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没想到刘慈欣居然也是个中年油腻男。”

“大刘人设崩塌了啊!”

“说好的低调谦和呢,不也一样用小号夸自己!”

……

在刘慈欣N年前的贴吧id被扒出之后,社交平台上充斥着这样的言论。不少吃瓜网友们沿着网线爬向贴吧,乐此不疲地咀嚼着刘慈欣十几年前的每一条发言。

接着便是许多人义愤填膺的表示失望,仿佛刘慈欣年轻时候扬言杀人放火,十恶不赦。

而那些文字,不过是一些抱怨工作不顺,吐槽生活城市的内容罢了。最为夸张的,也只是对同行的吐槽和对自己的推荐。

这些不少人生活中都做过的,发生在身边人身上不过一笑了之的事情放在了刘慈欣身上,便成为了评价他中年油腻,形象崩塌的理由。

哪怕刘慈欣向来低调神秘,从未在大众面前立过什么人设。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刘慈欣

这些网友的三观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了,总能被轻易推倒重建。另一方面,他们的道德标准在越来越高,而且针对性极为精准,瞄向的就是那些成名人士。

从今年2月被爆出豆瓣小号的屈楚萧,到3月被挖出人人网言论的郑云龙,再到现在被找到贴吧id的刘慈欣,狙击对象从新人演员到小众音乐剧演员再到知名科幻作家,道德洁癖人士的占地区域不断扩大。他们喊着德不配位,喊着惊天反转,气势汹汹地对着公众人物无差别地开炮。

此前这样的射程范围内只有吸毒、嫖娼、酒驾这样的违法乱纪事件,后来范围扩大,抽烟、醉酒、分手、离婚等不够完美的私生活也成为了攻击点。而现在,数年前的一个包含骂人的小视频,年少时社交媒体上的小众个人爱好和自嗨发言,也都被纳入了射程范围,哪怕那个时候这个公众人物还尚未成名,不过是人海中千千万万的你我他。

但洁癖人士们不关心这个, 他们要求明星从头到脚、从生到死,都不能有一点的“私密”和缺点。

毕竟公众人物,就该生来完美,全面“无菌”。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谁能在病态的道德洁癖下开脱?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所有公众人物已经习惯屈服于洁癖人士们的高标准高要求,即使愤怒到极致最多也只是走法律途径,又或者是在微博上以三言两语表达不满的时候,新人演员屈楚萧却用半公开的小号发言怼洁癖人士们的窥私欲,公开他们的窥私过程,字里行间满是洁癖人士们惯用的暴躁腔调和网络用语,颇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屈楚萧在小号怒对私生现象

也正因为小号的半公开性质,这件事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高位,并且引发洁癖人士们的疯狂反扑。他们高举着“观众是明星衣食父母”的旗帜,扒出学生时代的屈楚萧在豆瓣关注了“跟踪学”、“搭讪学”等兴趣小组和对同性恋表示恶心的言论。

一时间,当下的屈楚萧在洁癖人士的口中成为了一个三观不正、拥有畸形兴趣、歧视同性恋的直男癌患者。而洁癖人士们也化身反直男癌斗士,将他与陷入出轨丑闻的吴秀波和卷入家暴风波的蒋劲夫划入同一行列,狠狠批斗,仿佛屈楚萧已经做出了什么不见得光的道德坏事。

这样的批斗运动后来也发生在了因《声入人心》而走红的话剧演员郑云龙身上。

今年3月份,有网友扒出郑云龙大学期间在人人网上分享过与性相关的低俗新闻和帖子以及发表的粗俗言论。或许是从未点击过低俗新闻、也从未说过脏话、身边的男性朋友也从不识苍老师,精神世界纯洁堪比白纸的洁癖人士们又纷纷表示三观被毁、郑云龙恶心、艺术家人设崩塌,仿佛郑云龙已经犯下了强奸重罪,活该受到围观群众的道德制裁。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他们们要逃过洁癖人士们的批斗,获得满意的评价,就不仅需要生产可供消费的作品,还需要从离开娘胎就有完美的私生活供网络大众们消费。否则,一个群体就会以近乎洁癖的高标准站在道德制高点,并乐此不疲、理直气壮地进行中国式的道德绑架,也凭借着背后庞大的群体绑架着所有围观者,喊出“不认同者即low”的口号,享受着“明星也不过如此”的屌丝式快感。

事实上,这种要求所有公众人物彻头彻尾的完美无缺无疑是一种病态的、甚至是反人类的道德洁癖。

可悲的是,就连粉丝自己对于疯狂喜爱的明星也摆脱不了道德洁癖,他们对于明星的这些过往并不能坦然接受,使尽浑身解数向围观路人解释以帮助明星与这些过往划清界限。比如,郑云龙的部分粉丝就以被盗号为由否认这些言论的存在,而郑爽粉丝在郑爽被拍到抽烟之后更是质疑烟是P上去的。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但本质上,这些无伤大雅、更不涉及道德和法律的历史言行并不能算作一个人的污点,也没有过错可言,当事人本身作为一个正常人更无需以此为耻。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越发严苛的道德标准如何一步步形成?

纵观洁癖人士们对公众人物的要求,他们的标准正在一步步收紧、越发严苛,以至于到了现在反人类的程度。

早些时候,大众对于公众人物的要求主要是在镜头面前保持彬彬有礼、微笑面对镜头的正面形象;到微博等社交平台兴起养活了一批以卓伟为首的偷拍自媒体之后,大众开始对公众人物的要求变成了:即便是在偷拍这种非正常拍摄的情况下,公众人物也要保持出镜状态。一旦像郑爽那样私底下被偷拍到吸烟,就需要接受网络大众的道德制裁。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到了社交媒体愈加娱乐化、人人都乐此不疲地以明星私生活为谈资的今天,网络大众已经化身为更加严苛的洁癖人士。他们开始无差别地对所有公众人物追根溯源,以挖出新料并成为全网谈资为傲、以批评公众人物过去说脏话、看八卦,活得太像普通人为趣。他们要求公众人物们在未成名之时也必须保持白纸一般纯洁无暇,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连明星小时候打架骂人的事,成名后也会被洁癖人士们看作是公众人物的道德污点,并抓住这一点使劲嘲讽。

或许,洁癖人士们也在不被看到的某个地方,偷偷为将来的成名做准备,严格要求自己在所有社交平台上都不骂脏话、不关注低俗新闻、严防自己参与性相关的所有话题讨论。

从屈楚萧到郑云龙再到刘慈欣,“卫道士”的枪口还要打哪?

这种病态的道德要求还会愈演愈烈。

一件又一件涉及到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案例在被越来越多洁癖人士占领的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论,让公众人物隐私权存在一定让渡空间成为共识。公众人物对洁癖人士一贯的容忍也让这个让渡空间越来越大。

法律本身就很难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提供清晰可行的操作方式,而同时公众人物在容忍、社交平台在助推、八卦自媒体在宣扬,这样的苛刻心态如果不主动加以遏制,任由平台助推,媒体发酵,迟早会蔓延到更多人的心中,让他们无形中也成为道德洁癖人士和三观守护小兵中的一员,并将攻击圈进一步扩大。

届时,也许所有即将走上公共视线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准备好高质量的作品,而是先把自己所有社交帐号清空,把过去毁尸灭迹,带上完人面具,完成从人到“神”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