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科學,更是藝術

養育孩子之道:愛與以身作則。

4月14日洪蘭教授的講座聽下來,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座最開始的一句話:

Parenting is an art, not a science.

-Leonard Sax.MD. Ph.D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為什麼?

洪蘭教授說,科學講究重複性,藝術講究個別性。

養育孩子,既要符合孩子作為一個“人”的發展規律,也要順應孩子作為他自己的獨特;既要尊重孩子先天基因帶來的特質,也要順應孩子後天成長環境和經歷。

我的理解是,養育孩子是科學,更是藝術。

洪蘭教授的分享,就以科學和藝術兩條線交織進行,腦科學研究發現是嚴謹的科學,生活中真實的例子是人類生命的藝術。

人的自然發展規律,可能高中或大學的生物課本、心理學課堂中講過,但我們沒有用心留意它,或者慢慢淡忘了。有孩子以後,我們以本能、以耳濡目染的經驗去養孩子,也難免受到各種聲音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清晰,腦科學研究的發現是,幼年時期是人大腦神經元飛速增長、神經連接飛速建立的時期。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9個月嬰兒的大腦皮質神經元每秒可以長40000個新的突觸,突觸成長的高峰是9個月到2歲。而且這時幼兒的突觸比成人多50%.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從出生到2歲的大腦神經發展示意圖)

洪蘭教授提到,大家不要因為幼年期是大腦神經發展的關鍵期,就忙著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因為最能夠使神經元建立連接的東西,不是抽象知識,而是直接經驗。

在直接經驗中學習

人類天生的發展機制安排孩子在出生後經歷各個敏感期,在很多成人看來,就是各種搗蛋,各種“作妖”。

在講座現場休息時,一位媽媽跟我聊起她女兒不到1歲時,有一段時間,總愛把家裡茶几上的東西挨個兒扔到地上,水果、小積木塊、紙巾塑料盤子、紙巾……扔得滿地都是。明智的媽媽早已把玻璃的、瓷器的東西都收了起來。

巧的是,當天會場外就有一個8個月大的寶寶,給到他手裡的東西,他也是扔到地上。但每樣東西扔了十幾次之後,他開始試圖放進嘴巴或者握一握或者搖一搖,開始換著法子研究這個東西。

以我的理解,處在探索物質階段的孩子,看到扔出去的東西形成的路線(如拋物線的形狀),聽到不同東西落在地上發出的不同聲音,綜合感知不同東西的重量、落地需要的不同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眼睛、耳朵、大腦神經所獲得的信息和直接經驗,正是孩子大腦神經元收到信息、建立連接的過程,也是將來學習物理的基礎,還是將來開車在路上判斷行車距離和安全的基礎。

探索中的幼兒根本不是在搗蛋,而是在探索物質,探索時間和空間。他們正是在無數的、不計疲倦的“搗蛋”中才逐漸感知物質,感知時間的存在。當然,這不是說對孩子不能有規矩和限制,而是從根本上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搗蛋”。

在講座現場的問答環節,有一位家長也問及這個問題,洪蘭教授分享說關鍵是要了解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1歲的幼兒扔東西,跟2歲半的孩子、5歲的孩子扔東西,是有不同原因的。經歷過對物質本身的充分探索之後,孩子會開始探索可以用某個東西來幹什麼。

試錯與順其自然

洪蘭教授分享她去芬蘭的幼兒園參訪,和小芭聽說過的一樣,芬蘭幼兒園是“沒有不合適的天氣,只有不合適的衣服”。

芬蘭因為1/3國土在北極圈內,冬季嚴寒漫長,但孩子們總是有大量戶外玩耍的時間。在戶外跟大自然中的土、水、風、植物、動物親密接觸,在戶外把身體和心靈融入自然的天氣和季節流轉,既建立超級豐富的直接經驗,又建立跟大自然的深刻聯繫,孩子從身體到大腦認知再到心靈,都在被滋養的同時獲得良好發展。

洪蘭教授還分享她在芬蘭的幼兒園看到,一個孩子嘗試好一會兒終於把褲子穿上,但是穿反了。老師對孩子說穿好了出去玩嘍。

為什麼老師不糾正孩子?

