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業績下滑,除了找藉口,我們還做了什麼?

當店鋪生意額與理想目標差距大或與競爭品牌差距大時,我們做了哪些部署?或者,我們對於生意差的解釋是什麼呢?

對於回答生意差的常見藉口:

怪天氣

  • 天氣太冷;
  • 天氣太熱;
  • 天氣不好(下雨下雪);


怪顧客

  • 客流少、進店率少;
  • 觀看率低;
  • 成交率低;

怪活動

  • 沒活動;
  • 活動力度不大,不吸引客人;

怪員工

  • 員工狀態不佳;
  • 員工銷售技巧不夠;

上面這些是不是好眼熟?當然以上一定會影響生意,但它們只是結果,沒有方法,所以這些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對應生意的方法。

以上內容我們真的不可控嗎?當然不是。

店鋪業績下滑,除了找藉口,我們還做了什麼?

真正提高生意的方法,你做了多少?

1、天氣再惡劣

只要街上有人就一定有需求,我們的店鋪和貨品能否迎合客人的需求?你在店鋪門口和櫥窗前仔細的觀察了嗎?有調整方案嗎?

進店率低,與競品差距大

給自己二十分鐘,走出店鋪,進入競品,看看客人在買什麼?再看看逛街的女性客人是否都有妝容?

最後回到自己店鋪門口,看看我們的主打貨品是否是客人需求的?如果不是,就要立即調整。如果是,客人就一定會進店。

成交率低,購買力差

這三點就要問自己每天用了幾分之幾的時間來教導員工技能?還是你也一樣和員工站成一排一起等生意?甚至聊天?

對比同期跌幅大

我們是否仔細分析了去年的報表,去年的暢銷品賣的是什麼我們知道嗎?今年有沒有這些貨品?

如果有,這些貨陳列的位置是否是店鋪的黃金區域,庫存夠嗎?如果沒有,找到替代款式了嗎?

調整之後生意與理想差距還是未達理想

想資源,想額外生意。VIP拓展,店鋪的VIP維護,活動通知,新產品諮詢通知,短信、電話邀約、這些你都做了嗎?

難道這不是額外的突破嗎?特賣貨品吸引,做為最後附加,這不是額外的生意嗎?

做到以上五點生意就會好了嗎

答案是會的,只是我們要更好。所以細節也很重要,如目標拆分、人員班次、忙時部署、閒時安排、貨品管理、時段目標追蹤等等等等。這些大家都會,但是隻有用上了,才是真的會。

計劃很重要,執行更重要,做再漂亮的計劃,不去執行,等於零。

方法是技巧,技巧是捷徑,但使用方法的人必須做到熟能生巧。

這就要求銷售員在日常推銷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方法,進行現場操練,達到“條件反射”的效果。

當顧客疑義是什麼情況時,大腦不需要思考,應對方法就出口成章。到那時,在顧客的心中才真正是“除了成交,別無選擇”!

店鋪業績下滑,除了找藉口,我們還做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