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雞做菜,自古傳承多美味;後起之秀,當數重慶“泉水雞”

“泉水雞”這道菜,是近年來在川渝地區流行的新派菜之一,它起源於重慶南山。此菜用料獨特,香酥可口,麻辣味足,吃後令人回味無窮。

自古以來,用雞做菜,因其美味而出名者眾多。但改革開放以來,能在雞菜製作上獨闢蹊徑而推出創新菜式者不多,其中能成為品牌者更是鮮見。雖然“鮮見”,但總是“有”。其中之一就是“泉水雞”。

用雞做菜,自古傳承多美味;後起之秀,當數重慶“泉水雞”

重慶南岸區南山街道辦事處所轄的城區,有一條馬路名叫崇文路。許多遊客來這裡,大多要去一家菜館——“老么泉水雞”。

在這家菜館,廚師會把一隻雞做成三道菜:雞肉做成泉水雞,辣得非常有味道,讓食客欲罷不能;雞血塊做成湯,血塊香滑又柔韌,口感很好;把雞雜炒制,讓人吃起來別有風味。

吃飽喝足,許多食客深感其美味,就會問店家:“泉水雞”這麼好吃,是誰創制的?

答案總是一個人名:李仁和。

用雞做菜,自古傳承多美味;後起之秀,當數重慶“泉水雞”

原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南山一帶的農民大多以種花為生,當地有一位叫李仁和的村民除了種花、種蔬菜之外,還開了個小食店,以供南來北往的客人隨意吃點家常菜填飽肚子。因為他經營有道,所以生意做得還算可以,在他的食店後院有一口深井,井水源自山泉,就將店取名為“泉水食店”。

1993年的一天,李仁和與朋友閒聊雞的做法與吃法,說著說著就想自創一道用雞做的菜。

於是,他從雞籠裡抓出一隻土雞,宰殺洗淨後切成小塊,撒上鹽、薑末,用八成熱的菜籽油炸酥,幾分鐘後,倒出部分菜油,加入一定比例的泉水以及花椒、幹辣椒、大蒜、豆豉、冰糖等十數種作料繼續炒,然後煨約二十來分鐘起鍋,一道具有“麻、辣、燙、鮮、香、嫩”的菜品就上桌了。

為了紀念此菜是自己所創,李仁和乾脆借他店名中的“泉水”二字,給這道菜命名為“泉水雞”

令他意外的是,泉水雞一經推出,便因用料獨特、麻辣味足、鮮酥爽口且價格實惠而深受眾多食客的青睞和追捧。

用雞做菜,自古傳承多美味;後起之秀,當數重慶“泉水雞”

現在吃泉水雞,一般有三種吃法,俗稱“一雞三吃”。除了前面講的一種外,另兩種是“泡椒炒雞雜”和“雞血清湯(也叫雞血旺)”。這三道菜搭配一起,不僅吃起來風味十足,而且還把一隻雞的食用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為何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我國吃雞的歷史雖然非常悠久了,但是,很多人在殺雞時,會習慣性地把雞內臟和雞血都當做廢料扔掉。但是,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動物內臟和動物血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對於喜歡之人來說,味道簡直是妙不可言。比如,享譽南北的羊雜及肥腸,和以豬血為主要食材的毛血旺,再如豬肝,毛肚等內臟。除此之外,西餐中價高量小的鵝肝,不都受到中外食客的青睞嗎?

所以,重慶人將製作泉水雞剩下的雞雜和雞血巧妙地利用加工,製作出“泡椒炒雞雜”和“雞血清湯”,與泉水雞完美地搭配在一起,來滿足吃貨們的味蕾。

用雞做菜,自古傳承多美味;後起之秀,當數重慶“泉水雞”

2001年,“泉水雞”被當時的國家內貿部評為“中國名菜”,又於2003年被有關權威部門評為“全國綠色餐飲菜品”。

“泉水雞”由於有較高的人氣,重慶南岸區政府為了更好地推廣泉水雞文化,每年還專門出資舉辦“南岸泉水雞文化節”。倘若這個時候你到重慶,不要忘記點上一份泉水雞,在享受麻辣美味與刺激的同時,欣賞著山城層次分明的美景,那才叫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