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自1950年1月合肥市成立城郊區至2002年3月包河區成立,在合肥的行政區劃中,

郊區一直存在了半個多世紀,雖然其間名稱和管轄區域不斷變化,但在半個多世紀中,郊區還是以其鮮明的特色為合肥的城市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不斷變化的郊區“地盤”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後,皖北行署為方便合肥新建機關、工廠、學校的徵地工作,將肥東縣城東、東外、張窪等3個鄉劃歸合肥,第二年1月,就在這三個鄉的基礎上設立了合肥市城郊區。這應該就是合肥郊區最早的雛形了。

但隨著合肥城市的不斷髮展和擴大,合肥郊區的“地盤”和名稱也在不斷變化。

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曾經的中共合肥市郊區區委、區政府辦公樓

據檔案記載,自上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郊區的行政區劃,大規模的變動有四五次,其間小範圍的划進劃出則更為頻繁。

1951年1月15日,合肥市城郊區政府成立,轄區除了前面說到的城東、東外、張窪三個鄉外,又從肥西划進了城南、金斗、德勝、北外及衛崗等五個鄉。

但僅僅一年半後的1952年8月,原城郊區又被分為東、西兩個郊區,面積再次擴大:東郊區轄7個鄉,西郊區轄8個鄉。也許是印證了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到1955年1月,東郊和西郊又合併統一建立郊區。

1960年3月,郊區曾短暫改名為蜀山區。在這之前,又從肥東、肥西劃入一些鄉到郊區。僅僅三個月後的1960年6月,合肥市施行以市管社制。實現城市人民公社化後,各城市人民公社既管城市又管農村,既抓工業又抓農業,不便於工作的提高,因此各區增轄城郊公社,郊區也改為北市區。

1963年5月再改為郊區,這之後的面積再次擴大,不僅劃入了肥東、肥西的部分公社,而且還劃入了成立不久的長豐縣部分區域。

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關於確定合肥市郊區界址問題的指令

1963年5月至2002年3月包河區成立,郊區的名稱一直被沿用,只是在1983年後將人民公社改為鄉鎮。管轄區域也在不斷增加,檔案記載,至改革開放前,郊區面積近400平方公里,共轄16個鄉鎮、154個村民委員會。

創造多個“第一”的農業發展

作為城鄉接合地區,郊區一直是城市糧食、蔬菜和副食品的主要產地。因此,農業生產是郊區的主要特點,也因此出現了不少典型。例如,在1952年2月,郊區就成立了第一個互助組——陳以春農業生產互助組。

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1963年3月,合肥南淝河與板橋河疏浚工程施工現場

據合肥市郊區志記載,陳以春是當時西郊區陳夾衖的一名農民。1952年,當時的西郊區號召農民組織互助組,互幫互助發展生產。陳以春所在的陳夾衖有30多戶農戶,大部分農民在農業生產上有困難,不是缺少勞動力,就是不會種田,沒有生產工具。

當工作隊一進村莊宣傳,陳以春和其餘13戶農戶就積極響應,成立了西郊區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因陳以春上過兩年學,會記賬、記工分而被群眾推選為組長。

14戶農戶抱在一塊,集體幹活,集體播種、收穫,憑工記分,以工換工,耕牛等生產資料折成工分,這種互幫互助的行為著實為那些生產困難戶解決了難題。生產得到了發展。短短一年,互助組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十幾戶農民喜笑顏開。

互助組迅速擴大,經驗很快在郊區推廣開來。1953年,陳以春農業生產互助組成立了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1954年初級社又辦起了養豬場、粉坊、豆腐,併為合肥師範學校送鮮豆漿,很是紅火,群眾收入均有增加。

無獨有偶。郊區另一生產隊張夾街在1953年成立的農業生產互助組更是厲害——記載他們“按勞計酬,多勞多得,年終算工分”等先進經驗的《張夾街農業生產合作社一年生產計劃》材料經過毛主席親自圈閱、評點後,被編入《毛澤東選集》,現在在《毛選》裡還能翻到呢。“走進《毛選》”也讓張夾街名聲大振,前來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常青養雞場

除了互助組外,郊區早在1961年就有生產隊實行了“包產到戶”。據檔案記載,在1961年的歷史上,“南新莊”這個名字在安徽省紅極一時。

這年,由時任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親自在郊區蜀山公社井崗大隊南新莊生產隊進行“田間管理責任制加獎勵辦法”(簡稱責任田)試點,一種新的農業經營方式“包產到戶”就這樣首次出現於合肥市郊區,並迅疾推廣到全省。

據老人們回憶。在南新莊生產隊實行的“包產到戶”試點,讓20多戶農戶嘗試著種起了“責任田”。農戶與生產隊簽訂了合同。在責任田裡定產是上繳給國家,自留地自己種自己得。

不久,這種新的農業經營方式顯示了其生命力,不僅糧食產量比前一年增產一半,有的農戶還種了蔬菜,養了雞、豬。當年郊區1221個生產隊中,實行“責任田”的有417個,佔總數的34.2%。

雖然由於多種歷史原因,“責任田”僅僅運行了一年便告終結。但它在我省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方面,所起的作用卻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特色鮮明的工業和交通

除了農業生產外,在解放後至改革開放前,郊區的工業發展也有自己的特色。

據檔案記載,郊區的區屬廠家,大部分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具有城郊特色。直到1976年以後,區屬工業才逐步增添了機械、紡織、建材、化學等行業,產品也遠銷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這些企業為便於自身交通,還修建了大量專用道路。

由於靠近巢湖及一些地形特點所致,水運交通也是郊區的一大特色。郊區水運航道有南淝河、巢湖及滁河干渠等。而相對應的,郊區也有不少碼頭貨場及渡口。據檔案記載,郊區曾有碼頭9座,碼頭岸線總長856.4米,年貨物吞吐量21萬多噸,貨場面積35100平方米。

安徽合肥:60多年前,還有一個“郊區”!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昔日的南淝河

除了碼頭之外 ,為方便行人過往,郊區不少地方還設有渡口。過去,南淝河上就曾設有渡口。

上世紀50年代後國家大力興辦水利工程,區域內興建了董鋪水庫,開挖了滁河干渠,又新設置了一些渡口。一度使全區渡口達到了十幾處。

這一點也得到了郊區義城老街附近老人的證實,他們說,因靠近巢湖,義城老街原先也有渡口,就設在轄區內的施口村。這渡口是合肥歷史上水上黃金線的重要出入口,從前的客商和縴夫到了這裡,總要先吃飯加水,然後再出發。

不僅如此,老街附近的原周坎村港口張郢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有大型造船廠,老人們說,1949年4月渡江戰役開戰前,解放軍戰士還在這裡演習過呢。

由於城市的迅速發展和空間佈局的需要,存在了半個世紀的郊區早已走進了歷史的記憶中,但她為合肥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農業及相關產業方面,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的。


  • 作者:程堂義
  • 來源:檔案觀止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