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個省的人最勇武善戰?

真歷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沒幾年。

一部五千年史,勾勒出中國人民開疆拓土的血性版圖。說到哪個省的人最能打仗,還真沒有絕對的概念,一切都在變動當中。

上古以來,河南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中心,所謂中原是也。夏商在此建國,開天闢地,開疆拓土,統治近千年。相對於周圍蠻荒之地,中原河南子弟應該是最有開拓精神。

起自陝西的周人滅掉殷商,享國八百年。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逐漸被秦人一統。因此,這一千年的陝甘子弟最有勇猛精神。

秦被漢代替。滅掉秦王朝的項羽是江蘇宿遷人,漢朝建立者劉邦是江蘇沛縣人,江蘇曾是楚地。漢文化延續了濃厚的楚文化。南方的江蘇一度佔據優勢,但是漢朝統治基礎在北方。西漢在陝西,東漢在河南。漢朝前後四百年,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武帝時期奠定了今天中華民族基本版圖。因此,這一時期,陝甘仍然佔據血性主體。

漢以後天下大亂,北方兵連禍結四百餘年,中華民族逐漸南遷,直到隋朝再度統一。隋唐建都北方。唐朝達到封建社會頂峰,北伐突厥,東討高句麗,西征阿拉伯。唐朝李淵起兵山西晉陽,定都長安,陝西、山西一帶佔據血性省份主力。

唐以後再度混亂,宋朝時期已經無法完全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明朝朱元璋依靠淮西集團打天下,清朝是東北滿族的八旗子弟為主力,統治均超過200多年。可以說,安徽人、東北人都曾經馳騁天下,舉世無雙。

概括地說,擁有周、漢、唐三個強大王朝統治時期的陝西人在古代中國擁有的血性比重更大,統治時間超過1500年,將近信史的一半。

但是,進入近現代,又發生了很多新變化。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廣西以貧窮一省,幾千之旅,居然席捲天下,戰鬥14年,影響18個省,與清廷分庭抗禮,天下人皆知廣西兵能打仗。其後,湖南曾國藩強勢鎮壓太平天國、捻軍、陝甘回民起義。左宗棠收復新疆。湖南兵聲威崛起。“如果中華要滅亡,除非湖南人死絕”。再隨後,李鴻章的淮軍在平定內亂中崛起,成為政局重要勢力。袁世凱小站練兵,編練北洋。河北的直系勢力逐漸做大,一度佔據中原,控制朝政。

北伐戰爭興起,來自兩廣的北伐軍和湖南農民運動結合,橫掃北洋軍閥。中原大戰,陝甘的馮玉祥、東北的張學良、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江浙的蔣介石、山西的閻錫山,都在中原上演爭霸之戰。這幾個省打仗都是行家。抗戰中,川軍異軍突起,以一省肩負一國,出兵360萬,戰死60萬,數量均為全國第一,“死”字旗震撼國人。湘軍表現也很出色,四次長沙會戰,血戰衡陽,血戰常德,留下美名。

值得注意的還是廣西。北伐中單挑孫傳芳的是桂系,幫助蔣介石搞政變的是桂系,兩次逼蔣介石下臺的還是桂系,桂系勢力一度蔓延從山海關到鎮南關,紅軍長征中遭到重大傷亡的湘江之戰是桂系聯絡湘軍下手,抗戰中在淞滬會戰、臺兒莊、徐州、武漢、桂林等戰役中予敵重大殺傷的還是桂系。多年後,毛澤東對韋國清說,南方几個省能打仗的,第一是廣西。解放戰爭中,毛澤東說,白崇禧願意起義,可以讓他繼續帶兵,指揮30萬大軍。起義後可以帶重兵的待遇,在國民黨各路將領中絕無僅有。毛主席多次盛讚廣西人的勇猛精神,可見其對廣西的喜愛。

最關鍵的是,廣西的GDP在全國各省排名靠後。廣西人個子相對矮小。依靠極度匱乏的資源,如此狹小的戰略位置,如此單薄的體質,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軍功戰績,廣西人對於打仗絕對是真愛。

簡單地說,擁有太平天國運動、軍閥混戰和抗戰軍功的廣西人在近代中國擁有血性比重更大。

認可我的說法,就關注我,獲取更多信息資源。


樸素文明


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湖南人,就很勇武善戰。新中國成立之前,結束中國戰亂,給人民帶來和平,自由,獨立,自主的,正是以毛澤東為首的湖南人。毛澤東帶領的湖南將領,還有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陳賡.......。

可以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也只有勇武善戰,才能打敗一切國內外反動派。

恰恰毛澤東這個統帥,也是一個勇武善戰的人,他最擅長打以少勝多戰役的人。

這從他開始參加革命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當大家都在大城市領導革命搶地盤的時候,他卻是從家鄉的農村開始走上了革命生涯,秋收起義就是他領導的。

