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人造肉”又把我埋進去了!這個板塊才是未來的主題!

一、綜述

大盤層面,沒太多好聊的,大資金的預期很明確,就是要下去回補2800那個缺口。


小散:“人造肉”又把我埋進去了!這個板塊才是未來的主題!


在此之前,盤中的拉昇,上漲,只是“反抽”的性質,容易套人。

而且在系統性風險之下,切勿輕易去追買所謂的強勢股,比如前兩天的“人造肉”,這些票,漲的時候一般是頂一字,買不進去,真等到開板有機會進了,第二天往往就是大面,進去就被埋。

隨便截幾隻“人造肉”的埋人走勢,大家可以看下:


小散:“人造肉”又把我埋進去了!這個板塊才是未來的主題!



小散:“人造肉”又把我埋進去了!這個板塊才是未來的主題!



小散:“人造肉”又把我埋進去了!這個板塊才是未來的主題!


都是直接關門吃麵!

在弱市環境下,題材的熱度和持續性會大幅降低,當前時點追漲一定要慎重!

目前一定要管住手,用倉位控風險,確實要佈局,搞點防禦性的品種即可。

二、為什麼手機、汽車板塊容易出黑馬

這幾年,最新的、熱度高的創新,其實是5G、人工智能(AI)、雲計算等等。

但是我們去看美股、A股,會發現大黑馬,更多卻是出現在手機、汽車領域。比如手機裡面的蘋果、華為、小米;汽車裡面的特斯拉、蔚來、A股的氫能源汽車等等。

有些人就說是資金亂炒作,是博傻。其實並不是!

為什麼有這種現象?背後的邏輯何在?對我們以後投資有什麼指導意義?

在我看來,問題的核心在於:“應用場景”。

簡單的說,前沿科技創新再牛逼,還是得藉助已有的、主流的載體落地商用,才能化創新為財富。

N年前,諾基亞曾經有句非常經典的廣告詞:科技以人為本。再牛逼的科學技術,都必須應用於人類生活,應用於C端,才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否則沒有前途,無法產生商業價值。

對多數科技創新而言:近端看手機,遠端看汽車。

我們可以不看電視,可以不玩電腦,但基本無法離開手機,手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電子產品。去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即使出現了下滑,也還有14億部、5200億美元。

汽車雖然沒有手機普及,因為它貴了很多,但它是除了房子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商品。去年全球汽車銷量接近9500萬倆,即使每倆按2萬美元算,也有1.9萬億美元,這個市場非常大。

手機是5G繞不開的應用,汽車則是AI繞不開的應用。5G摺疊手機是手機的消費潮流,智能汽車則是汽車的消費趨勢,而且,現在它們不再是概念,已經開始商業落地。

大牛股都來源於生活,技術的進步與產業的變遷,都會提前反應到資本市場。今年是摺疊手機的預熱,明年可能會成為應用的元年,智能汽車明後年或許也會在資本市場反應。

所以你現在應該明白為什麼創新在科技前沿,牛股卻出在手機、汽車了吧?

三、人氣分析

漲跌停家數:

兩市A股漲停家數:44

兩市A股跌停家數:61

兩市A股淨漲停(漲停—跌停)家數:-17

尾盤淨跌停數大幅上升,人氣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