芬蘭幼兒園的老師說,褲子穿反了沒關係嘛,今天穿反了,出去玩跑啊跳啊孩子會感覺到不舒服,他自己會體驗到這種感覺,然後他會開始調整。即使明天又穿反,後天還是穿反,第四天他就不會再穿反了。

孩子就是在經驗中學習,在試錯中學習。而這種經過不斷試錯、不斷調整、終於學會的過程,大腦神經元建立的連接最牢固,它是真正屬於孩子自己的。

如果成人替孩子做,或者用語言給孩子指出來,都不能真正幫到孩子。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時孩子好不容易穿上,老師馬上指出他穿反了,孩子的努力和熱情一下子就被澆滅。

幼兒的“左右不分”普遍存在,不僅表現在穿褲子、穿鞋子上,不同國家的孩子寫不同的文字,也都存在寫反的現象。這是人類大腦發展的自然機制。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在演化進程中,人類大腦是幾十萬年前就有的,而文字是幾千年前才有的。人類在過去幾十萬年的大自然原始生活中,是不需要像我們現在認識文字這樣明確區分左右的。隨著孩子經驗的增長,隨著大腦的逐漸成熟,孩子自然能夠區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蘇東坡”。

允許孩子犯錯,不要做橡皮擦媽媽,不要抹殺孩子的努力。

順其自然,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主動學習

聽到幼年期是大腦神經元發展的關鍵時期,你為孩子已經過了這個階段感到非常遺憾?擔心彌補也來不及了?

洪蘭教授分享了腦科學研究的發現,也分享了動人的真實生命故事,它們都在說:人類大腦具有可塑性,它會因應外界需求而改變神經連接,是環境與基因互動的產物。

人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主動學習帶來神經迴路的改變和強化。

小提琴家負責音樂功能的大腦神經元連接,與普通人不同。

多年開公交車的司機,其大腦神經元連接,與多年開出租車的司機不同。因為公交車每天走固定線路,而出租車司機每天走不同線路、面對各種人和情況。

天生沒有手的人,他的腳跟手一樣能幹,切菜做飯做得很好。

癱瘓狀況相同的兩位老人,一位積極投入復健,一位消極放棄,數年後前者康復程度和生活的幸福感遠遠好於後者。

圖中這位女演員,在中風之後用強大的決心和意志力復健,竟然再次登臺表演並獲獎。用腦科儀器觀測她的大腦,發現因中風而受到損傷的大腦區域所承擔的功能,已經由另外的大腦區域接過去擔當。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講這些生命故事,不是為了勵志,而是引導我們清晰地看到:

無論養育孩子,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已經建立的大腦神經連接(心智模式),決定我們抱持怎樣的觀念——採取怎樣的行動——獲得怎樣的結果——結果又進一步影響大腦的神經連接。

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過去的經驗造成現在的我們。

諾貝爾獎得主James Heckman追蹤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嬰兒到2008年,發現影響他們生活快樂和滿意度最高的因素是:

selfcontrol 自我控制

integrity 品德

persevervance 毅力

自我控制,主要指情緒管理。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最厲害的工具。

但人能夠管理情緒的基礎,是安全感和愛,這也是幼兒第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

情緒管理

猴子的實驗,小猴子對溫暖和安全依戀的需求與對食物的需求同樣重要,被冷漠對待和拒絕的猴子長大後成為施虐者。羅馬尼亞孤兒院的悲劇,孤兒院的孩子們在幼年時期雖然食物得到滿足,但情感需求被忽視,長成少年時他們對人極其冷漠。

孩子需要被愛,需要溫暖和安全感,也需要被允許表達他自然產生的各種情緒。

那麼在安全感和愛的基礎上,如何教孩子管理情緒?

答案就是大人作為榜樣,大人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是首要的。

另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層,大人能夠感受並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緒,而不是用刻板的語言模板去傾聽孩子。

理解孩子的情緒,懂得孩子的心靈,這正是育兒的核心藝術。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在洪蘭教授分享結束之後,李躍兒老師以視頻解析的方式,與來到現場的家長朋友們分享如何看懂孩子的情緒,如何引領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還有洪蘭教授分享的更多育兒案例、教育經驗,篇幅所限,小芭在這篇文章中只能分享一二。

最想與你分享的,仍是開篇那句話:養育孩子不只是科學,更是藝術。

養育孩子之道——愛與以身作則。

▷ 更多分享,點擊鏈接瞭解詳情: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替孩子向家長的10個請求 | 李躍兒解讀

電影推薦 | 55歲大提琴手和5歲男孩的父子情

電影《家有跳狗》 | 用父母的觀點來看待自己,這是人的特質

300個日夜之後的脫胎換骨 | 爬出地獄的戰爭(完)

春天孩子玩什麼

0-7歲玩這樣的工作材料,孩子在關鍵期發展得更好

電影《海蒂和爺爺》| 高貴是對生命的在意和關懷

孩 子 是 腳,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