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鉅虧、行業排名墊底,“優等生”安信信託掉隊

受資管新規以及市場行情的影響,信託行業去年盈利能力面臨挑戰。不過,曾在2017年信託公司淨利潤排名中處於“榜眼”位置的安信信託,卻遭遇了快速掉隊。2018年,安信信託淨利潤虧損逾18億元,而年報營業收入漏算10億元的重大差錯也引發市場關注。對於安信信託的業績滑坡,分析人士指出,安信信託固有業務和信託業務同時出現回調,既有外部環境帶來的風險衝擊,也有自身經營管理存在的不足,而且後者是更大的原因。


淨利潤鉅虧、行業排名墊底,“優等生”安信信託掉隊


“會計差錯”鬧烏龍

安信信託近日發佈的會計差錯更正公告稱,經自查發現,由於工作疏忽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差錯,導致2018年度營業收入存在差錯。根據更正公告,安信信託2018年營業收入由之前的-8.51億元更正為2.05億元,營業收入由負轉正,更正前後金額相差10億元。同時,此次糾錯也對資產減值損失進行了調整,由之前的11.00億元調整為21.56億元,資產減值損失“翻倍”。

淨利潤鉅虧、行業排名墊底,“優等生”安信信託掉隊


作為重要財務報表,年報需經過多次審核後披露,而“烏龍”事件的背後體現了公司管理能力的薄弱。一位信託業資深觀察人士分析稱,差錯更正不大會影響公司運營,不過需要探究出現這麼大差錯的原因,畢竟已經過審計,是否在財務管理上存在不足,所以需要由安信信託重新出具財務報表,展現更正後的財務報表的改變。

對於此次數據修正,安信信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自查,針對個別金融資產會計科目列報不準確的事項,為了能夠更準確、客觀反映相關的會計信息,合理反映公司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公司財務報表列報的影響,擬做出調整。安信信託方面還表示,上述調整不會對公司2018年度淨利潤及總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產生影響,後續公司將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及相關審議程序。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調整公告對安信信託運營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會間接影響公司形象,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本著對委託人負責的態度,需要更加審慎地行事,何況安信信託還是公眾公司,有著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行為後果。


業績掉隊

對於信託業“優等生”的安信信託而言,2018年的業績數據實在難言光彩。根據更正後的數據,安信信託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較2017年的55.9億元同比下降96.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33億元,同比下滑149.96%。拉長時間線來看,這幾項指標也呈現了一個急速下滑的局面。以淨利潤指標來看,安信信託2014年-2017年的年度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66.07%、68.26%、76.17%和20.91%。

而從業務構成來看,安信信託也發生大幅下滑。根據2018年年報,該公司主要有固有業務和信託業務,其中,固有業務2018年利息淨收入為1390.81萬元,同比減少88.96%;投資收益虧損8527萬元,同比下降110.87%。信託業務2018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15.6億元,同比減少70.46%。

從信託行業的業績表現來看,安信信託也明顯“掉隊”。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在2017年業績排行中,安信信託以36.68億元的淨利潤位居行業第二。但2018年,安信信託已失去頭部位置,從淨利潤表現來看,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相關公司年報發現,2018年信託行業淨利潤前三名的公司為中信信託、平安信託、重慶信託,分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58億元、31.74億元和28.06億元,與安信信託虧損的狀態呈現明顯反差。

從綜合實力排名來看,根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8-2019年信託公司綜合實力排名,安信信託距離上一次報告的排名第五下滑了63位,處於墊底位置。

關於2018年業績虧損原因,安信信託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經濟大環境的多個不利因素疊加(國內經濟轉型、去槓桿持續推進、中美貿易摩擦、美元加息週期等),導致實體經濟績效改善速度趨緩,償債能力呈現分化,疊加資金渠道有限及融資成本抬高。信託主要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經濟,受到實體經濟經營壓力的傳導,導致風險管理的壓力增大。從全行業來看,2018年信託資產管理規模連續四個季度下滑,信託全行業的營收、淨利潤及信託業務收入都有下降。

上述信託業資深觀察人士認為,安信信託固有業務和信託業務同時出現回調,既有外部環境帶來的風險衝擊,也有自身經營管理存在的不足,而且後者是更大的原因。安信信託需要強化內控和經營管理,吸取現有問題的教訓,加快轉型發展才能迎頭趕上。

轉型財富管理新賽道

屋漏偏逢連夜雨,頭頂行業“優等生”光環的安信信託近來的煩惱不止年報烏龍這一項。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安信信託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受該公司對持有印紀傳媒股票對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損失,核算後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9.91億元。另外,4月29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中,安信信託因債務人“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導致2018年末公司持有的債權到期後發生實質性違約,經審核擬對該項債權按100%計提減值損失,涉及金額為5.5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資產減值損失是安信信託業績超預期下跌的關鍵因素,減值反映了業務存在較大風險。廖鶴凱表示,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對以後會計期間的會計調整特別是衝回操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業務構成情況反映了安信信託在2018年特殊的歷史時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未來很大程度上要儘可能地挽回損失,加強管理,適時調整業務結構,才能更好地持續經營。

不過,伴隨2019年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良好開局,信託行業發展也逐步企穩回升。安信信託近日發佈的一季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2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資管新規細則的落地和延伸,信託行業發展面臨挑戰,未來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安信信託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將財富管理,尤其是家族財富管理作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抓手。該人士指出,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佈局目前已覆蓋全國12座城市,並計劃於今年二季度推出家族信託產品,以進一步拓展超高淨值人群。此外,也將在2019年進一步拓展養老消費信託業務。在發展模式上,安信信託方面表示,會選擇順應國家戰略、利於國計民生、能夠分享經濟轉型發展紅利的一系列實體經濟產業進行佈局,如城市更新、現代醫藥、現代農業、現代物流、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高端養老及新能源等。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