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之殤:凡爾登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1916年德意志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凡爾登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

戰火之殤:凡爾登

提到凡爾登的原因我不得不說,這算是德國第五任總參謀長法金漢同學將個人聲望與德意志帝國國運綁在一起發起的一場豪賭。在這裡我們得先搞清楚,法金漢是如何成為總參謀長這個德皇陸軍頭頭的,相比於靠戰功爬上帝國高層的魯大師和老漢堡。年輕的法金漢更像是走了皇帝的後門。

眾所周知,法金漢在戰爭學院念過書,中國任過職,練過青島兵,打過義和團,在回國後成功滴引起了威二少的注意,就像皇帝的兄弟海因裡希親王一樣。兩人都對對方充滿活力,年輕的外表和表達方式所吸引(你們可以理解為兩個即將步入老年的中年人的惺惺相惜)

當威廉在1912年七月份任命法金漢為普魯士戰爭部長時,不少人都為之感到驚訝,因為他太年輕了

1913年7月7日,考慮到法金漢仍然處於相對較低的級別。為了彌補這一點,威二少迅速將法金漢推進到了與他的新職位更加相稱的軍銜,成為了准將。

法金漢在普魯士戰爭部長的任期比較短,在此期間他在各種問題上採取了相當保守的路線。 同時為了討好給予他升遷之路的威二少,他爭取保留了皇帝對軍方的特權和影響,把軍事政策和行為統一到最低限度。

等到1914年在馬恩河戰役後,身體和精神皆以崩潰的毛奇被威廉解職後,法金漢立刻就接替了總參謀長的職務,就像法金漢當初被任命為戰爭部長時一樣,總參謀部和德國高層對這一任命表示非常非常的驚訝,因為很多將領職務與資歷都要遠遠高於當時才53歲的法金漢,不少人認為皇帝又犯病了。

但威大少爺這麼做肯定是有自己的判斷,由於最近毛奇的失誤,皇帝相信一個年輕的軍人會更適合這個位置和與之相伴隨的壓力。畢竟威廉對法金漢的精力印象深刻,在法金漢任職普魯士戰爭部長期間,他曾密切地觀察他。在1914年的夏季競選中,法金漢表現出的謹慎,嚴厲,和富有創造力,孤傲又富親和的個性完全使他認為法金漢是一個天生的總參謀長。

“他的同僚們不是崇拜他就是恨他”。威廉曾如此評價道。

戰火之殤:凡爾登

法金漢的年輕,孤傲讓威廉在戰爭中的發揮了少數幾次重要的作用。法金漢的反對者,諸如奧伯·奧斯特,魯登道夫等人,魯登道夫更是在信中嘲弄法金漢是一個把把國運做賭注的賭徒。

然而威廉卻沒有動搖。他堅定地站在法金漢背後為其撐腰。

這樣一位有後臺,年輕,優秀的將領,引來的就是下級和同僚的敵視和鄙夷,雖然法金漢在1915-1916這一年內表現出色,化解了協約國的很多攻勢,但是老百姓們是看不到這種繁瑣操作背後的艱辛與困難的。

法金漢還是急需一場大戰來樹立自己的威信與地位,尤其在1915年,魯堡二人組在波蘭發動春季攻勢,準備充分的馬肯森部如同掃帚一般把俄國人掃出了加西利亞和波蘭地區,同時給俄軍造成了50萬人的損失,這一勝利使得在一年前坦能堡大捷後已經成為德國上下偶像的魯堡二人組聲望又達到了一個新巔峰,法金漢覺著自己要是再不搞點大新聞出來估計明年還不到自己就該下野了。

於是,他就開始了新的的攻勢準備,法金漢本人也是一個堅實的西線解決方案支持者,他覺得德軍要是想打贏這場仗得先收拾法國,但英法這兩貨光靠突破防線估摸著是沒用了,他便想最大程度上用德軍炮火和戰術優勢消耗光法軍的有生力量,逼對面在談判桌解決問題

“法軍在流血而亡”

他是這麼想的,他的確也做到了,只不過那會他還是下野了

有人問為啥不在東線發起新攻勢呢?明明沙俄相較英法更好欺負不是麼?

法金漢同學解釋他們不是那麼好收拾的,縱深大,恢復能力強,不是一時半會就推得了家的存在。

再者東線魯堡那倆貨估計打到一半就把自己擠下臺打野去了,法金漢於國與己都不會再給那兩人掛勳章的機會於是,東線,不可能。

於是,凡爾登,這個靠近巴黎能引得法國人心驚肉跳,又是突出部的鬼地方,成了法金漢最好的選擇。

1914德軍遭遇馬恩河戰役的失敗,西線陷入僵局,1915年主攻俄國也沒能徹底擊敗。所以到了1916年,德國再次將目標對準西線的法國,決定集中突破。

在當時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看來,德軍需要選擇一個法國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也絕對不能失去的重要地區,然後用猛烈的進攻將法國所有的兵力全部吸引過來,最終“把法國的血流乾”。而法金漢選擇的的地區,就是凡爾登。

因為凡爾登當時處在一個突出部上,三面被德軍控制,比較好進攻。同時,歷史上凡爾登也是一座堅固的堡壘城市,被稱為巴黎的門戶。最重要的是,由於法國北部的戰鬥異常激烈,法軍將凡爾登要塞裡很多的大炮全都拆走了,防禦能力大打折扣。所以,德軍決定在凡爾登發動致命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