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兩歲了,去遊樂場玩經常被大一些的孩子搶玩具,大人要不要幫著搶回來?

寧寧-Miffy


在考慮要不要搶回來之前,家長先要觀察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對此是怎麼樣的認知。因為孩子只有兩歲,可能還不能很清晰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還是以實際情況發生時,孩子的反應為判斷依據。

首先,2歲是一個劣勢,因為身體條件各方面都沒有大一些的孩子好;同時,2歲也是一個優勢,2歲是父母最容易干預的時候,教育起來非常輕鬆。

一、孩子沒反應

孩子對被搶走玩具完全沒反應,自顧自的找下一個玩具去。那麼孩子認為這不是個事兒。但對於孩子的影響還是有的。

2~3歲,是孩子“我”的意識形成的時候,如果家長不對此進行干預,那麼孩子以後將很可能變成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橡皮被拿了,無所謂;水杯被弄丟了,無所謂;作業沒做,無所謂...

建議:因為才2歲,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告訴孩子,這東西是你的,要好好珍惜,別讓人搶走了。

二、孩子是傷心的

當發現孩子是比較傷心的,例如只是哭,但是沒有鬧。那麼首先,孩子的物主意識是正在形成的,某程度來說是好事。

當孩子傷心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搶回來。當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之後,對孩子進行的引導才有效。(引導的方式請留意下文);

建議:當孩子發洩完情緒之後,咱們一起和孩子去把玩具要回來,親身示範,注意文明一些,也別嚇到對方孩子了。咱們的本意是教導孩子怎麼樣正向的處理這樣的情況。而不是去爭一口氣。

三、孩子是憤怒的

當發現孩子是憤怒的,例如又哭又鬧,行為動作比較大,甚至出現摔東西,咬人等攻擊行為,那麼孩子的物主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當同時,也證明了孩子缺乏正向的表達方式。

建議:同上,讓孩子先發洩完他的情緒,畢竟是公共場所注意不要影響到別人(例如摔東西),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表達情緒是不對的。而後鼓勵孩子,自己去要回玩具,事先要和孩子做一個簡短的模擬,讓孩子嘗試學會用語言或者肢體動作表達。如果孩子還不能表達,那麼請和上述一樣,親身引導孩子,及時的干預。

另一個方面,當孩子願意自己去領回玩具的時候,請留意好孩子,因為很可能對方不肯還回來,這會讓孩子手足無措,並再次陷入又哭又鬧的行為習慣中,這樣就會引起衝突。要及時的介入,幫助孩子。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題主!祝願孩子快快學會正向的表達!


熊孩子專治


這樣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不過我當時是沒有去為孩子強出頭的,而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做究竟是對是錯,我相信一定是充滿爭議。

有一次,我帶寶寶去一個母嬰服務中心。那裡專門開闢出一個遊玩場所。我家寶寶去拿玩具的時候,另有一個大點的孩子便會搶先一步拿走,不到她玩。更氣人的是,我家寶寶要去玩滑梯的時候,她也攔著不讓去。

我在場子外面看著,自然也是很氣。但礙於雙方家長都在場,便沒說什麼。我怕我一說,大家反而覺得是我太小氣了。

事實可能也的確會是那樣。小孩子的矛盾,一旦大人參與進來,事情便會覺得複雜,甚至會傷到肝火。

所以我向來主張,小孩子的矛盾就讓小孩子去自行解決吧。孩子的世界沒那麼多仇恨,這一刻反目成仇,但是下一秒可能就會化敵為友。

而那一次,我家寶寶後來也跟那個孩子玩在了一起,玩得好開心。設想一下,如果我當時去搶奪的話,估計一整天我們雙方的大人小孩都沒有好心情了吧?

也許有人會說,當父母的不在這個時候出頭,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這樣說未免小題大做了吧?而你護著他,難道就不會適得其反縱容他的嬌慣心理嗎?


萌媽育兒筆記


我們老大今年八歲,小的時候我媽也不懂,總是認為在外面碰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是勸孩子給別人玩一下你的玩具,也玩不壞。應該有很多家長都石這樣想的吧!自從我媳婦接觸到了早教行業,才知道好多問題處理的真是大錯特錯,如果現在我碰到這樣的事情,我應該是這樣處理:

首先:對搶玩具的孩子要進行委婉的批評,讓他知道搶別人的東西是錯誤的,這樣可以幫助他更好的成長。因為如果你不幫著孩子把玩具拿回來,在這個對玩具孩子的世界觀裡就會認為原來玩具還可以搶別人的,長此以往會釀成大禍。

其次:要告訴自己的孩子,玩具呢是可以和小朋友分享的,但別人要想玩你的玩具,必須先徵求你的同意,你同意了才可以分享給別人,如果你不同意就不要分享給別人,如果別人搶的話,要毫不猶豫的奪回來,這樣對孩子是好的。

最後:生活中或多或少這樣的問題都會碰到,碰到了就要解決,不要猶豫,更不要不好意思!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洛媽淘玩具


我注意到你提過,好幾次看見孩子的玩具被搶都沒有去管,可以察覺一下,在你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玩具被搶了,爸媽看見了也沒有去管呢?這也許是你小時候的熟悉味道,因為我感受到,你很在意這個事情,也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才好。



對於孩子有一定的影響,雖然她才兩歲,但是她的潛意識會承載著你的恐懼,不安,被動,傷心。因為很多孩子為了忠誠父母,把父母該承擔的事情,她會傳承地承擔,和父母永不分離,永遠在一起。

你可以內心察覺一下,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了不幫助孩子,把本是自己的玩具保護好呢?

