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屈楚蕭到鄭雲龍再到劉慈欣,“衛道士”的槍口還要打哪?

“沒想到劉慈欣居然也是個中年油膩男。”

“大劉人設崩塌了啊!”

“說好的低調謙和呢,不也一樣用小號誇自己!”

……

在劉慈欣N年前的貼吧id被扒出之後,社交平臺上充斥著這樣的言論。不少吃瓜網友們沿著網線爬向貼吧,樂此不疲地咀嚼著劉慈欣十幾年前的每一條發言。

接著便是許多人義憤填膺的表示失望,彷彿劉慈欣年輕時候揚言殺人放火,十惡不赦。

而那些文字,不過是一些抱怨工作不順,吐槽生活城市的內容罷了。最為誇張的,也只是對同行的吐槽和對自己的推薦。

這些不少人生活中都做過的,發生在身邊人身上不過一笑了之的事情放在了劉慈欣身上,便成為了評價他中年油膩,形象崩塌的理由。

哪怕劉慈欣向來低調神秘,從未在大眾面前立過什麼人設。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劉慈欣

這些網友的三觀似乎越來越不值錢了,總能被輕易推倒重建。另一方面,他們的道德標準在越來越高,而且針對性極為精準,瞄向的就是那些成名人士。

從今年2月被爆出豆瓣小號的屈楚蕭,到3月被挖出人人網言論的鄭雲龍,再到現在被找到貼吧id的劉慈欣,狙擊對象從新人演員到小眾音樂劇演員再到知名科幻作家,道德潔癖人士的佔地區域不斷擴大。他們喊著德不配位,喊著驚天反轉,氣勢洶洶地對著公眾人物無差別地開炮。

此前這樣的射程範圍內只有吸毒、嫖娼、酒駕這樣的違法亂紀事件,後來範圍擴大,抽菸、醉酒、分手、離婚等不夠完美的私生活也成為了攻擊點。而現在,數年前的一個包含罵人的小視頻,年少時社交媒體上的小眾個人愛好和自嗨發言,也都被納入了射程範圍,哪怕那個時候這個公眾人物還尚未成名,不過是人海中千千萬萬的你我他。

但潔癖人士們不關心這個, 他們要求明星從頭到腳、從生到死,都不能有一點的“私密”和缺點。

畢竟公眾人物,就該生來完美,全面“無菌”。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誰能在病態的道德潔癖下開脫?

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所有公眾人物已經習慣屈服於潔癖人士們的高標準高要求,即使憤怒到極致最多也只是走法律途徑,又或者是在微博上以三言兩語表達不滿的時候,新人演員屈楚蕭卻用半公開的小號發言懟潔癖人士們的窺私慾,公開他們的窺私過程,字裡行間滿是潔癖人士們慣用的暴躁腔調和網絡用語,頗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味。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屈楚蕭在小號怒對私生現象

也正因為小號的半公開性質,這件事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高位,並且引發潔癖人士們的瘋狂反撲。他們高舉著“觀眾是明星衣食父母”的旗幟,扒出學生時代的屈楚蕭在豆瓣關注了“跟蹤學”、“搭訕學”等興趣小組和對同性戀表示噁心的言論。

一時間,當下的屈楚蕭在潔癖人士的口中成為了一個三觀不正、擁有畸形興趣、歧視同性戀的直男癌患者。而潔癖人士們也化身反直男癌鬥士,將他與陷入出軌醜聞的吳秀波和捲入家暴風波的蔣勁夫劃入同一行列,狠狠批鬥,彷彿屈楚蕭已經做出了什麼不見得光的道德壞事。

