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上漲到220元,如果一次也沒用過,賬戶上有錢嗎?


新農合的繳費現在上漲到了220,但如果不用的話,賬戶裡面應該是沒有錢的。

新農合最早實施的時候,繳費部分應該有個人儲蓄賬戶。也就是說,交納了新農合之後,如果個人沒有使用的話,所繳納的這部分資金在個人的賬戶中儲存著。

隨著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新農合的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在後期的政策制定上,取消了個人儲蓄的這種政策,也就是說,新農合個人繳費之後不再設立家庭賬戶儲蓄個人所繳納的資金,而是全部納入大病統籌基金。

這種政策的實施,其實同新農合初始的目的是一致的。新農合的政策設計之初,就是以一種互助共住的原則去設立新農合制度。這種互助共濟制度,說的就是大家共同去交錢,然後讓生病的患者可以享受到補助。

而在初期實施的時候,新農合的資金,是個人交納一部分,而個人繳納的這部分設立個人賬戶,儲存在個人的賬戶裡面,仍舊歸個人所有。而所有參合的居民所用的醫療保障資金,是國家配套的資金,不會涉及到個人的資金。而這種新農合基金的運作模式,同新農合政策實施初始的互助共濟理念並不是完全一致。

隨著新農合制度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人對新農合政策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也有更多的人接受了這種互助共濟的模式。在新農合實施幾年之後,取消了個人家庭儲蓄的這種說法,所有的交納的新農合基金,完全歸入大病統籌基金。也就是說,現在參合患者所用的基金,是國家配套和個人繳納部分所加起來的共同基金,以這種共同基金來支付患者所需要的醫療保障費用。

所以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個人繳納新農合基金之後,賬戶裡面不管用沒用,都是沒有錢的,需要用的話,走的是整個的大的基金支出。

對此您還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關注,一起留言討論。


龍語堂


我去年交的新農合,座標河南某十八線小城市。

賬戶上是有錢的,這個錢可以用來買藥,或者是在醫院花銷。

但就220元,並且今年不用的話,

到明年交的時候,就自動清零了。

所以最好還是用了吧。等於是不用白不用。


今年戶口轉到了老公這邊,所以新農合不交了,

該交了城鎮居民醫療。

這下好了,連220也沒了。

連卡和本都沒有了,

去問,人家說是沒下來卡。

如果住院的話,直接報身份證號就可以報銷。


那如果沒有卡和本的話,

卡里的錢豈不是花不了,

到明年這個時候又是自動清零的。

十天前剛生完孩子,

讓回當地報,

花了18000,能報1000.

所以交著也沒勁。


佛系媽媽育兒


確實,今年的新農合在全國來看,最低的繳納額也為220元。有些地區已經達到了400元左右,而且很多發達地區可以達到每年七八百元。當然,這也是與當地的政策而定的。

我們繳納醫療保險的目的,也是為了預防自己生病無法報銷的事情,但是很多人都會這樣意外,我每年都會繳納醫療保險,但是從來也沒有用過,那麼我是不是就困了。其實對於這樣事情說明個人身體好,也是是一種福氣,而那些使用過居民醫保的人,雖然自己找了一身棉衣包又能用處,但是自己有痛苦,也花費了自己的財產。報銷的只是是一部分,但並不能全部報銷,假設能報銷絕大部分,但是自己身體也是痛苦的。

相信沒有人會想忍受身體的痛苦而享受醫保的報銷吧?

去年醫保與職工醫保不一樣,職工醫保我們可以辦理醫保卡,社保卡,勞動部門每個月都會向我們的賬戶中打入一定社保費用,但是居民醫保卻不是這樣的,賬戶上也是沒有錢的。


社保分享專業戶


哪裡的新農合是220元?好羨慕你們!

為啥?我們青島地區現在已經漲到了355元!說是每個縣市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相關政策調整的。

不管是220還是355 元,這些都不能累積也提不出來,我是有親身經歷的。

我父母和兒子的都是辦理的新農合,而且幾年以來真的一次沒用過,原因是醫保卡發放時統一掛靠在老家的衛生院,而我們卻一直在外工作生活,也沒回去解約,而在目前居住地是無法掛靠。直到去年年底我才專門回鎮上衛生院辦理了解約並把所有關係掛靠轉入了現在居住地的社區醫院。


在此之前我詳細詢問過很多醫生和辦理新農合的工作人員,他們告訴我雖然我們每年都交了保費,而且新農合卡還有儲蓄功能,但是保費進入的是保險系統而不是銀行系統所以這部分錢不是活期餘額,也不能體現而且每年年末清零,但平常可用於取藥和住院報銷。

