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

劉家堡村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政府所在地,東靠208國道,南臨石溝村,北與東柳林接壤,地域面積約2.3平方公里。全村共轄546戶,1662人,60歲以上老人佔12%,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現有耕地面積2408畝,人均1.4畝。

劉家堡村,俗稱柳林莊堡兒上。據考證,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在汾河以東的柳林莊築堡屯兵,後漢僅四年即亡,但劉知遠築堡屯兵處留下了劉家堡這個俗稱。由於此地擁有移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水井、道路等,於是不斷有移民落戶生存繁衍,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於柳林莊的村莊,後稱劉家堡村。

劉家堡村有一間“鄉村文化記憶展室”,佔地面積約60平方米。展室東西兩面牆以展板形式展示了近80種“農村老行當”,如“拴串鼓兒”“釘盤兒碗的”“搖撥浪鼓賣布的”“草紙換灰的”“敲梆子賣肉的”等。展室內,還陳列有手繪的1958年劉家堡村街巷、村民宅院與文物古蹟示意圖,以及昔日的耬兒、砘子、犁耙等老農具,農村人穿的趿鞋、氈八子,孩子們穿戴的雙魚袢袢、虎頭鞋,做針線活的楦頭、襪襯、熨鐵,以及老燈具、老酒具、老票據等。

最古老的王姓故里

我國民間素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杜若甫、袁義達兩位專家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對我國的姓氏進行排序,前五位分別為“李王張劉陳”兩種說法都將王姓列為中國第二大姓氏。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

作為中國第二大姓氏,王姓的分佈極為分散,關於王姓的起源也各有說法。但根據牒譜專家王劍霓先生的考證,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是現存最老的王姓故里。這一提法得到了海外王姓同胞的認同。

也許你有些納悶:即然是王姓故里,怎麼叫劉家堡村呢?事實上,村裡真正姓劉的只有一戶。村裡1600多人,王姓族人就佔了1000多人。那當然是村中第一大姓,其他的人家都是近百年來才從外地遷來的。

據說,這支王姓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裔,他不願在王宮享樂,甘願與民同甘苦,在民間傳下這支王氏,祖祖輩輩住在太原就成為太原王氏。

這支王氏是有家譜的,但家譜是從元代初的一世祖王子實,子誠,子昭三兄弟開始記載的,原來的故里在今天晉祠南八里元的姚村鄉蠶石村。“蠶石”、音同、“藏實”,是因為王子實隱逸在這裡而得名。但現在原來的故居已經不存在了,明朝初年的時候,王姓族人在三世孫王伯聚的帶領下遷到現今的劉家堡村,至今已有500多年。

太原王氏作為全國王姓五大家族之一,歷代名人輩出。劉家堡村的人誰都能講出他們的先祖故事,最讓他們自豪的是六世祖王瓊,官居戶部、吏部尚書,有治理漕河,平定叛亂,總制西北邊防等三件為後人稱道的政績,和于謙、張居正並列為明代三重臣。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

明代大學士 王瓊

王瓊府居原為二進四合院,有正廳五問,左右廂房各五問,外院廂房左右各五問,被稱為“五面牌”院。當年,這裡曾供奉著一個用黃緞裹金的雕金黃色的盒子,裡面藏有皇帝聖旨。王氏族人講:據說這聖旨是族中一個叫王衲的名人給軍隊捐了3000兩白銀受到皇帝嘉獎而得。不過,這聖旨也隨著“五面牌”在文革中一同被毀。

90歲的趙喜林老人自從嫁到劉家堡村,就住在王瓊當年的院子裡,她說,這是他們祖上買下來的,王瓊的後人在清末已不知去向。滄桑鉅變,世事更替,王氏當年的輝煌已淹沒在歷史的煙雲深處。

1992年2月,村民王秉文與王貴有、王墨娃等12人組成太原王氏劉家堡研究會。之後,他們對家譜進行了重修。1995年12月17日,大功告成,全村王姓家族及附近村莊的王氏都匯聚到劉家堡村,進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此後,每年除夕,王氏族人都要把高七米,寬七米的祖宗生譜掛出來,舞龍燈、踩高蹺、敲鑼鼓、鬧紅火。王姓人家對先祖的紀念,對未來的嚮往都融人到劉家堡村興高采烈的社火之中了。

太原王氏千百年來繁衍發展,不僅遍佈全國各地,形成中國一大姓氏,而且播及世界各洲,都為發揚光大中華美德作出了可貴努力。近年來,海外王氏不斷來山西太原尋根問祖,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的王氏社團,曾多次來人來函探尋王氏開族立姓的歷史淵源。

探訪劉家堡三官廟

劉家堡三官廟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我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力,庶民百姓只能祭祖。

東漢時,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劉家堡三官廟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劉家堡村北。廟坐北朝南,創建年代不詳,主體建築為清代建築。前院已毀,後院尚存殿堂16間,包括過殿、東西廂房、大殿及東西耳房。原為三合院形式,現存為二進院佈局,東西27.34米,南北35.87米,佔地面積981平方米,2002--2008年多次維修。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

中軸線建有過殿、正殿,兩側為廂房、配殿和耳房。過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捲棚歇山頂,五檁無廊式構架,柱頭科五踩雙昂,轉角出斜供,平身科一攢,裝修為新補配,殿內樑架通施彩繪。

正殿石砌臺基,寬16.06米,深12.30米,高0.75米,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簷懸山頂,六機前廊式構架,柱頭科五踩雙昂,平身科各兩攢,裝修為補配。殿內樑架通施彩繪,山花殘存壁畫10餘平方米。2011年12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