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考試結構化答題不會?建議...

結構化同試講,說課,答辯一樣,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常見的考試形式,一般面試形式為10分鐘3道結構化問題,面試形式相對簡單,考生閱讀完題目(或考官為考生讀題)後,開始回答問題即可。那麼我們做答的內容和答題時的精神面貌就成為了考官評判的依據,這是考生在做答是就會出現諸如“聽到題目後大腦空白,不知道從哪個方面去說”、“答題時卡頓,答題的內容不能說服自己”、“答題效果不穩定,依靠靈感”等問題。實際上出現這些是問題是對結構化面試不瞭解的表現,那麼接下來為大家呈現一些有關結構化面試的技巧。

一、什麼是結構化面試

結構化面試,是一種考官組與考生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的測查形式。面試所涉及的內容、試題、評分標準、評分方法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經過標準化、系統化設計的。可以說是標準化、規範化的考試。結構化面試考場的佈置一般有U字型、半包圍式,或一字排開的面試情形,一個人面對了一群考官,所有人對相同的題目進行作答。同樣,根據結構化面試的定義,它在問題呈現方式上是有一定規律可尋的。

二、結構化面試考試什麼

結構化面試對於有意考教師的考生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教師資格的面試中會有一項叫做結構化答題,時間為5分鐘,題目一般為兩道,而教師招聘的結構化題目的量一般比教資多,評判的標準也要比教資的高,更多的是考察考生在做答的時候能夠否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或對某一常見教育問題的理解,同樣的根據題目所涉及的領域不同,可以將結構化問題分為這樣幾個類型:職業認知,綜合分析,問題解決。下面針對這幾個類型,給出一些真題展示。

職業認知類:“有人認為當班主任又累又不討好,你贊同嗎”?

綜合分析類:“目前我國學校普遍採用班級授課制,但不同的學校間有的班級30人為一班,有的60人為一個班,你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對於家長為孩子報課後輔導班這一現象,你怎麼看?”

問題解決類:“作為班主任,你的班級有學生偏科,你怎麼辦”?

“學校組織各班進行防災演習,作為班主任,你會怎樣組織”?

三、怎樣做答

結構化答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根據題目的類型,它具有一些考察要素和答題參考點。

以一道經典題目為例,“對於家長為孩子報課後輔導班這一現象,你怎麼看?”

這道題目主要考察考生對課後輔導班這一常見教育問題的看法,以及未來進入到教師崗位,會怎樣面臨這一問題。

那麼我們在做答的時候就最好能夠包含兩個環節,一個是個人的看法,一個是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做。

明確完答題方向之後,還需要考慮怎樣開頭,在開始答題前,我們可以先對題目描述的現象做一個概述如: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輔導班?,應該給孩子報什麼樣的班?”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家長甚至是教師,因為家長可能認為報輔導班和孩子的學習水平甚至考試成績息息相關,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還需要理性看待這一問題並能夠給家長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般對於這種爭議較大的問題,我們在答題時最好從辯證的角度與分析,最後歸結到把握一個“度”的原則。

接下來就是談談個人的看法,也就是個人的分析,一般常見的分析如:家長過於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家長選擇輔導班存在盲目性,報考輔導班佔用了孩子的課餘時間,壓抑了孩子的天性,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愛好等。這些都可以最為我們分析的方向,但是如果能夠在分析是更加結合生活實際,並且分析的切實有效,能夠體現出更好的實用性。比如結合一下比較著名的輔導機構,如新東方或當地出名的輔導結構,瞭解一下它們的課程內容,瞭解一下學生去輔導班的時間是寒暑假還是週末,補課的階段是考試前還是開學中等等問題去分析,並結合自己學科的教學實例。這樣的答題會比較豐富。(以上觀點選取2~3點作為參考即可,不一定要在答題中全部體現)。

最後在談談做法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我們對這個問題多的分析去做答,比如作為教師可以主動和家長聯繫,給出合理的建議,在寒暑假期,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考慮為孩子報考相應的輔導班,以擴充書本外的知識,或者鞏固本學期所學習的內容。報考輔導班要把握合理的時長,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最後教學和家長可以建立一種有效的聯絡機制,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提前制定學習建議。

總結一下,結構化答題不要追求套路,不過於追求答題思考時間短,答題流暢等,而試著去聯繫教學實際,豐富閱歷是最主要的。

教師考試結構化答題不會?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