這樣的批鬥運動後來也發生在了因《聲入人心》而走紅的話劇演員鄭雲龍身上。

今年3月份,有網友扒出鄭雲龍大學期間在人人網上分享過與性相關的低俗新聞和帖子以及發表的粗俗言論。或許是從未點擊過低俗新聞、也從未說過髒話、身邊的男性朋友也從不識蒼老師,精神世界純潔堪比白紙的潔癖人士們又紛紛表示三觀被毀、鄭雲龍噁心、藝術家人設崩塌,彷彿鄭雲龍已經犯下了強姦重罪,活該受到圍觀群眾的道德制裁。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他們們要逃過潔癖人士們的批鬥,獲得滿意的評價,就不僅需要生產可供消費的作品,還需要從離開孃胎就有完美的私生活供網絡大眾們消費。否則,一個群體就會以近乎潔癖的高標準站在道德制高點,並樂此不疲、理直氣壯地進行中國式的道德綁架,也憑藉著背後龐大的群體綁架著所有圍觀者,喊出“不認同者即low”的口號,享受著“明星也不過如此”的屌絲式快感。

事實上,這種要求所有公眾人物徹頭徹尾的完美無缺無疑是一種病態的、甚至是反人類的道德潔癖。

可悲的是,就連粉絲自己對於瘋狂喜愛的明星也擺脫不了道德潔癖,他們對於明星的這些過往並不能坦然接受,使盡渾身解數向圍觀路人解釋以幫助明星與這些過往劃清界限。比如,鄭雲龍的部分粉絲就以被盜號為由否認這些言論的存在,而鄭爽粉絲在鄭爽被拍到抽菸之後更是質疑煙是P上去的。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但本質上,這些無傷大雅、更不涉及道德和法律的歷史言行並不能算作一個人的汙點,也沒有過錯可言,當事人本身作為一個正常人更無需以此為恥。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越發嚴苛的道德標準如何一步步形成?

縱觀潔癖人士們對公眾人物的要求,他們的標準正在一步步收緊、越發嚴苛,以至於到了現在反人類的程度。

早些時候,大眾對於公眾人物的要求主要是在鏡頭面前保持彬彬有禮、微笑面對鏡頭的正面形象;到微博等社交平臺興起養活了一批以卓偉為首的偷拍自媒體之後,大眾開始對公眾人物的要求變成了:即便是在偷拍這種非正常拍攝的情況下,公眾人物也要保持出鏡狀態。一旦像鄭爽那樣私底下被偷拍到吸菸,就需要接受網絡大眾的道德制裁。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到了社交媒體愈加娛樂化、人人都樂此不疲地以明星私生活為談資的今天,網絡大眾已經化身為更加嚴苛的潔癖人士。他們開始無差別地對所有公眾人物追根溯源,以挖出新料併成為全網談資為傲、以批評公眾人物過去說髒話、看八卦,活得太像普通人為趣。他們要求公眾人物們在未成名之時也必須保持白紙一般純潔無暇,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就連明星小時候打架罵人的事,成名後也會被潔癖人士們看作是公眾人物的道德汙點,並抓住這一點使勁嘲諷。

或許,潔癖人士們也在不被看到的某個地方,偷偷為將來的成名做準備,嚴格要求自己在所有社交平臺上都不罵髒話、不關注低俗新聞、嚴防自己參與性相關的所有話題討論。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這種病態的道德要求還會愈演愈烈。

一件又一件涉及到公眾人物隱私權的法律案例在被越來越多潔癖人士佔領的社交平臺上引起討論,讓公眾人物隱私權存在一定讓渡空間成為共識。公眾人物對潔癖人士一貫的容忍也讓這個讓渡空間越來越大。

法律本身就很難對公眾人物隱私權的保護提供清晰可行的操作方式,而同時公眾人物在容忍、社交平臺在助推、八卦自媒體在宣揚,這樣的苛刻心態如果不主動加以遏制,任由平臺助推,媒體發酵,遲早會蔓延到更多人的心中,讓他們無形中也成為道德潔癖人士和三觀守護小兵中的一員,並將攻擊圈進一步擴大。

屆時,也許所有即將走上公共視線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完善自己的業務能力,準備好高質量的作品,而是先把自己所有社交帳號清空,把過去毀屍滅跡,帶上完人面具,完成從人到“神”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