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用這些錢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孩子也愛看,可行嗎?

北京的藝鶴


1、

報不報興趣班,要取決於孩子,而不是家長。如果孩子對某樣技能非常喜歡,單純靠自學看書,是無法吃透和理解的。必須要得到專業老師的指點,而且在興趣班裡有一群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大家在共同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互相切磋,彼此精進。這都是自己讀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我家兒子喜歡圍棋,雖然我也給他買了些入門的圍棋書,還在網上買了課程,但是自學的效果並不理想,我還是將孩子送到圍棋班去跟老師學習了,不要高估了孩子的自學能力,他們還需要有人手把手地幫助和指點。他們也需要那樣一種交流競爭的氣氛。


2、讀書是好事,但首先要求家長要會選擇書。不同年齡的孩子讀不同的書。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適合和家長一起共讀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大衛不可以》系列、《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有友情要出租》等等,在一起讀書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道理,同時也學會一些簡單的漢字。一年級可以繼續選擇一些字多一點的繪本,或者是帶有拼音的童話故事等等,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和拼音的掌握,他們能夠慢慢地自己讀一些書,而不需要大人幫助。

等到二年級的時候就需要選擇一些橋樑書,他們需要從一年級的讀圖逐漸過渡到不需要拼音也能讀字的程度,能夠完全實現自主閱讀。一般這個時候孩子的閱讀興趣就會展現出來,開始有了自己的偏愛,有人喜歡科技、有人喜歡歷史,爸爸媽媽要順應孩子的喜好有意識地去培養。我家兒子比較喜歡歷史,所以我就買了很多歷史讀物給他,他慢慢地成了班裡的“歷史小達人”呢!


3、當孩子的興趣穩定下來,想要進一步深造的話,還是需要去找合適的老師來指點的。讀書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將孩子培養成才。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能死讀書,讀死書,只有在生活中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起來,才算是真正地讀懂了書。作為孩子,沒有人指點,純粹靠讀書,不交流,還是難成大器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傾心讀書的陌上輕煙


這個做法有一點像我小時候,我小時候從來沒有報過任何的興趣班,那個時候也沒有校外的興趣班,大家放了學一起玩耍,玩水、玩泥巴,也很有樂趣。稍微大一點以後,我的興趣就轉向了家裡的那一櫥子書,都是我爸爸平時買來的,他每個月發了工資都要買上幾本。

由於放學以後和寒暑假也沒有什麼事,玩也玩膩了,我就開始在櫥子裡找書看,到初中畢業竟然把櫥子裡的書囫圇吞棗的看完了,包括小說、畫冊、散文、名著,還有古文,雖然看過去就忘了,但是在平時做語文閱讀理解和寫作文的時候感覺輕鬆了很多。

那個時候上學,大部分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吧,可是現在環境不一樣了,那個時候不上輔導班,出門就可以找三兩個好朋友出去玩,現在家長都要上班,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一個人關在房間裡看書嗎?這樣肯定是不行的,興趣班不僅僅是培養興趣、學習東西的地方,還可以交到朋友,有人陪伴。

另一個需要去上興趣班的原因是,現在大家都去上興趣班,興趣班雖然不是必修課,但是其他的學生都去上,就成了必修課,你不去就融入不到同學們中去,舉辦活動和晚會的時侯,大家都有一兩樣才藝,沒有報興趣班,只有給人家鼓掌的份。

很多人說,小學生要去學習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對遊戲感興趣也要去學習嗎?其實小學生哪知道什麼是興趣,學習的時間長了,能夠從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了,自然就成了興趣,興趣是培養的,不是說自己感興趣就真的是興趣了。

開始喜歡的東西,以後未必喜歡,現在討厭的東西,以後可能成為摯愛,每一種都有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孩子去發現和尋找自己的興趣。


不二齋


首先書是必須要買的,也是必須要看的,但不能簡單用錢來這樣換算。

我不贊成由家長做主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孩子每天除了興趣班沒有一點空閒時間,久而久之,興趣班變成了負擔。

我家孩子就報了個畫畫班,和他們班動輒五六個興趣班的孩子比簡直輕鬆太多,但也不得不承認別的的才藝比他多。不過讓他們自己選擇也只選擇了繪班,他們是真的喜歡畫畫,兩年了每次去上課都特別期待,每節課兩個小時一直畫冊,在我看來相當枯燥,但他們卻很享受。

除了上課,也很喜歡興趣班的老師和學習氛圍。現在的興趣班都特別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老師的教學方式很靈活,會有各種活動,有時會參加一些繪畫班的活動,在人際交往上也有很大進步。

看書可以學到知識,興趣班也可以學到知識,但兩者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孩子有興趣,上興趣班也是不錯的選擇。


超人三娃媽


首先確認下面問題∶

第一、確認興趣班不是課業輔導班;

第二、上興趣班是家長的興趣還是孩子的興趣;

第三、家裡經濟是否寬裕。

現在社會關於特長在家長心中基本趨向認可。

有人說∶沒有點特長,我都不好意思去開家長會。

有人說∶如果沒有一個藝術特長朋友聚會都不好意思參加。

還有人說∶現在孩子沒有幾個特長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

這些說法雖然偏激,但特長確實給了孩子包括成人很多東西,包括自信、自尊、自我、自娛等。

比如我家老大,興趣廣泛,一個游泳興趣就讓她有好幾個共同愛好的朋友,繁重課業休息之餘經常相約出去游泳。

所以對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考慮∶

第一、孩子是否有自己的興趣特長,如果有,家長要引導,不能白白荒廢。

第二、閱讀和上興趣班沒有衝突性,各種興趣班就算了,取其特長,顧起成長。閱讀可以讓孩子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影響深遠,這是孩子極其優秀的習慣。

