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方言有什麼特點?

Alen-阿路


我是金華人。


金華方言,如果是說城裡,相比蘭溪,那就是誇張/浮誇,加上點流裡流氣。


打比方同樣是吃飯

金華人說 切乏

蘭溪人說 切fia


個人更喜歡蘭溪城裡方言,有種唱歌似的調調,很好聽。


白龍橋鎮上和金華市區裡差不多。


孝順口音偏義烏,很多東西和金華說法不一樣,比如

餅-金華 餅(第一聲) 孝順-妹(輕聲) 但在金華,這個發音是有些人對母親的叫法。

睡覺-金華 困高(第四聲) 孝順-眠熟

這裡 那裡-金華 個達 麼達 孝順-個dia 麼dia(第二聲)


湯溪是個異類,和它的背景有關,原先是湯溪縣,後來被降為了鎮。

它的方言對金華人來說真的不大好懂,被稱為湯溪蛤蟆。高中三年在湯中讀,出門經常聽到蛤蟆(什麼),甲個(哪個),甲些(哪些)。


中英雙語搖擺人


要說特點,那就是你出了一個城市就可能聽不懂另一個城市的話。比如:浦江人去金華,就聽不懂金華話,金華人到義烏就聽不懂義烏話,義烏人去永康就聽不懂永康話,以此類推。


但是又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義烏話說甘蔗是糖杆,那你金華人,蘭溪人都能聽懂。類似的一些語言還是相通的。


記得有一次去橫店影視城,那時候有活動,金華地區人憑身份證免費遊景點。我就用我們當地的話,稍微舌頭改變一下發音,橫店人也聽懂了。

往小的方面說,一個鎮到了另一個鎮口音就不一樣,所以義烏說有十八腔就是這個原因。我們那裡也是這樣。

說一個我比較瞭解的地方,蘭溪馬澗話跟梅江話就完全不同,夾雜在兩地中間分界線上的橫木一帶口音就有兩個鎮共同的音色。馬澗話和蘭溪城裡的話有不同,而且區別非常明顯。橫溪話又跟浦江話相近,城裡人就可能聽不懂橫溪話。



其他鎮也類似有這樣的差別。金華市區聽不懂湯溪話,付村一帶跟金華城裡又有區別。

其他城市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


假裝在金華


金華話是屬於吳語金衢片,同樣的,嚴格來說 86年之前的金華地區,是包括現在的地級衢州市的全部的,所以兩個地方的話相似程度比一般的地方高,麗水的縉雲歷史上也曾屬於金華地區,所以也有一部分可以聽懂,而金華內部,也是和傳統意義的吳語一樣的,也就是可能一個鎮一個方言,但是並不是都不想通,甚至可能有一些只是變音而已,比如金東區的付村其實就是金華和義烏話的結合體,同樣的婺城區的話就和蘭溪很接近了,我作為生在婺城區,在金東區付村待到七歲回婺城區的孩子,(本人會付村話以及金華話)覺得八婺當中,除了湯溪話是一點都聽不懂以外,其他幾個都還能聽的懂一些,尤其蘭溪話和義烏話基本沒有障礙,湯溪話據說是古金華人的話,但是我認為確實聽不懂


逐夢星辰丶


金華蘊含著豐富的、不為人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包括語言在內,因為金華這邊的語言太多了,可能隔壁村的語言都不通,這也是義烏為什麼有十八腔的叫法,金華本級人可能聽不到義烏人說的話,也 聽不懂永康話。

我們來說說金華方言的來歷,金華方言屬於吳語,以永康話為始祖,衍生出義烏、磐安、武義、蘭溪、縉雲等地方言,比如,永康話、武義話、義烏話皆雲“Ji”,蘭溪話謂之“Zi”。

金華話有27個聲母,51個韻母,兒化韻共有19個,7個單字調(不包括輕聲),沒有陽上調。

金華方言中一般為“兒化音+變調”的形式,但也有少數人為“純元音韻母+變調”的形式。

現在的學生在從小就開始學習普通話的氛圍中已經逐漸忘卻了金華話的說法,如果不加以保護,金華話很有可能就會被人們遺忘,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金華話。


金華身邊事


義烏的路過……義烏方言沒有平翹舌音之分,會說義烏話的說普通話也會是這調調。如平時打招呼會說:“法塞古民?”意思是“飯吃過沒?”很明顯,沒有一個翹舌音的字。

每次在街上和外來的人聊天。沒聊幾句他們就會問:“你是本地的吧?”這也太好猜了……


念63799228


浦江人表示連隔壁的義烏話都聽不懂


化身孤島的鯨22


好聽,就是這樣,據王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