因為農村的群眾基礎好,所以,取得勝利的機會大一些。

這就是在農村打響戰役的好處。

毛澤東意識到,中國的革命要想取得勝利,就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所以,他開始帶領工農紅軍,奔赴井岡山,開展革命根據地去了。

毛澤東和朱德在井岡山會師之後,開始向敵人力量更加薄弱的西南進發。

在這期間毛澤東的軍事才華得意施展。

蔣介石曾多次派大家圍剿工農紅軍。

但是,在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運動的較量之中,工農紅軍都是以勝利而告終的。

蔣介石知道這種結果之後,很是氣憤。

他開始帶領四十萬大軍,親自上陣,奔赴前線,來鎮壓革命軍隊了。

當時毛澤東領導的工農紅軍只有三萬人,三萬對蔣介石的四十萬大軍。

這個力量有點懸殊呀。

可是,毛澤東並沒有氣餒。

因為歷史上還是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士兵少不怕,能打勝仗才是重要的。

毛澤東分析敵我之間的優勢和劣勢。

他採取集中我軍優勢兵力,瓦解敵軍的有生力量。

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和敵軍周旋下去。

結果幾個回合下來,蔣介石部損失慘重。

這次戰役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也就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四渡赤水之戰。

這一戰被毛澤東視為,他軍事生涯之中,打的所有戰役中,最為經典的戰役。毛澤東還帶領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

新中國正是毛澤東帶領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中建立的。

也只有像毛澤東這種英勇善戰的人,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打敗國內外發動派,還給我們一個和平的世界。

所以,我覺得湖南人最為英勇善戰。


史學達人


一、我認為是陝西、甘肅、山東、廣西、四川和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人。

1、陝西、甘肅、山東的人個高、體強,忠厚老實,義氣比較重。從歷史說,也是與老秦人有明顯基因關係的人。

2、廣西、四川和重慶的人,雖然個子不高,但是,身體素質好,耐力好,最善於蠻力。

3、東北人不少為山東、河南創關東的後代,不過,打架在全國有名。本來歷史就淺,還出了個東北軍不放一槍把東北這個當年中國的軍事軍工重地讓給了日本鬼子。

4、河南人歷史上英勇應該不差,可抗日戰爭時期的表現,讓國人大跌眼鏡。

5、湖南湖北江西人也就是曾國藩時期打太平軍表現出了智和勇。歷史上有項羽這個有名的霸王,只會亂殺亂燒,不知怎麼建設。

二、現代戰爭

1、主要是特戰部隊和陸軍講究英武善戰。

2、海軍、空軍和戰略部隊更多講究的是技術、謀略和思想、毅力。

三、其實一個人是否英武善戰,完全在於自己的膽識,與省份關係不大。更何況現在的人們的遷移速度之快,已在迅速同化各省。


魚磊衛靜


感覺湖北人最勇武善戰,因為湖北近代史上出的開國名人和將軍太多了,大家最為熟知的林彪元帥,正是湖北人。

湖北的名人還有李先念,董必武兩位國家副主席,當然了大將徐海東和王樹聲都是湖北人。更加重要的是,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也是在湖北。

所以說湖北人,應該是最勇武善戰的。

林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人之一,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中國解放軍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

林彪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而且是整個黃埔軍校,最為優秀的學員。當然了作為一個優秀的將來,林彪的戰績也是光鮮亮人的。

用蔣介石的話說,就是林彪的這個黃埔軍校,畢業的一個學生,打敗了整個黃埔軍校畢業的所有人,還有他的老師們。

土地革命時期,林彪參加了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和中央組蘇區組織的反圍剿戰爭。紅軍長征的時候,他英勇殺敵,帶領將士們強渡大渡河,巧過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到達革命聖地延安。為紅軍保持勢力和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的時候,林彪指揮部隊打贏了平型關大戰。平型關大捷是中日抗戰以來,中國首次取得的戰場上的勝利。

解放戰爭的時候,林彪率先打響了,毛澤東策劃的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並且取得了勝利。遼瀋戰役之後,林彪率領部下,直接奔赴平津戰場,和平解決了北京和天津廣大地區。

之後,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一路打到海南省。可以說正是林彪帶領部下,解放了大半個中國,他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說湖北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勇武善戰的一個省份,你覺得呢?


