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只是想喚醒一段已經沉睡多年的歷史,只是想重現那些輪廓已經模糊了的身影。在民國揚州浩如煙海的史料裡,曾經有過那樣的一群人,曾經有那樣的一些往事......

——題記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八月十九),震驚世界的武昌起義爆發,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消息傳遍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從武昌起義到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前後不到六十天時間,真可謂推枯拉朽。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在蘇州,江蘇巡撫程德全,以其軍政一把手的地位,既為保住自己的爵位,也為保境安民,經過一陣觀望周旋之後,最終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轉換——除下自已頭上的頂戴花翎、脫去朝服補子,搬掉巡撫衝門的三塊瓦簷,宜布蘇州脫離滿清朝庭,“光復”成功。程德全是江蘇政壇上響應武昌起義的第一人,他從清政府的江蘇巡撫,變成中華民國江蘇都督府都督。

辛亥革命後,江蘇政局群雄紛起。全省出現了三個軍政府,即:蘇州、上海、清江;還有兩個軍政分府,即:揚州和常州,再加上黃興管轄的南京留守府。江蘇成為都督最多的一個省。有寧軍都督、蘇軍都督、泊軍都督、鎮軍都督、揚軍都督、江北都督等等。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那麼,古城揚州是如何“光復”的呢?

當時,清朝在揚州的統治機構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兩淮鹽運使增厚、揚州知府嵩峋都是滿族人,他們恐懼於革命風暴,隨時準備逃命。揚州所屬江都、甘泉兩縣的官員,也在安排後路。那時,揚州有少數旅外的學生,受革命影響,回到揚州準備起事。然而,他們不是發動群眾,而是求助於紳商,而鄉紳和鉅商們則另有打算。

揚州是淮鹽集散地,也是鹽商的聚居區。封建性的鹽商在揚州勢力很大,惡霸、豪紳多半同鹽商相勾結。天下大亂之時,鹽商們當然不想揚州大亂,不想丟掉他們的豪宅、錢莊、當鋪。革命洪流席捲而來,使他們惶惶不安。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當時,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揚州來之後,鹽商周扶九、蕭雲譜和豪鍾方爾鹹、周樹年等人,加緊活動。他們緊鑼密鼓地策劃,想讓揚州也走“和平光復”的路子,維持舊次序,使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害。

當一江之隔的鎮江光復後,他們便成立了自衛團,團長由商會會長周樹年擔任。自衛團將揚州分為二十四個區,每戶各出一人,持燈籠一盞,在夜間巡理。方爾鹹等又向旗人遊說,要他們交出政權,以防止地方“民變”。

知府嵩峋見大勢已去,無奈表示同意。而兩淮鹽運使增厚則不肯交權,他在衙門內架起大炮,以加威助。方爾鹹等一面向滿清官員遊說,一面與已經光復的鎮江聯繫,請求發兵幫助光復揚州。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正當方爾鹹等人四出活動之時,一個叫孫天生的人,突然以革命黨人的身份出現在揚州。這使方爾鹹、周樹年等人大為震驚。

這孫天生,原是揚州的一個工匠。因反抗清政府亡命上海,與革命黨人接上關係。到揚州後,他立即利用江湖會黨關係,暗中與駐紮在南門外靜慧寺的舊式綠營軍中一個叫李培祖的營長取得聯繫,鼓動土兵起義。

就在蘇州光復後兩天,1911年11月7日(陰曆九月十七)晚8時,孫天生策馬馳入靜慧寺兵營駐地,發動定字營四十多名官兵起義。孫天生披著白色洋綢,騎著高頭大馬,由起義士兵簇擁進人揚州城。

原來氣勢不凡的兩淮鹽運使增厚,聽說革命黨人進了揚州城,慌忙換上便裝,越牆跑走。揚州知府則慌忙躲進北門外的天寧寺,並將官印拋入瘦西湖,幾天後又跑到百里之外的高郵城。

