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
“一股清流”的綜藝。
少有綜藝能像它一樣,直白地把主持人侷促、卡殼的地方一一保留。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受訪者不接招的對談瞬間。
這次,接受採訪的是“連紅30年的日本超級偶像”,木村拓哉。
就算不了解他,也不難聽說過,他是一臺“偶像收割機”。

大S說自己從14歲開始痴迷他,如今也只點贊木村拓哉的微博;
林心如為了買下他一張照片,豪擲21萬。回想起得知木村結婚的情形,還一度在節目中失態;
羅志祥自從看到偶像開微博就第一時間打卡,還說自己想要嫁給他……

這次的《十三邀》似乎想撕開這些光環,揭露一個“真實”的木村拓哉。
所以木村要回答很多現實問題,也是多數中年男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有沒有對面容老去的恐懼?
有沒有輝煌落幕的空虛感?
在成功背後有多少心酸和隱忍?
但木村拓哉似乎早已跳出了對這些問題的掙扎。
如此設定是可以理解的。
不知多少人羨慕木村拓哉的好運,少年即巔峰。
他的演藝生涯就是在不斷刷新日本演藝界的記錄。憑一人的受關注度,能拉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在各種美顏、濾鏡、PS技術並不發達的時候,他就擁有一張“神顏”。
2000年,他宣佈結婚時,有人說“幾乎所有日本女孩,都在那天失了戀”。
但粉絲喜歡叫他“大神”,不只是因為這一張臉。
即使他已經離開娛樂圈中心多年,他創造的許多“神話”,依然無人能打破:
連續15年被評為日本最受歡迎男性No.1。
9次獲得日劇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拿到這個獎項次數最多的演員。
他婚後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HERO》,每一集收視率都突破30%,至今仍高居日劇收視榜首……
演什麼職業劇,哪個行業就能變成熱門行業;在他出名之後,“拓哉”甚至成了最受歡迎的新生兒姓名之一。
日本的廣告“天王”,兩個月內,代言的口紅銷量達300萬。
日劇收視榜單上,前十名的劇,有六部是木村拓哉主演的。
但能紅得一如既往,背後是天分、也是堅持。
聽過他說的話才發現,忽略顏值,他也活成了“寶藏中年人”的樣子。
經歷過萬千寵愛,年近50的木村拓哉,給出了另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
採訪獲得的回答,似乎有些讓人“失望”——放低自己,拼盡全力
木村拓哉沒有像他想象中的被名聲裹挾,也沒有對藝術造詣有過分高且瘋狂的追求。
他就像個平常的上班族。
當“偶像”,只是一份工作。
相比風頭無兩的榮耀,更在乎職業素養。
“身邊人都很努力,那我就要與之相配。”
人到中年,更可貴的不是純粹的自我,而是由責任感帶來的深一層自我認知。
比起喜不喜歡,理智判斷更重要。
即使曾經有過近乎“後無來者”的榮耀,但也時刻保持清醒冷靜。
“一生懸命”,木村拓哉總是這樣說。
想告訴20歲的自己的話,還是,“再努力一點就更好了。”
可貴的不是曾經的成績,而是面對成績與榮耀,仍保持自省和進取心。
言而有信,不逞能——木村說,公開發表的言論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出來就一定能做到。
他被問到,那有沒有因為沒有做到而懊惱過?
肯定有說出做不到的時候吧?
但是,木村拓哉說沒有。
憑著曾經的影響力,想重拾事業的輝煌,也許並不難。
但在被問到“如果再開一場演唱會,有好幾萬人在臺下,還會不會緊張”,木村拓哉說,自己做不到。
“我覺得我(現在)沒有那樣的價值。如果要做,會先讓自己與之相配。”
有人說,“木村拓哉這樣的偶像存在,讓我對這個世界稍許有那麼一點期待”。
清醒自知本就是可貴的品質。
對於一個從十幾歲就擁有了如此多擁戴的人來說,更是難得。
多年前,很多人是看上了那一張臉;
對於現在47歲的木村拓哉來說,只說顏值,似乎才是對他更大的偏見。
而且好像上了一定年紀,再為感情說東說西,都顯得矯情。
正因如此,能正視愛情的人,才不一般。
被問到對愛的理解,47歲的木村拓哉這麼回答的:
“自己不是最重要的,愛要先考慮對方。”
他是這麼說的,他也是這麼做的。
在事業鼎盛時期向全世界宣佈要結婚的行為衝動,木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演了新劇,被取消宣傳通告,慘遭雪藏。他自己也很清楚,也許結婚就意味著隱退,意味著粉絲的憤怒。
可他選擇付出面對,就是在給身邊親近的人最大限度的安全感。
閱讀更多 二六圈內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