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請問王陽明心學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盛源媽媽


這只是前幾年興起而已,不要說成是一個世紀的事。為什麼會興起呢?我認為是因為個人主義的流行,很多成功的大佬到處灌雞湯,強調個人奮鬥,得意洋洋。這與王學的以個人為中心、藐視法規的心學是一致的,心裡認定了什麼就去幹,反道反儒反法,近佛。但卻忽視了社會環境、政策對個人的助力,所以得意洋洋之徒往往會得意忘形,原形畢露,如馬雲,強東之流。王陽明不會流行太久的,畢竟是小醜跳樑,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相反,我認為21世紀最終流行的可能是道家,一個大可興國安邦,或內治企業,小可安家,個人健身的學問。再輔以儒、法學說,我中華將再次登上世界之巔!


逍遙遊之投資策略精選


謝謝信任!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正好最近看了幾本關於王陽明的書,也聽了幾個課程,藉此機會再把心得梳理一下,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這句話是哈佛大學的杜維明說的。至於21世紀是不是王陽明的時代,咱們從頭捋一捋就知道了。



提到心學的現實意義,咱們有必要先把王陽明創建心學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01 王陽明的一生及心學的問世

王陽明的一生,確實是勵志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的一生,從他12歲立志做聖賢開始,一直到57歲去世,都沒有消停過。

他仕途坎坷,一直處於猜疑、誣陷、排擠、打擊之中,他身處逆境,做聖賢初心不改;

他兩次剿匪,平寧王朱宸濠造反,聚烏合之眾,他身處險境,力挽狂瀾,屢建奇功,扶將傾之大廈。

他格竹子,格兵法、格辭章、格經典,格釋道二學,專心致志;深陷牢獄之災,暗無天日,他身處困境,最終突破理學,

他貶謫龍場,生死一念,身處絕境,但他端居澄默,胸中灑灑,堪破名利生死。終究頓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自此,從17歲格竹到37歲悟道,歷經20年,偉大的心學誕生!



02 心學的含義

心學的主要內容簡單說就是3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有說四句話的,那就再加一個萬物一體。

心即理,理在心中,也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主要是相對於對外格物還是對內格心來說的。

知行合一,是良知引導行動,

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需要做的就是擦亮心鏡,見出時常被慾望矇蔽的良知。

萬物一體,心學講無善無噁心之體,也就是心無善惡,我與天地萬物同為一體,而統領天地萬物的就是我的心,心之本體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仁。



03心學的現實意義

心學,是普世哲學,講的是萬物一體,心是靈魂,而主宰心的是良知,是仁。什麼是良知和仁呢?其實就一句話,誰領悟了,誰就能發達!


那就是已欲達而先達人!

心學的用途:

一是讓我們內心強大!
心學是解決焦慮、恐懼、困惑、迷茫、痛苦的良藥!
行由不得,反求諸己。自給自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能怨天尤人。想要的一切都在我們心中,只要內心強大了,一切都可求。正如,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二是讓我們與時偕行。
人不能拘泥,要善於通權達變,到哪個山就要唱哪個歌,順應時勢,雖不及屈原之執,東坡之曠,但心通達即好,留得青山在,總也有柴。正如易經裡的與時偕行,上可九天攬月,下可與魚鱉為伍。也符合老子的虛己應物,應物而不傷。
三是讓我們正己化人,知行合一。
<strong>
格物致知,格指的是探求,也就是通過探求萬物的本源,來開啟智慧。
但心學裡講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
也就是說,心學告訴我們,先正心,然後再格物,再行動,用知也就是良知來指導行動。
我們要先格心,讓良心呈現出來,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那將無往而不利!
正己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提管理,我們總是想著管別人,其實,內聖外王,我們要循著良知做事,推己及人,做好榜樣,給部屬賦能,時間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我是倡導五福文化的光頭大叔,喜歡王陽明和范蠡,如果您有好的思想和看法,咱們可以一起探討和交流哈!


吳甲坤


時代的潮流

我們面對的各種社會問題,其根源由來已久,可以上溯幾百近千年。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文明曾經無比輝煌,無論各方面都曾經領先世界幾百上千年,可是我們中華文明和其它古文明一樣多災多難,現在可以說我們是唯一的有著完整傳承的文明古國。

宋朝中華古文明覆興一次之後,從此以後我們的文明就開始面臨無數毀滅性的災難,封建統治的強度也變得無比強大,不在滿足對人身的禁錮,對思想的禁錮比人身禁錮更嚴厲後果也更可怕。

無數可怕的內外戰爭,嚴重的自然災害都嚴重威脅著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在民國時期我們的文明逐漸復甦之際,又遭遇到世界格局劇烈變化的影響,個人與國家生存在這一時期成為所有中國人唯一的目標。

經過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中華民族在近乎一片廢墟中,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這時候我們國家可以說百廢待興,經過幾十年無數人費勁心血的努力下,在克服無數困難之後,我們國家終於變得強大起來。

但是以前以及發展過程中遺留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嚴重,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因為世界格局的變化面對各種新的問題。

這些問題彙集到一起,終於量變引發質變的同時,國家層面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而這時候,傳統文化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王陽明心學因其特殊性,也逐漸走入有心的世人的眼中。