僅僅幾個小時,清朝的揚州地方政權就土崩瓦解了。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孫天生一進城,就下令打開鹽運使署的庫銀,將銀錢分給軍人和貧民;大清銀行也被打開,散銀滿地,平民百姓紛紛拿取。同時,又下令打開江都、甘泉兩縣的監獄,釋放囚犯。

第二天一早,揚州城大街小巷全掛起了大小不ー的白旗。奉孫天生之命,這些旗幟上還書寫了“大漢黃帝紀元元年”的字樣,表示對革命黨的歡迎。孫天生以揚州軍政府都督的名義發佈告示,宣佈三年不納糧,諸捐雜稅全免,還禁止商人抬高米價、肉價。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由於沒有知識界的人參加孫天生領導的革命,所以寫告示的是個做古董買賣的小商人。新都督孫天生身纏白綢,騎馬巡街,一時間到也威風凜凜。

當晚,孫天生在鹽運使署傳見方爾鹹等紳商代表。傳見後,方爾鹹等一出院署,立即齊集商會,通宵密議,商量對策。孫天生的行動打亂了豪紳與鹽商的部署,他們一面假意同意與孫天生商談合作之事,一面散佈孫天生是“冒充革命黨”的流言。

同時,由商會會長周樹年出面,邀請在鎮江的軍閥徐寶山帶兵來揚州。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這徐寶山,是江蘇鎮江人。本是鹽梟頭目,受清朝招安為軍隊管帶,後升任清巡防幫統。武昌起義爆發後,徐寶山受他的親威、革命黨人李竟成的策動,率部響應革命,參與了光復鎮江之役。揚州紳商與徐寶山素有往來,請他來幫助“光復”揚州,也算名正言順。

而此時的徐寶山,也很想乘革命之機撈個地盤稱雄一方。周樹年的邀請正合他意。揚州有些地主和商人不信任徐寶山,責問周樹年說:“孫天生是假革命,徐寶山是否真革命?”但是,周樹年和其他巨紳豪富覺得孫天生比徐老虎更可怕一些,寧願承認後者是“真革命”。

徐寶山帶著一百多人的敢死隊從鎮江渡江而來,從南門鈔關登岸,迅速進入揚州城。前後殺死起義軍民七十餘人。方爾鹹、周樹年等紳商頭目見到“救命菩薩”來了,便在市中心的教場擺接風酒席。

這天,正當紳商們給徐寶山接風之時,恰巧一支小分隊擁著孫天生巡街到了教場。當聽到方爾鹹等人大聲誣衊孫天生是“假革命黨”、“冒充革命黨”時,孫天生當眾憤怒揭露方爾鹹、周樹年一夥人的兩面派嘴臉,揭露他們造謠中傷的陰謀詭計。

徐寶山得知纏白綢、騎大馬的就是孫天生時,隨即下令開槍。孫天生因寡不敵眾,急忙退走。第二天,徐寶山下令關閉城門,搜捕孫天生。孫天生因人告密,被徐寶山捉住。孫天生被捕後,一些隨從土兵也就聞風而散了。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11月10日,徐寶山得到鎮江都督林述慶承認,宣佈成立揚州軍政分府,屬鎮江都督管據。徐寶山成為揚州軍政分府的都督,周樹年等人籌餉供養他。徐寶山奇取革命果實之後,本想立即將孫天生殺掉。方爾鹹等人深知孫天生在揚州得民心,如果在揚州殺掉他,民眾會不服。於是便努力動說徐寶山,不能當著揚州人的面殺死孫天生,於是徐寶山只殺了定字營兵變的管帶李培祖。

徐寶山逮捕孫天生後,將他押往泰州。想利用他去收復泰州一帶的清兵和武器,卻遭到孫天生的拒絕。於是,就在從秦州回揚州的路上,將孫天生偷偷殺害了。孫天生被殺時只有二十多歲。

