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對A股二次擴容在即 機會來了!

5月7日,MSCI宣佈,將於7日之後公佈A股納入因子提升的審議結果。不出意外,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將從5%提高至10%,同時MSCI還將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

具體看,MSCI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5月14日5時在官網公佈。MSCI屆時將公佈新納入/剔除的個股名單,此次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後生效。

回顧發現,3月1日凌晨,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正式宣佈---未來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現有的5%增加到20%。外資的加速流入成為本輪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

A股入摩的具體步驟是:

作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會把指數中的現有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

作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增加至15%。

作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份,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

所以,5月,A股入摩將迎來一個關鍵時刻:A股納入MSCI比例提升至10%!

業界公認,MSCI作為一傢俱有國際影響力的指數編制公司,擴大A股納入因子會促使外資進一步流入A股,並且對A股的投資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A股入摩進程的鋪開,其中的機會可想而知。

在目前的互聯互通機制下,已經帶來了一些列影響。其中,有一個指數,被認為是挖掘A股入摩機會的重要標的:MSCI中國A股人民幣指數。

這個指數由MSCI公司於2018年3月1日正式對外發布。MSCI中國A股人民幣指數(MSCI CHINA A RMB INDEXES)是通過首先篩選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 CHINA A ALL SHARES INDEXES)中所有的A股股票,然後剔除不在互聯互通機制中的股票構建而成。

資料顯示,目前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成為外國投資者投資A股的主要途徑。

與MSCI中國A股國際通(僅有大盤)、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有非互聯互通股票)相比,MSCI中國A股指數在行業配比,市值權重,風格偏好等方面更加均衡,更有利於吸引境外投資者,打造其成為MSCI在中國市場的旗艦指數。

這個指數,具體怎麼配置?

MSCI中國A股指數387個成份股均為A股的大型股和中型股,其中有231只與滬深300指數相同,141只與中證500指數相同,兼顧價值和成長股。

其行業分佈也相對均衡,相較於滬深300指數,在工業、日常消費、信息技術等行業權重更高,在金融、可選消費等板塊的權重相對更低。

同時,MSCI中國A股指數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法,前十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消費。

但就個股而言,權重分佈並不集中,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約為20%。

A股國際化進程持續,那麼一個國際資管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被動投資,將不會缺席。在投資A股入摩機會上,指數及ETF產品,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跟蹤MSCI中國A股人民幣指數的ETF產品了,那就是銀華MSCI中國A股ETF。

這隻產品在3月19日成立,首募規模20.59億元,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大的MSCI主題ETF基金。

4月30日,銀華MSCI中國A股ETF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銀華MSCI中國A股ETF上市交易,不僅進一步完善了銀華基金被動產品線,更有助於滿足投資者對MSCI相關指數的工具型產品的多樣化需求,為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方案中提供更多的靈活選擇。

另外,5月7日,其聯接基金也正式發行,為場內外投資者提供佈局MSCI主題基金、分享入摩紅利的理想工具。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按照國際經驗來看,指數投資最是考驗資產管理機構的綜合能力,包括產品研發、投研支持、人員配備、資源匹配等等。

銀華基金在這一領域的優勢明顯。

據公開資料介紹,2010年銀華基金推出銀華深100分級基金,奠定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分級基金的運作框架;2013年推出第一隻全價計價的場內貨幣ETF,目前規模超過500億元;同時,銀華基金成為第一批央企結構調整ETF管理人之一,目前規模突破70億元。

銀華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周大鵬,在股票型被動產品的跟蹤誤差的研究和實務操作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目前擔任上證50等權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及其聯接基金、銀華中證央企結構調整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

本文源自維基揭秘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