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每日一篇文章的第257天

不管你目前在做什麼項目,凡是項目,都會做兩個動作:

1、引流

2、成交

也只有把這兩個動作都做了,你才能順利的把產品賣出去,並賺到客觀的利潤。

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關於這一點,內容創業其實也逃不過這兩條。

雖然,是很簡單的兩個理念,但真正做起來就非常難了,就說引流這環,各大平臺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已經不好引流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你輸出的內容包含以下三點:

1、心理需求

2、身體需求

3、利益需求

只要符合其中一點,引流還是比較簡單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把公眾號作為導流陣地,因為它使用的人夠多,也更容易接觸到用戶,所以,公眾號是我們首選的用戶池。

那麼,是不是把粉絲統統倒入到公眾號,就好嗎?我覺得這還真不一定。

假如說,你經營多年的公眾號,觸犯了平臺的規則,也有可能封號。

你看,咪蒙的公眾號做的夠大吧,還不是說關就關。

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因此,為了安全起見,你需要把公號的粉絲,同時倒入到個人號上面去,做一個雙保險。

可能,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這麼做,但就是不知如何去做對吧?

彆著急,今天的文章,就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我採用的策略是

贏在起跑線

一、什麼是贏在起跑線策略

我們來試想一下,當你提取興趣去關注一個公號,必然是想獲取什麼,也期待你做了這個動作之後,能得到意想不到驚喜,對吧?

然而,當你點擊關注一個公號的時候,大部分公號會跳出這麼一句話:

你好,我是xxx,歡迎你關注我的公號!

表面上看,沒啥問題,挺好的。其實,大多數人已經浪費了一個絕佳的導粉機會。

為什麼?

因此,此時用戶的行動力是最強的,只要稍稍的提示引導一下,就能按照你的引導來操作。

這也是贏在起跑線策略的核心。

說簡單一點,就是要寫好公號的自動回覆話術。

二、為什麼該策略,能快速的將粉絲倒入個人號

人有一種天性,叫做三分鐘熱度,你有我也有。

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只要感興趣的事情,都會花100%的精力去做,當消耗的差不多時,執行力就會慢慢的下降了。

如果,你剛開始不做到粉絲的動作,而是後期靠文章慢慢的引導,我想說的是:可以也是可以,但會很慢,也許有些用戶關注了來幾天,就取消關注了,這種情況是不是很多呢?

那麼,如果你一開始,通過採用互惠心理的策略,引導用戶進入你的個人號名單,那是不是有多了一份成交他的機會呢?

之所以,該策略能起效,是它具備了兩個特准:

1、新鮮感

2、索取心

舉個例子,比如,你關注我的公號時,馬上跳出一段話術來:

謝謝你關注我的公號

送你4個寫好文章的心得技巧

xxxx技巧

xxxx技巧

xxxx技巧

xxxx技巧

有效時2天,長按二維碼馬上領取

基本上,只要是對寫文章感興趣的用戶都會來領。

而,領取的方法就是添加個人號,在發送獎品就可以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第一時間把關注你公號的用戶,導入到個人號,很爽。

三、這個策略該怎麼去執行

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我還準備了一個案例。

這個策略,我在我老婆的公號測試過。

她的公號定位是分享月季養殖心得的,每天會把寫好的文章發佈到各大自媒體平臺去,並留下引導語,讓喜歡養殖月季的人,進入公號。

基本上,每天關注公號的人差不多在100人左右,雖然不多,還也還過得去。

經過我的測試發現,同樣的話術,文字話術沒有圖片話術,效果來的好。

為了更具體的說明,我把當時的圖片話術分享一下

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謝謝你,成為藍妖的花友!

送您4節月季養殖課程

xxxx

xxxx

xxxx

xxxx

限時領取

長按右邊二維碼領取

(暗號:月季課程領取)

自從我把話術改成圖片之後,每天添加個人號都會有10-20左右的人添加。

一天算他10個人,30天就是300人,60天就是600人,而且都是意向精準用戶,後面在推出相關的產品,轉化率就能提升很多。

還有新鮮感,用這個策略把公號粉絲導入個人號

看,基本上都是來領取月季課程的。

這個月季課程,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引流產品,先給予價值,建立信任,最後在成交。

怎麼樣,是不是操作起來很簡單?

其實,我分享的那張海報,還有改進之處,後面,我打算加入:

從眾心理要素

限時限量要素

比如:

修改:限時領取 改成 最後1天領取

添加:已經480位花友,領取了該課程

其實,有沒有發現,不管你做什麼樣的話術引導,最重要的是要摸透用戶的心理,然後在用營銷心理學的技巧去引導用戶,按照你的旨意操作就可以了。

方法很簡單,學會了就要用,不用永遠不知道行不行,對吧?

我是周振興,每天寫點跟內容創業有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通過內容來創業,我的公號有你想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