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西方藝術慢慢滲透到普通的民眾當中

花卉不用雙勾,也不用勾勒做骨幹,只用五彩分濃淡輕重厚薄畫成,這叫沒骨法。據說這法創始於北宋時的徐同嗣,他這樣畫了一枝芍藥花,非常逼真。同時又發明用墨筆畫墨竹,如北宋文同、蘇軾等,後又用大筆畫荷葉等,都是從沒骨法演變下來的。

當時的西方藝術慢慢滲透到普通的民眾當中

藝術並不單單屬於一個時代,它會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替,一代一代傳承與進行下去。對於那些崇拜和熱愛藝術的人來說,無論時代怎麼延續,他們都會不斷摸索、不斷創新的一步步走下去的。通過一些藝術作品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繪畫總是跟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民族息息相關。

當時的西方藝術慢慢滲透到普通的民眾當中

在臺灣,當時的西方藝術慢慢滲透到普通的民眾當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的是中國大陸對西方的現代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完全的否定。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大陸逐漸走上了改革之路,對西方的文化也不再限制,並且隨著兩岸之間的藝術不斷地進行交流,使得中國與西方藝術的交流逐漸又普遍起來。

當時的西方藝術慢慢滲透到普通的民眾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