你可以在女兒被搶玩具的事情,好好的再次面對小時候的自己一些事情,好好地療愈自己。祝福你。


遇儀


肯定要回來,

我會說,“這是我們的請還給我們。不能欺負小朋友,知道嗎?欺軟怕硬是最不對的。小朋友,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這樣是不對的。我隨便拿你的東西你會開心嗎?而且小妹妹還小要讓著小個的。你是大孩子要照顧小個的寶寶。”

這次去一個小區那裡玩那個滑滑梯一個小朋友從下面爬上去,我女兒從上面滑下來。我就說小朋友請下來,不到擋路,你這樣是不對的,應該從上面下來不是從下面上去。

還有一次。我女兒要爬那個滑梯,有個小孩很兇不讓我孩子碰。我就說這是大家一起玩的,不是你自己的,你沒有權利不讓別的小朋友玩。如果想自己玩,可以讓你父母買下來,自己隨便玩。

一般別的小孩子還是聽的懂的。還是能聽話的。主要你和別的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不要兇但是不能笑,要嚴肅。

為母則強,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更要做好榜樣。讓她學會保護自己的東西。學會為人處世,從媽媽的言行中學會,而不是處處忍讓。窩囊,明明不想還要妥協。覺得沒必要或者不好意思,這樣是不對的。

欺軟怕硬是人的惡性。你的大方無所謂或者軟弱不懂拒絕面子軟,只會讓人家更加欺負你。這就是社會現象,是事實。


冉冉的糖糖



更不能說什麼“被人欺負了,一定要以牙還牙地欺負回去”這種狠話。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其實是在體驗人生中初級的小社會。在這個小小的社會中,存在競爭、強者與弱者,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家長在的時候如果總是幫孩子出頭,那麼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又如何抵擋大孩子的攻勢呢?而且,家長去搶另一個孩子的玩具,這也是在示範“恃強凌弱”。


我建議正確的做法是,教會孩子,自己處理這個被大孩子欺負的問題。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強大的人,是為人父母的終極目標。


每一次孩子遇到困難,都是成長的好機會,家長應該趁機教孩子應該如何為人處世。

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


第一步:給予孩子安全感,安撫孩子

孩子玩具被大孩子搶走,家長如果在身邊,第一時間應該去撫慰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因為弱小而無助,非常需要安全感,所以第一時間的安撫,是必須的。

第二步:教孩子拒絕他人,學會說“不”

孩子具備語言能力之後,家長要教給孩子語言的威力。

要告訴孩子,如果不願意分享玩具,那麼就要說“不。”“不行。”。


用語言去表達,而不是教孩子肢體上與人衝突,推搡其他孩子,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因為孩子自身弱小,激發對方的反感,反而容易被欺負得更狠。


如果孩子是已經習慣了大人幫忙處理,那麼他很有可能會牴觸,持續要求家長幫忙要回來。這個時候我們回到第一步,抱一抱孩子,拍拍背安撫孩子。再重複第二步,學著說“不”。


第三步: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分清“你的”和“我的”

告訴孩子,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自己要學會管理。在玩的這個期間,這個玩具就是“我的”。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玩具呢?
不想分享玩具,大孩子要拿的時候說“不”。

如果大孩子實在想玩,那麼他可以“借”,但是要歸還,或者“交換”,用自己不玩的來換自己想玩的。


第四部:家長陪在孩子身邊,做幕後軍師

把這些規則傳達給孩子之後。大孩子可能又會過來搶,那麼剛好抓住這個時機,讓孩子把“拿走不行”——“可以借,但是要還”——“可以用別的玩具換”,的這個套路演練幾次。


這樣孩子雖然力氣小,可是講道理,也是一種強大。家長雖然沒有直接“出頭”,可是給予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但是上述一切方法的前提,就是要在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一旦遇到另外的孩子沒輕沒重要打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把自己的孩子帶離現場。安全是第一位的。


家庭教育小助教


不是搶過來但要要回來,理由有二

一自己的閨女也是小孩,小孩就要照顧到她的感受,本就是自己的玩具為什麼別人搶去了,爸媽還不替自己做主。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會沒有安全感,也會自卑。

二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天真無邪的,被大孩子欺負了,也會傷心,如果家長無視,孩子的成長過程處於陰霾中,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當然,有些家長猶豫是否要回玩具,是考慮到,如果要回玩具,是否給自己的孩子一個錯誤的暗示,就是讓孩子錯誤的認為家長支持他從小就不知道禮讓,不知道分享。其實,有這點考慮的家長還是比較注重孩子的成長的。

正確的做法是,幫孩子把玩具要回來,然後告訴孩子,如果想自己玩就自己玩,如果想和大孩子一起玩的話,就讓孩子去找大孩子一起玩,這叫分享。如果孩子受委屈了,要告訴孩子,爸媽永遠愛你,如果再遇到這種事情,一定要記得保護自己。


用心呼喚的男人


家長可以直接告訴搶東西的小朋友,這是XX(就是你閨女的名字)在玩的玩具,你想玩要經過她的同意後才能玩,你可以用玩具和他交換,如果她不願意,那你就不能玩,然後要回來。

也可以問你女兒自己的意見,問她願不願意給大孩子玩,願意那就是分享,不願意那就跟大孩子說。

如果我們始終和孩子站在一起不打擊不否定她就一定會是一個內心充滿了力量的人


鷹影工作室


我不會幫孩子要回來,但我會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讓別人玩她的玩具我會叫她自己把玩具要回來。要讓她從小培養成不要依賴別人的思想。


超哥151669682


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他想你發來求助的信號,請你用大人的方法幫他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