漢史趣聞


甘肅,無論秦漢時期,還是隋唐,還是元明清,甘肅這一帶的人非常彪悍,五胡亂華,甘肅一帶的前涼張氏拯救西北漢人,鮮卑剛入中國北方之地,就有漢人起義81次,其中包括這一省的人。

前涼,一個漢族張氏所建的西北王朝,存活時間比較短暫,也沒有統一過北方。但她的歷史貢獻不應該被人忽視,她在漢民族生存發展史上,應該被濃墨重彩地書寫。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政權,以蝴蝶效應之力,改變了漢族的命運。史載,當時中原和關中地區,數百萬漢人流入涼州避難。《晉書·張軌傳》稱,中原漢人都認為“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前涼東拒強邦,先後與前趙、後趙發生過戰爭,多次擊敗胡人劉曜、石虎的進攻。正是前涼政權的存在,使得北方保證了“衣冠不墜”。

晚清,最為著名的流民組成的甘軍,董字三營。

同治回亂,回軍攻打陝西,想挖黃帝陵,被甘肅流民擊敗,這群流民後來被左宗棠收編為“董字三營”,即甘軍。

進剿回子,湘軍是敗給回軍,死了不少湘軍將領,左宗棠的湘軍是連輸回軍,太子寺敗得一踏糊塗,在平回之戰,為獨甘軍連勝回軍,殺回子最多。

同治九年(1870年)2月,在金積堡戰役中,劉松山不聽甘軍主將董福祥的勸告,親自前往馬化龍營中受降,不料中彈身亡。此後,董福祥忠心輔佐劉錦棠。

馬化龍在被圍將近兩年後投降,被劉、董以藏匿武器的罪名,將其點天燈。董福祥其後受命鎮守金積堡,將其改建成董部的大本營。同年,董福祥派甘軍用開花炮猛轟馬家灘回民軍堡寨,回軍死傷慘重,一日之內回寨盡毀。戰鬥中董福祥的甘軍屢挫禹得彥、白彥虎等回民軍,在戰鬥中對待敵軍十分兇殘。

1875年,左宗棠令諸軍三路並進,直取南疆,甘軍系西北土生土長的部隊,不懼風沙,衝鋒在前,大破天山木裡河、古牧地後,一舉收復烏魯木齊,攻克瑪納斯城,首戰告捷。董福祥率甘軍翻越天山,急行軍1200多里,攻克南疆門戶達坂城,殺敵甚眾。接著步馬兼程,收復托克遜城,俘敵2萬餘眾。五月,敵酋阿古柏被部下所殺,白彥虎向俄境逃竄。八月,清軍開始追殲南疆殘敵,甘軍任先鋒,接連攻克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等城,接著又馬不停蹄,穿越人跡罕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收復了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以及和闐四城。至此,南北疆全部收復。阿古柏政權滅亡後,英俄對此並不甘心,仍然扶持殘部不斷竄擾我國西部邊境,董福祥率軍駐守喀什噶爾,屢殲入侵之敵。

光緒五年(1879年):董福祥在兩日一夜之內,率甘軍急馳300餘里,在木吉擊潰敵軍,殲敵2000餘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董福祥奉旨率甘軍入衛京師。次年,又率甘軍進剿河湟地區爆發的回族和撒拉族的暴動。

庚子事變爆發,董部奉命開入永定門,剛好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乘車欲出城郊探望經清廷總理衙門批准到使館區保衛日本使館的日本警衛隊24人,甘軍營官喝問“何人”,杉山彬據實回答,然未說完已被營官抽刀刺殺,其屍體被甘軍肢解,並剖腹取出腑臟,塞入馬糞,再棄於路旁。

八國聯軍自通州攻打北京,董福祥率軍在廣渠門與英國軍隊作戰,下午2時,廣渠門被攻佔,董福祥率甘軍後撤至東便門、朝陽門、正陽門一帶繼續抵抗,擊斃沙俄軍團長安寧科夫,擊傷其將軍。戰爭結束後董福祥被革職,他的董字三營被解散。

民國時期,甘肅一帶的人參加西北軍,參加抗戰。


粵神通


不知小編所指勇武善戰有沒有年代劃分?小編這個問題太籠統了。以成立共產黨到共和國建立來說:當以江西兵為首;先是南昌起義,打響共和國建立第一槍。兵敗南下上井崗山,建立首個根據地,並建立以瑞金為紅色首都的蘇維埃政權。1935年第5次反圍剿失敗,戰略轉移北上陝甘寧,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徵。從南昌起義到進入陝甘寧如果以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來計算,江西子弟每里路有5人倒下,這還不算為革命倒下的百姓。建國後江西共誕生了325位開國將軍,佔全國開國將軍總數的1/5,是開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省份。

廣西兵號稱“狼兵”,最早起源於明期初期,抗戰初期以李宗仁將軍為首,臺兒莊一戰成名打出了狼兵的兇悍。讓日本人知道什麼叫狠。鄧小平同志曾在百色領導起義,為新中國的建立打下基礎。

四川在抗戰中後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做用。先是兵源357萬,有“無川不成軍”之說。再是後勤,抗戰後期的大後方承載著太多的苦難。男人上前線,女人在家帶孩子養老人不說,還要種地交糧納稅。

領導人自然不用說了,當以湖南為最。共和國締造者毛澤東同志就是湖南人。


梧桐樹上626


在古代,明清及以前來說,燕趙之地多豪情壯志之士,勇武異常,爭霸天下,根植燕趙之地可謂兵家必爭,最典型的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北平開始“靖難之役”,短短三年即奪取全國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牛人”,燕趙之地即如今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

在古代都是冷兵器作戰,身體素質尤為重要,人高馬大的北方人對戰南方士兵,有壓倒性的優勢,觀察各大朝代的開國史,拿下北方大地,基本上就能定鼎天下!