心學的現實意義

王陽明心學重在一個心字,可笑的是現在許多人還沒明白“心”的含義,就開始急躁的去思考追求“知行合一”以及“至良知”。

王陽明心學脫胎與儒家思想,同時又吸收了佛家中的“心”和道家思想中的“道”,形成了與儒家理學思想相對應的新學。

我們現實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出在“理”大於“心”。

我試著舉例,比如許多人往往對人只講理與法,完全忽視對方的心,這樣必然會遺留許多問題。

現在許多人內心被灌輸了許多道理和條條框框,這些東西可以壓制減少許多問題,可也會製造新的問題。

現在社會變動非常激烈,傳統觀念受到猛烈的衝擊,這也使許多世人變得不知所錯。

而王陽明心學可以很好解決這些問題,心學就是在學習理之後,又破而後立重新梳理讓人的內心達到新的平衡。

過去學習的各種道理和規矩,猶如為了我們適應人世間的生活而為自己鑄就一個殼,這個殼為我們遮風擋雨許多年,可是隨著我們心智的成長,這個殼逐漸成為一種束縛。

而心學就是破開這個殼,然後再把殼裡的營養精華重新吸收利用,最終如破殼雛鳥一般,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然後飛向更廣闊天空。

心學的意義就是這樣,幫你破開身上殼看到嶄新的世界,讓它化為你的一部分,然後助你可以在以後的日子裡,看的更遠走的更輕鬆更有力。


靜靜思考的風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從以上三點不難看出原來大道同源,萬物一體,殊途同歸。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道無方易無體,即是道無規矩易無不變。

《袁天罡奇門遁甲》及其二世祖《客師萬言歌》客師祖似乎隱晦的說的非常直白,佔山海。精神到了才有山海的可能,三觀神識達不到一切都是白忙和。你要知道她,就是我佛家常說的開悟。道家我們說的能夠觀復。儒家王陽明有一半是道家,格物至之,知行合一,也是天人合一。知就是精神觀知,行就是物質在動,知天道識變化故順天應地,才有自己的一方位置。向之求理於外者誤也!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至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跟知行合一是解釋的怎麼求這個內在。。至良知-良字意義重大,至理真理知天理天機,明天外之機至理真言。《道德經》《易經》《客師萬言歌》都是良知。悟道開悟明瞭都是良知。世間真是熔爐,能出汙泥而不染,必然荷花豔麗於天地間,留給世間的是滿滿的回味。


天罡觀復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內核。我理解,做到這一點,可以讓人心神合一。心神合一了,人的狀態是安寧、祥和、快樂。現代人缺的就是這些。所以,王陽明心學的現實意義就是能讓人變得更快樂。

我們都知道王陽明的這樣一個故事。他去參加科考。發榜時人家看到他不悲不喜的樣子,都問,怎麼不高興呀?是不是落榜了?他回答:落榜沒有什麼可恥的,因為落榜而感到可恥才是可恥的。

這話雖然拗口,卻道出了真相。現代人的煩惱不皆由此來嗎?月掙8000元,可能不煩惱,可是和同學一比,同學掙一萬就煩惱了。孩子高考580分不煩惱,可別人家的孩子考了680,一比就煩惱了。

不能守住這顆心,總去高下相慕,這是現代人的現實問題。如何解決,可以認真學一學王陽明的心學。把自己知道的那些道理去踐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生活重要的是修自己這顆心。所以,心學才會越過千年之後,又能來安撫和溫暖人的原因。


菲比33


因為人工智能的普及。

陽明心學為什麼比較難懂?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心,或者內心帶著面具。

當內心被隱藏,內心所蘊含的能量和天賦就會一同被壓抑。

過去一些年,人不需要個性與內心,和千千萬萬和人一樣,把“革命螺絲釘”當好就行。

“螺絲釘”是不需要個性的,只要有適當的能力就行。

而人工智能要替代大量枯燥,繁複的工作,人作為千千萬萬個沒有個性的螺絲釘,就會失去工作和生存的機會。

而心學,會幫助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天賦和潛能挖掘出來,讓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就像馬雲說的“讓人更象人”。


〔成雲心學〕創始人~函谷居士√


成雲社初心


問到怪物沒用,根本聞所未聞,王陽明不識,王守仁稍有聽說,同曾國潘一樣禍害眾生,是好色之徒,曾不是/只是殺戮漢人,在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怪物耳邊談過不少,記不起太多,他們只知王守仁故事,記得上次也是在頭講過王陽明,怪物答不上,因為不瞭解,後來不是那一個說了一句話,他說王陽明就是王守仁,怪物我不清楚,想要更瞭解在我那裡過九十歲老人最明白。


佛門飛鷹


因為二十一世紀,心學宗師王陽明的化身,又來到了這個世界,降臨到中國,隨緣傳播心法,所以說,二十一也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王陽明心學,對中華古老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促使中華文化文明和物質文明又達到了高潮,引領了世界文化和物質文明的發展,是中國之幸事,世界之興事。

自從二千零一年,

這個地球不平凡。

陽明化身降中國,

告訴人們把心觀。

中華文化得傳承,

宇宙真理又重現。

神州大地再復興,

世界文明也燦爛。


大王2639


因為二十一世紀,西方哲學已經不能夠支撐很多新發現了,譬如量子力學。那麼理論依據在哪裡找?是心學,卻不是王陽明白的心學,也可以叫道學。心中有道眼,真意有如來,心中道便是源頭。一說道,大家不要馬上和神學聯繫起來,道是科學的,只是科學暫時驗證不了,需要修行才能驗證。

東方哲學“道”的應世作用要來了,不早不晚。沒有思想的開明,科學的進步,道學必然會歸於玄學,因為解釋不了,也講解不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譬如科學發現的波粒二象性,就很好的解釋了陰陽轉化。那麼問題來了,道學大師哪家強?


開悟的演員


中國人喜歡在歷史中生活。中國過去再輝煌的,已經過去了。王陽明的思想在璀璨。和現代文明思想比已經落伍了。任何思想,只是當時環境的產物,只能用於當時的環境。就像水稻插秧一樣,你把秧苗插在荒漠裡,秧苗也長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