之時,同學鄧勇華帶著三國演義的小人書,而且他會畫十八武藝,刀槍劍戟,棒予你斧錘,撲克到的經典是戰長沙,敗麥城,刮骨療毒,七闖七進,七抓孟獲,王司徒,戰馬超,火燒赤壁,火燒連營等等。

中學時,小說詩詞歌賦舉起,又看小說版三國演義,文學描述生動形象,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大宗師筆下飛過南天門,靈宵寶殿前歡騰。


塗哥958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少不讀水滸,是怕一個個愣頭青的小青年拉幫結派的天天不思進取,不求上進,整天想這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打家劫舍,劫富濟貧。

老不讀三國,是怕一個個糟老頭越老越精明,太精明瞭就會變的很陰險,古時候為啥太監都很陰險歹毒,因為他們沒什麼可娛樂的項目了。。這個道理跟糟老頭是一個道理。

青年人初看三國,看的是興趣,很多青少年根本不喜歡冷兵器的古書,喜歡青春偶像劇,喜歡你愛我,我卻愛著她,她他孃的不知道愛著誰,這樣。。培養年輕人看三國的興趣最方便的就是遊戲,實不相瞞,本人就是小時候玩卡帶三國,才開始對三國感興趣的,因為全是日文,看不懂#_@。後面看了三國才能跟遊戲裡的人物對上號。

年輕人再讀三國,讀的是故事,三國演義裡面有很多膾炙人口而且十分經典的故事,偶爾在同輩面前賣弄一段三國的故事感覺很有面子,“怎麼樣?別看爺年齡不大,四大名著咱也讀了四分之一,有學問吧?”

年輕人三讀三國,讀的是知識,知識這個詞就比較泛泛了,知識是需要理解的,理解三國的故事,人物。從理解中領悟文學方面的知識,領悟一些人生的道理,領悟一些韜略小計。

年輕人N讀三國,讀了N遍了。。理解的應該更多了吧,不過誰也別想全部理解完了


羽墨講收藏


人的本性一直有很多爭論,但後天人性基本特徵的形成肯定受環境的影響,國家、民族、文化、物質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是一個人,一群人人性底層架構的建築材料!

歷史是我們的文化和人性在過去的存在方式,從過去能看見現在和未來!文學作品是社會發展中的歷史材料,小說是民間歷史!

《三國演義》是我們民族人性在歷史事件中的再現!什麼時間讀三國都應該,即要讀《三國志》,又該讀《三國演義》!正史野史中均有基本的歷史事實,也有藝術的創作,但都沒有脫離我們基本的人性!

我想看書和看事情都有一個共同點,找一個合適的角度走進去,有了個人主觀需求的參與,你才能縱觀全貌。

常讀常新,我們每次都可以切換一個不同的視角,在這麼宏大複雜的敘事過程中,你一定能看到不重樣的內容。

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

我是陳志國,就是個養蜜蜂的,網絡用名“蜂聞言事,我見風就是雨,事是天下大事,奇聞趣事的事,關注我,和你一起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咱們換個角度贏!



蜂聞言事


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最適合從小閱讀的。

從內容上講,《紅樓夢》《西遊記》兩部作品內在思想都很深刻,《水滸傳》有些過於血腥暴力,都不適合從小閱讀。


歷史都付笑談中


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用戶4881233512325


老闆怎麼當,員工如何做。


百姓7849


從開頭讀,如果有人喜歡從結尾讀起,請自便。不單三國演義,所有書都應從頭讀起。


老叟蜀山散人


四大名著之一是有目共睹的,該著作實為章回體小說,不必說你懂的,這本書還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