有一首民謠,可以證明揚州人對孫天生的懷念:

“揚州城,新舊十二門。

九月十八日,來了一個孫天生。

敲鼓三更進衙門,庫銀元寶四下分,

放走監牢眾犯人,宣統江山坐不成。”

徐寶山“光復“場州之後,於11月10日下午召集各界在揚州城內的淮南鹽運總局開會。宣佈設立揚州軍政分府,徐寶山為軍政長;成立江北民政署,推舉李石泉為民政長;成立淮鹽科,由方爾鹹負責;整理關卡,提高灣頭、邵伯關卡的厘金,以增加稅收;規定市面上流通幣制為龍洋、鷹洋等銀幣及銅錢和銅元;成立揚州第二軍軍部,徐寶山兼任軍長。

揚州”光復”不久,革命黨組織江浙聯軍攻打南京,徐寶山和李竟成率兩千餘人攻打浦口,以絕張勳後路。張勳從浦口潰敗時,險些落入徐寶山之手。由於徐寶山在攻克南京城的戰鬥中有功,孫中山、黃興接見了包括他在內的有功之臣。

此後,徐寶山又“光復”了儀徵、泰州、東臺、興化、鹽城等地,一時極有聲望。民國政府一成立後,孫中山、黃興聯合簽名任命徐寶山為國民命軍北伐第二軍軍長,軍部設在揚州鹽運司衙門(老市政府)。

身兼揚州軍政分府軍政長和北伐第二軍軍長的徐寶山,積極擁護孫中山大總統。然而,當1912年春,南北議和,袁世凱竊取政權之後,徐寶山旋即見風使舵,改換門庭,積極投靠袁世凱。他致電袁世凱,說:“軍政府與軍政分府之設,原為一時之計......謹請率先取消揚州軍政分府,以為統一倡。”

徐寶山將辛亥革命的果實拱手相讓,這使得袁世凱對他大為賞識。為了籠絡人心,袁世凱派心腹攜鉅款收買革命黨人和地方實力人士,遭到拒絕。唯獨徐寶山收下25萬元賄款。為了表示效忠,徐寶山又將兒子徐尚志送給袁世凱當貼身衛士。實際上袁世凱陰謀稱帝的狼子野心日漸暴露,宋教仁被刺後,更激起一批革命黨和地方要人的憤怒,紛紛討伐世凱。孫中山、黃興決定進行二次革命。

清末民初揚州往事尋蹤(6):辛亥革命,揚州歷經鬧劇般“光復”

此時的徐寶山,聞訊又致電袁世凱:“百萬男兒,不難立呼即至。緊要時,當與張勳聯為一氣。”徐寶山竟然和張勳聯手、阻止國民軍北上討衰。袁世凱見到徐寶山的效忠電,特地召徐寶山進京,面授機宜,並加封他為鎮淮南軍參謀長。

徐寶山和張勳,一個重兵把守江準;一個坐鎮徐州等咽喉之地,使得國民軍北上討袁阻力大增。黃興曾派人勸說徐寶山,要他認清革命形勢,加入同盟會。徐寶山根本不予理睬,反而遣責說:“大總統乃一國之君,我等當應聽大總統之命令,豈可大逆不道,犯上作亂!”

鑑於徐寶山執迷不悟,死心塌地追隨袁世凱,竭力阻止革命黨北上討袁,革命黨決定清除這個心腹之患。陳其美、黃復生等人利用徐寶山酷愛古董的機會,設計花瓶炸彈,將48歲的徐寶山炸死在揚州引市街徐府內。

徐寶山之死,讓袁世凱甚為震驚,他命令嚴拿兇手。同時,又將徐寶山的職務由其弟徐寶珍繼任,仍然駐在揚州。

辛亥革命期間,揚州發生的這一場“光復”鬧劇,其實與全國各地一樣,辛亥革命並沒有使這座運河古城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