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有這樣一款MPV,它在美國市場吊打GL8,使得在國內市場不可一世的GL8灰頭土臉的離開本土市場。它以進口方式引入國內,空間和配置表現都非常不錯,人性化設計也算盡如人意。但它高昂的售價卻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沒錯,它就是大捷龍,它在美國萬眾矚目,在國內不溫不火。

究竟是為何,大捷龍會在國內陷入如此窘境呢?產品力不強?個人認為絕不是這個理由,畢竟美國消費者在深厚汽車文化的薰陶下,辨別產品的能力比國內消費者只強不差。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大捷龍很有料

其實對於級別相同的MPV車型而言,在採用7座佈局的情況下,整體的空間表現差異不大,但空間的靈活性更加重要一些。有些車型設置了滑軌,那麼第二排座椅的前後調節更方便。而有些車型則傾向於收納型,讓可支配的空間更加豐富。大捷龍便屬於後者,其第三排空間配備了自動摺疊功能,收納後可形成一個純平的空間,放置大件物品十分便捷。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其次,大捷龍是為數不多,在後排設置影音娛樂系統的MPV車型。很多消費者可能對此並不是非常感興趣,但在二胎政策已經開放的今天,小朋友們能不能在後排安靜的坐好,這套娛樂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何況在後排液晶屏上,還可實現遊戲、音樂等多項娛樂功能,為漫長的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此外,像360環影、自適應巡航、感應後備箱、主動降噪等配置均出現在了大捷龍身上,安全性以及人性化配置都很到位。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價格決定購買力

個人覺得,國內消費者對於MPV的需求主要分為3個部分。其一,預算不多的用戶會將目光投向自主品牌的MPV車型,以比亞迪宋MAX和吉利嘉際為首,對於這部分消費者而言,充足的座椅數量最為重要,產品也主要扮演代步工具的角色。

第二部分則是預算在30萬元左右的消費者。他們購買MPV除了代步的意義外,還力圖為家人營造相對舒適的乘坐體驗,無論座椅的材質、人性化的設計、車內環保措施等也很重要。為此,GL8、奧德賽便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而第三部分人群,則屬於“富豪”的級別,購買MPV追求的就是極致的舒適性以及品牌所帶來的附加效應。而MPV也會在特定的情況下承擔商務接待的重任。所以,埃爾法、奔馳V-Class甚至即將問世的雷克薩斯LM才能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

反觀大捷龍,49.69萬元的指導價,可謂陷入了“上不去,下不來”的窘境。對於預算不是很多的消費者而言,它的價格有些偏高,預算充足的消費者也不會考慮。大捷龍實際上,是走進了國內MPV市場,消費人群最為空白的部分,想要有好的銷量,實在有些難度。正如上面所說,價格決定購買力。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動力系統與國內環境不符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車輪上的國度,沒有一臺座駕,出行都很成問題。當然,他們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也是相當巨大的。經過了多年的積累,美國的石油儲備不僅非常豐富,油價也很便宜。況且地廣人稀,加上用車的寬鬆環境及政策,大排量車型遍地可見。

但國內的情況則大不相同,首先,在很多城市,有關部門對車輛的排放有更高的要求。排量越大,所要承擔的稅務以及開銷也越大。大捷龍所搭載的3.6L發動機+9AT的搭配,雖說動力表現不俗,可在經濟性方面的表現實則一般。尤其是在擁堵較為嚴重的城市,高峰期間的油耗恐怕要用慘目忍睹來形容了。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換個角度而言,克萊斯勒其實對於國內市場的理解與深耕多年的廣汽本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近期所推出的混動版奧德賽,便是很好的例證。

品牌在國內相對小眾

其實大捷龍的產品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克萊斯勒在國內的認知度要略低一些。除了早年的300c車型紅極一時,國內的消費者即便是想要購買一臺美系車型,克萊斯勒恐怕也難成首選。

【e汽車】這款實力不俗的MPV,為何在國內就是火不起來?

很自然,大捷龍也同樣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在選購MPV時,小眾的大捷龍不僅很難出現在備選名單中,甚至部分消費者都沒有聽說過這款產品。而克萊斯勒在國內本身經銷商數量也不算很多,購買、保養以及維修的渠道相對有限。也對銷量不佳有著很直接的影響。

時至今日,大捷龍也算是MPV領域的“老人兒”了。甚至在2007年還由東南汽車國產過一段時間。如若想要改變不溫不火的態勢,相信不光是大捷龍,克萊斯勒要做的事情,依然不少。但個人覺得,也正式由於國內排放標準的日益嚴苛,向廣汽本田那樣,推出混動版車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