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導讀: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一個殺伐果斷的君主,他雙手沾滿無數人的獻血,包括他的妃嬪。朱元璋臨終前命生前侍寢過的三十八名妃嬪,十多名沒有名分的宮女為其殉葬,卻唯獨留下了張美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殉葬制度是我國一項古老、殘忍的制度,在先秦時期曾盛行一時,春秋時已漸漸被中原國家摒棄。孔子所言“始作俑者”,就是說人們開始用陶俑人代替活人陪葬,其中秦兵馬俑便是代表。秦漢之後,活人殉葬已很少,到了宋代已經明令禁止。可是北方遼、金政權仍有人殉。元朝時,人殉死灰復燃,朱元璋雖建立了漢族政權,卻並未摒棄野蠻的人殉制度,屢屢大興人殉,這也成為後世對他的一大詬病。

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朱元璋

朱元璋在戰場、官場的殺伐早已變得鐵石心腸,死後區區幾十人陪葬對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但他為何單單留下張美人?

是因為他太愛張美人?還是因為他厭棄張美人?顯然兩者都不是,朱元璋之所以讓侍寢過的妃嬪、宮女殉葬無非兩個原因,一是為了死後享受生前榮耀,仍讓這些人服侍自己;二是不像戴綠帽子,擔心這些年輕的美婦人在自己死後耐不住寂寞,只有將她們帶走才最安心。

張美人本也在殉葬之列,她之所以得以倖免完全得益於朱元璋舐犢情深。

朱元璋去世時已71歲,張美人在朱元璋晚年受寵。朱元璋67歲那年張美人懷孕,得知消息,無論是張美人還是朱元璋都很高興。

張美人很想生個皇子,那麼後半生也便有了依靠。朱元璋則認為自己寶刀未老,是祥瑞之兆。

公元1395年,張美人順利生產,不過令她有些失望的是,她生下的是一個女孩。朱元璋雖然也希望得一個皇子,但他子女眾多,也並不十分在意,還是表現的很高興,封這個小女孩為寶慶公主,這也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女了。

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寶慶公主

時光蹉跎,轉眼間到了1398年,寶慶公主剛剛四歲,而朱元璋已躺在病榻之上命不久矣。

張美人整日服侍朱元璋,小小的保慶公主見父皇整日躺在床上,便天真的問:“父皇,您怎麼了?為何躺在床上?”朱元璋看著這個稚嫩的生命道:“父皇病了。”“寶慶也病過,沒幾天就好了,父皇很快也就會好起來的。”寶慶公主天真地安慰著朱元璋。

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朱元璋與寶慶公主

朱元璋略過一絲苦澀道:“若是我好不了呢?”這話看似說給寶慶公主,卻也是說給自己,一個孩子又懂什麼呢?

“父皇一定會好的!父皇一定會好的!”誰知寶慶公主卻哭鬧著向朱元璋爭辯。

人之將死,其心也善。見慣了腥風血雨的朱元璋此刻竟被小兒女的天性感染,心中甚是寬慰。

正是因為寶慶公主的一席話,讓朱元璋多了一份舐犢之情,最終將本在陪葬名單的張美人從他心頭劃去。朱元璋之所以要留下張美人,是要讓她好好的養育寶慶公主長大成人。

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最終,後宮侍寢過的嬪妃、侍女只有張美人一人倖免。史書沒有交代張美人接下來的命運,但朱棣繼位後,讓徐皇后撫養寶慶公主,可能在此後不久張美人便也香消玉殞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