第三、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喜歡一個人安靜讀書,我想家長在適當的時候還要鼓勵孩子走出去,接觸不同的圈子,增加孩子的交往,提升孩子人際溝通能力。

雖說遵從本心、無問東西,但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個體和環境總是要求同存異。


漫優優媽媽


興趣班和愛看書是完全可以共存的。

不過,興趣班也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選擇,還要看家庭經濟能力。而且興趣班也不是越多越好,那樣孩子累,家長更累。

興趣班大多是這幾類,藝術類、體育類、學科類,藝術和體育可以各選一個讓孩子接觸學習,培養一下興趣愛好,至於學科類,低齡段小學生可以學學英語,培養語感。興趣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集中精力學習可能會比廣撒網效果來的好。

而上興趣班的同時,也不妨礙孩子愛看書的特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家中可存一些經典書籍,讓孩子有一個讀書的氛圍,花太多錢在買書上面就有點小浪費了,畢竟有圖書館嘛,辦個讀者證借書回來看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寶媽兔小薈的日常


很榮幸接受邀請回答,以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第一: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從我瞭解的各類興趣班,真正能保護學生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專業發展的優質班很少。因為畢竟商業競爭激烈,運營成本、師資成本、宣傳成本等都會制約這些興趣班的運作。因此,家長如果依賴興趣班給孩子帶來效益,必須慎重選擇,畢竟興趣班是著眼於孩子的發展。

第二:作為家長要善於幫助孩子明確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還需要有試錯的階段。何謂試錯?就是允許孩子接觸和體驗幾個不確定的興趣,看看哪個是他真正喜歡,並且面對困難和挑戰依然能夠堅持的項目,才是家長可以去為孩子深度投入的興趣,因為這個興趣是孩子將來有可能轉化為個人生產力的優勢區域。

因此,通過以上兩點您應該有答案了,那就是興趣班和您給孩子購買書籍是不衝突的,對於孩子有濃厚興趣的項目,興趣班甚至專業老師的個別輔導和書籍,都是需要的!

最後溫馨提示一點: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那麼一定要重視,家長就要適時幫助孩子去發現自己的特長或者愛好,因為一個沒有任何愛好的人是不利於成長的,即便長大不能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也可以用興趣愛好自我調適、自我解壓,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爸爸詞典


長久看來,完全可行,短期來看,不可行。

第一,一般說來,上輔導班的目的。或者為了提高分數,或者為了培養興趣愛好,或者為了獲得一技之長。試想一下,提高分數、培養興趣愛好、獲得一技之長,有哪一項是通過在圖書館看一些課外讀物獲得,除非他的興趣就是讀書,我想這不太可能吧。

第二,讀書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開卷有益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喜歡讀書,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而不應該視為將報輔導班的錢替換成給孩子買圖書,我認為兩者同等重要。

第三,建議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等多種因素,給孩子報輔導班,不是為了報輔導班而報輔導班,而是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謝謝,答題完畢!


時代先鋒說


回答之前想了解什麼原因不報興趣班?

1,我們首先了解下興趣班的作用是什麼,不在乎有幾點:1,挖掘孩子的興趣。2,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3,興趣班通常是才藝類,給孩子陶冶情操的一個工具,長大了,也有個消遣。

如果說是因為不給孩子增加負擔擔心的話,可以充分和孩子溝通,在他體驗的興趣班過程,慢慢發現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從而慢慢挖掘孩子的興趣。著名的畫家畢加索曾說過“我一生都在學習向孩子一樣畫畫”孩子天生就自帶藝術氣息,當然我不是說非得是畫畫,類似這樣的興趣。

2,買書,無論你有無報興趣班都是必備品,可它不能完全替代興趣班。原因如上,孩子需要一個氛圍,需要相同朋友溝通,需要和不同的老師、同學培養社交能力等等,無法單獨看看書獲得的。

綜上所述:一切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不可一邊倒,現在的孩子幸福的是,可以方便快捷獲得各類培訓班的體驗,而且絕大多數的體驗課是免費的。現在的培訓機構大多是按孩子的興趣為導向,提倡全人教育,當然在挑的時候儘可能挑大型機構,有穩定的師資和系統的教學體系。買書任何時候都可以,興趣的挖掘有時是有時間性的,錯過了就錯過了!



灰姑娘愛琴海店


書籍和興趣班有本質的區別:

書籍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拓展知識,但書籍比較單一,孩子年齡還小,書籍即使再有趣也會感覺到乏味。

興趣班可以使孩子得到系統專業的學習,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中,閱讀的知識能更好的吸收學習。

所以書籍閱讀和興趣班是可以互補互宜的


若若妮子哈


看書是一個人思想的狂歡

但是如果一切的知識都是通過看書獲得的話,身上會缺少煙火的熱鬧氣吧.

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進行交流相處後,精神和性格的成長才會豐富.

可以用一半的錢買書,一半的錢報興趣班試水

經濟允許的話,還是多多的讓孩子嘗試各種的興趣班去發掘自己的潛能吧

畢竟書法,繪畫,跳舞,主持人演講班等等,都是需要老師的經驗指導,孩子親身實踐練習的

看書是看不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