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籍革命女烈士朱楓的傳奇故事

浙籍革命女烈士朱楓的傳奇故事

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上,佇立著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為原型的英雄塑像。“修建無名英雄廣場銘文”內容如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批無名英雄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秘密赴臺灣執行任務,犧牲於臺灣。不論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普天歡慶新中國誕生的時刻,他們始終堅守隱蔽戰線,直到用熱血映紅黎明前的天空,用大愛與信仰鑄就不滅的靈魂。”其中,朱楓是唯一的女烈士,而且又是浙籍,所以引起了筆者的關注,經查找有關資料還意外發現,朱楓與當年的臺灣義勇隊有著特殊的淵源關係,她曾為義勇隊的生存與發展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富家小姐投奔革命

1905年11月22日,朱楓出生於浙江鎮海的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朱雲水,系鎮海舟山一帶漁業界的名人,家財萬貫。她1926年畢業於寧波竹洲師範,因從小接受教育良好,所以多才多藝,女紅寫字繪畫等樣樣精通,她還曾經師從於書法大家沙孟海學習書法,能寫出一手端秀的小楷,受到了沙大師的稱讚。

朱楓的原名叫貽蔭,後來她覺得這個名字太陳舊、太俗套,請沙孟海幫她改名,取名諶之,字彌明,即要永遠光明磊落之意。朱楓以後也是這樣做的,為了追求光明與心中的理想,不斷前行。朱楓的名字是參加革命工作改的,因為這個名字普通易記。在革命烈士犧牲證上的名字還是朱諶之。1938年年初,朱楓與愛人朱曉光由其哥哥朱曦光介紹,一同加入武漢的新知書店,從事革命出版工作,從此便踏上了革命征途。

新知書店實為黨的文化事業,同時也是黨聯繫上海和蘇北解放區、山東和浙東根據地及香港和海外的重要聯絡點,更是黨的秘密轉運站,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大城市都有分店。在新知書店,朱楓任勞任怨,熱忱為新四軍服務並接受革命教育。她在新知書店創辦的“珠江食品廠”主管財務和後勤,不僅為新知書店創收增收,還成為對外開展文化宣傳,統戰工作的重要聯絡點。她還在上海的建華貿易公司、鼎元錢莊工作,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理財,利用合法身份和上層社會關係蒐集情報,掩護革命同志。1948年奉命調入香港合眾貿易有限公司繼續從事財經和秘密交通工作。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1949年11月,她又受組織委派,潛伏臺灣從事情報工作。

為革命傾囊相助

朱楓非常善於理財,前夫陳綬卿去世以後,朱楓給前夫留下的四個孩子每人800元大洋,而自己兩個女兒分文未給,這筆錢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朱楓為了維持家用和幫助親友,她把自己的遺產作了合理而長遠的安排。一方面,託人在上海的銀行裡存了部分貴重的首飾;另一方面,她拿出一部分資金投資。她親自去上海一家制衣公司學習縫紉,並帶回兩臺可以繡花的縫紉機。她還投資四千元到她姐姐、姐夫在武漢開的大陸童裝店,但仍用姐姐、姐夫的名義。在後來的革命生涯中,姐姐、姐夫給予了她許多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朱楓剛到新知書店不久,看到書店門市部很小,工作條件艱苦,書店的發展業務經費十分困難,便雪中送炭,投資了五百元大洋,這在抗戰初期是一筆不菲的資金,新知書店創立的全部股本加起來也只有五百元,因而為新知書店的發展和壯大作了很大的貢獻。後來這筆資金朱楓不要求償還,無償捐贈給了書店。

朱楓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慷慨解囊,當她聽說新知總店接受緊急任務,採購印刷製版用的薄型紙的費用不夠的時候,她便將存在上海銀行的三克拉鑽戒變賣,這枚傳家寶保存了三代人的記憶,朱楓在結婚的時候戴過一次,其他的時候都珍藏起來。眼下軍情緊急,朱楓二話不說,變賣了這枚鑽戒。得到錢款“儲備票”三千兩百元后,朱楓用它購買了日本生產的薄型紙五十令,終於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大難題。新知書店的經理知道了這件事非常感動,提出要把這筆錢還給朱楓,朱楓表示抗戰還沒有勝利,自己是新知書店的人,就捐獻出來吧。崇高的理想,讓急公好義的朱楓為黨的出版事業再次捐款。

為義勇隊解燃眉之急

1939年,朱楓在金華結識了“臺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臺灣義勇隊是第一支由臺灣同胞在大陸組成的抗日武裝,它以“保衛祖國,光復臺灣”為己任。“臺灣少年團”裡的孩子最大十四五歲,最小隻有六七歲,當時有不到二十人,其中大部分是義勇隊的臺胞子弟,也有個別因家庭困難或其他原因入團的內地兒童。“臺灣少年團”過著半軍事化的集體生活,學習文化,接受教育,宣傳抗戰,服務社會,朱楓與同為新知書店參加革命工作的愛人朱曉光因無瑕照顧孩子,將小兒子湘虎託親戚照料,九歲半的二女兒沈珍送至少年團。少年團的孩子生活異常艱苦,早晚喝稀粥,四個人合吃一塊豆腐乳,孩子們沒有蚊帳,晚上被蚊蟲叮咬,朱楓看在眼裡,非常心疼,立即拿出自己的錢購買蚊帳,送給每個孩子人人一頂蚊帳,保證孩子們能睡個好覺。朱楓又從自己多年的積蓄中拿出八百元交給李友邦團長,李友邦非常感動。義勇隊後來興辦的“臺灣醫院”就是在這筆資助下開業的。朱大姐的慷慨捐贈為抗戰事業出了大力。

據朱楓女兒回憶,朱楓自己生活很簡樸,但為了革命,她捨得花錢。連地下聯絡接頭點的沙發桌椅都是她個人出錢購買的,為抗戰幾次捐錢。同時,她對同志春天般的溫暖,看到一名從事地下工作被捕釋放的同志穿得很單薄,馬上去洗手間脫下里面的毛衣,給他穿上,這位同志後順利坐上了去香港的船,十分感激朱楓,一直將這件衣服保存下來。

 沿著烈士的足跡前進

朱楓肩負著組織使命於1949年11月27日從香港乘船抵達臺灣基隆港後,在臺灣共有兩個多月時間。她憑著對黨的忠誠及高超的鬥爭藝術,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正當她準備儘快返回香港和大陸之時,卻因島內華東局臺灣工作委員會書記老鄭(蔡孝乾)的叛變,國民黨在島內開展了大搜捕。為了掩護朱楓離開臺灣,吳石將軍冒險為朱楓簽發了特別通行證。朱楓憑著這張特別通行證,於1950年2月4日傍晚搭乘運輸機離島赴舟山。但因吳石簽發的特別通行證一事敗露,國民黨便在舟山展開大追捕,朱楓最終還是沒有逃脫魔掌。朱楓被捕後曾吞金自殺,後被搶救,敵人軟硬兼施,朱楓寧死不屈,1950年6月10日,朱楓和吳石、陳寶倉、聶曦在臺灣被殺害了。她雖然被敵人五花大綁,但仍然目視前方,從容走向刑場。她用全身的力氣高呼:新中國萬歲,人民解放軍萬歲,連中七槍,英勇就義。(瞿雄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