新農合是很好但保障力度還是不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買點兒養老保險和其它商業保險吧。


青島大航航


新農合上漲到220元,如果一次也沒用過,賬戶上有錢嗎?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它是一項惠民政策,是由政府組織農民自願參加,而且以個人、集體、政府等多方籌資而成。新農合主要以大病統籌為主,幫助農民減輕因疾病而帶來的生活負擔。



目前我國新農合因各地政策不一樣而導致個人賬戶類型也不一樣,主要個人門診獨立消費模式和門診加統籌模式消費。而前者的個人賬戶裡面的資金可以用於門診保險以及藥鋪消費,而且賬戶裡面的錢用不完就可以累計到下一年。

而後面這種模式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即使沒有消費完也是不能累計到下一年的。但是在門診方面有一定的報銷比例,只要不超過規定的比例都可以獲得報銷。



今年新農合每人繳納費用是220元,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但是新農合在住院報銷比例方面卻大了很多,其中鄉鎮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可達90%,而縣三級醫院起付線為600元,6000元以下報銷比例為65%左右,60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80%以上。當然各地政策不同報銷比例會有小幅度差異。



我國農民每年繳納的新農合都有所上漲,但是大病醫療報銷比例卻是逐年增加的。很多農民由於沒有購買醫療保險而因病返貧現象比比皆是。因此雖然新農合繳納費用有所上漲,但是整體來說卻是利民惠民的。而且國家考慮到一些農民生活貧困,符合一定條件可以免繳新農合費用。

免交新農合費用人員:

1、五保戶 2、重度殘疾人士 3、農村低保戶


鄉村波比


話說新農合都漲到220元了,大家最關心的是如果一次沒用過,賬戶裡會不會有像社保卡里的醫保賬戶一樣,有一部分自己的反回的錢,就算不反,那賬戶自己交的錢,沒有用會不會有部分錢是自己的,哈哈哈哈,別異想天開了,根本沒有,農合就是有年一光當。

說說我們這的報銷情況,拿藥在鄉鎮醫院,花夠100元基數,報銷百分之五十五,3000元封頂,就不再報銷了,是指門診這塊,同樣是到縣醫院要500基數,還要到鎮醫院開轉診證明,才能報銷門診,花夠500之後也是百分之五十五,也是3000封頂。基數不重合,各自花自己的基數,報銷重和,總數是3000元。

住院基數縣醫院1300之後報銷百分之六十五到八十五之間,是以花錢多少為基準的,花的多到每個擋報銷的就多。誰也不想多報銷,多報銷就意味著自己的病情嚴重了,誰願意得病呀!你說是不是,花錢買平安以備不時之需,這是目的。

最後我有個提議,就是咱每年交了農合的錢,咱不圖有反回,報銷比例能多點,能不能根據自己交的年限,就如同醫保那樣,綜合年齡達到一定年限後,就不再用交農合了,依然能享受農合待遇,這也能讓廣大交農合的朋友,有一個盼頭,有個心裡平衡不是,就如同交的養老錢,交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免交農合,卻能享受農合待遇,歡迎大家對提議發表自己的看法,並關注。


東72607259


國家上有政策,地方下有對策。老百姓始終在水深火熱之中,沒人沒關係,什麼報銷不報銷的明明1000搞定給你花8000再報百分之60你還多花了3000。這種事我就遇到了我母親生病,一聽你是農合藥都給你換了。我覺得國家興亡該大力整治這些鑽法律空子的人,真真正正的給老百姓落實點實事,讓人民幸福感更強,這才是國家該做的。

我家農合交了幾年了今年好像交了一千多,年年都不落因為怕生不起病,但是何嘗不是你生病了國家落實的政策你卻享受不到,變相的增加費用呢?

我覺得我家更應該聽聽老百姓的聲音。


辛範得


新農合繳費最近幾年確實是年年增漲。

2015年標準是最低120元,2016年標準是最低150元,2017年是最低180元,2018年是最低220元。不過這是最低標準,各地根據當地的情況可以確定高於這些錢數的繳費標準。比如,青島市分為兩種檔次,一種是355元,一種是430元。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際上是以個人繳費為輔,國家補貼為主的,國家補貼的錢數會更高。國家補貼也隨之上漲,2015年國家人均醫療保險補貼380元,2016年人均補貼420元,2014年人均補貼450元,2018年人均補貼490元。青島市國家補貼標準是二檔補貼650元,一檔補貼730元。