回到近現代,熱兵器時代,槍炮師武器,人高馬上的身體優勢就不那麼有用了,主要拼的是武器、人口、經濟等,這點南方就比較有優勢了。如第一次北伐戰爭,就是從廣東開始一路北上,基本統一全國。在抗日戰爭期間,南方也是出力較多、犧牲較大,比較有名的就是“百萬川軍出四川”,做出了優秀的貢獻。

無論哪個省份的人最勇武善戰,現在都是國人,團結一致,一致對外才是根本,如今的中國很贊,未來會更美好。


一起考編制


都是祖國的好兒郎。也都為國爭得了榮譽。解放後的戰爭少了,能有機會打仗的不多,抗美,抗印抗越。從以上三個戰爭來看,宗合分析,個人認為,四川,河北,廣西,湖南,江蘇,東北,山東……等都不錯,四川軍人表現實在!


兔哥42928


身在行伍之時,每有討論,哪裡的兵員素質最高,今天寫一寫,也算一總結,不排次序和前後,希望關注者心平氣和,看看是否如此。總體而言,陝西、湖南、山東、河南、兩廣、河北、東北、江蘇、浙江、四川、安徽、江西、甘肅這幾個吧,印象比較深刻一些。

史上陝西屬秦,號為虎狼,亡關東而定天下,秦陣雄師,能征慣戰,打出秦人威名,影響深遠。兵馬俑前無不驚歎,赳赳之氣撲面而來,非虛也。繼之以漢,打得邊塞毛族如星四散,鹹曰好漢。以後大唐多用之,打下大大的疆土。再以後李自成又繼之,滅了大明。

無湘不成軍,這是全國人民嘴邊邊上的話了,史有明記,“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抗戰時期又喊出了“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抗戰八年,3000萬湖南人中210萬人參軍。共和國開天,3元帥6大將,世有定論,沒有毛澤東,中國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幾十年,就衝這,我為湖南人民點一萬個贊。

山東自古出好漢,稱大漢,古有宋江起義,今有八路,人數佔了三分之一,是說山東抗戰有功焉,孟良崮一戰氣吞山河,不愧兵聖家鄉。

河南都知道,岳家軍嘛,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撼山易,撼兵家軍難!”河南自有豪傑出,有個許和尚名貫三軍,79年老將平越患,尚能飯,牛刀子剜心,拿下諒山,自古就有諒山下河內平的說法,將軍之威果然了得,不服不成。

兩廣多剽悍。魯迅先生有評,中國人四個,湖南人算一個半,廣西人也算一個半,山東人算半個,江浙人算四分之一個,廣東人也算四分之一個。是語不低了,半個廣東了不得。之於廣西,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曾與評說,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清末大戰鎮南關,抗日鏊戰聲名傳,朱德曰,廣西人最蠻橫。

江淅之士曾平倭,號為戚家軍,那仗打得千秋風流,一改江南萎靡,至今傳唱不已,要為江淅一正名,確也勇冠一時。

說到四川,無川不成軍。我們就說開國將帥,元帥4,大將1,上將3,出鄧公,個頂個頂天立地,他們為民請命的領袖級人物,自著風流,彪柄史冊。川人以勤勞吃苦有稱,軍中自是喜歡,聰明。

安徽,還說啥呢,曹魏朱明的老窩兒,名將有猶星辰,若非尚武,豈能獨佔二朝霸業宏圖,人講莫看輕了豪傑,“能做一番大事業的人,總有一段真摯的精神在內”,他們起自草莽,三年五載即開天闢地,風雲起非命世之雄不可平也。

甘肅之威名,肇自漢唐之世,與國多有功焉。翻翻書自知道,邊塞多義士,為國為家,滅賊平患,多有報效,一段尚武風流流佈至今,不能不說,基因存焉。

河北、東北,好理解,自古燕趙多悲歌士也,大有習武之風,至今猶存。都記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白虹貫日,世間的霸氣在彼,自小記得。


魂舞大漠


我同學的父親是個長征老紅軍,二十幾年前健在時,有次我們閒談說到這個問題。他說,這一生和二十幾個省的兵打過仗,如果從單兵作戰的戰鬥力和意志力,甘肅馬家軍最難對付,真能打!真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