相對而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是年年增長,每年最低繳費也能達到三四千元。如果是企業職工有職工和企業共同負擔費用的話,職工本人繳費只需要六七百元。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保險,自己承擔全部費用,那就負擔很重了。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的區別就是有無個人賬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新農合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檔次實在太低了,國家為了保障大家的住院醫療報銷和大病待遇,儘可能的節約資金的支出,因此沒有為新農合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設置個賬戶。以前個別地區也設置過,不過後來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取消了,集中力量提升報銷層次。比如2019年國家將繼續提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國家補貼標準30元,仍然要求用於大病醫療保險的建立。爭取有效消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

實際上沒有醫保個人賬戶,並不單單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特徵。一些地方為了降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負擔,煙臺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只需要繳納統籌賬戶部分,不建立個人賬戶。杭州市將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降低了2%,從醫保個人賬戶中扣除。

這樣相當於給予了靈活就業人員很大優惠,畢竟錢在他們自己手裡支配更加靈活一些。



2016年開始,國家推動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合併工作,最終將全部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根據我們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的《2018年的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2018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4452億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3.1673億人,增長4.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9741億人,增長2.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為1.3038億人。

我們的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有點像商業醫療保險或者商業意外險,是消費型的保險。只要出險,才能夠享受報銷待遇。至於商業保險中的分紅險、投資連結險、萬能險,將投資理財和保險功能攪在一塊,但是最終也要有人為保險那一部分作用來買單的,那就是我們自己了。

如果實在不願意參加也沒有辦法,畢竟我們國家仍然有4%左右的人群沒有參加呢。這些人群還不是低保人群,因為低保人群由國家免費代繳。



所以,國家提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也是為了大家有更高層次的醫療保障待遇。沒有個人賬戶,希望大家也能理解吧。


暖心人社


新農民川子為你答疑解惑!新農合在08年的時候開始統一推行,記得那個時候的繳費是10元錢一個人,一家人裡有多少人就交多少錢,參保的話需要全家人一起參保。那個時候看病用的是醫療卡,每次看病的時候需要將家裡的醫療卡和身份證帶上,這樣才能報銷使用。

那個時候的家庭賬戶是可以共用的,比如說家裡有一個人的看病報銷達到上限了,此時可以調動著家庭賬戶裡的錢,而這裡面的錢是年年積累的,只要一年下來沒有用完,那就可以積累下去。但因為很多的家庭一年都沒有用上幾次新農合報銷,這樣就會導致家庭賬戶裡的錢聚集越來越多,為此國家也提出了年底清空的制度,如果這筆錢一年沒有用完,那就會直接清空。

而在17年的時候國家推出了社保卡,大家在看病的時候只需要用上它就行了,不需要再拿身份證,這張卡里自動會有你的身份識別證明。而社保卡里的費用則是分為門診和統籌兩部分,而大家繳納的220元裡,其中的110元則是進入門診賬戶,另外的110元進入統籌賬戶。

如果是購買藥品以及門診看病的話,只能用門診賬戶裡的錢,報銷的比例最高是45%,同時在使用的時候是有額度的,不能超過限制標準。但如果是住院的話,使用的是統籌賬戶。統籌賬戶裡的錢則是從新農合的資金池裡獲得的,大家繳納的錢都會存在這個資金池裡,這樣才能體現新農合的公眾性。

資金池裡的錢越多,大家的報銷比例也就越高,統籌賬戶裡的錢沒有使用就會被轉入其中,而門診賬戶裡的錢是個人累計的,下一年還可以積累。不過想要用上這些錢,那就需要當年參加新農合才行。


新農民川子


樓主您好,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0118年年底交納費用,每人每年是220元,那麼這個220元,實際上參保的是2019年全年的這個醫療保險的保障。所以說,如果你一次都沒有使用過這個醫療保險,那麼對於你來說也不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雖然說建立個人醫保賬戶,但是個人醫保賬戶當中的金額是非常有限的,每年只有幾十塊錢。

也就是說你的醫保卡當中有錢,但是這個錢比較少,而且你的這個錢只能用作可以刷這個居民醫保卡的藥店,才可以正常的進行買藥,如果說這個藥店不能夠刷居民醫保卡,那麼就不能夠進行買藥。所以說,你如果一直沒有使用過你的居民醫保卡的話,實際上居民醫保卡是有一定的餘額的,但並不是很多大約只有幾十塊錢,如果說你累積了多少年都沒有用,可能會有個幾百塊錢。

這個個人醫保卡上的錢與你看病就醫報銷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就算你使用看病就醫報銷,使用了這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那麼對於你個人醫保賬戶當中的這個餘額還是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的,因為你實實在在是沒有使用過這個餘額,所以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