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魏秋盈


棉被,這個詞語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許多人在冬天回家之後,晚上必備的一個東西那就是大棉被。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特別是對於宋朝以前的中原人民來說,恐怕很多人都沒有聽過,要知道,這個東西雖然在魏朝那個時候就傳進來了,但是那個時候也只是傳在了邊疆之地,在關於記載宋朝歷史的書籍當中也並沒有任何棉的信息。

所以,在宋朝之前,絕大部分古代人都是沒有棉被的。那麼在冬天,他們是怎麼禦寒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的禦寒方式都一樣。比如說現在也有區別,有晚上蓋棉被的,也有晚上開空調或者是暖氣的,在古代禦寒方式一共是有兩種,第一種是平民們的禦寒方式,在以前人們的家裡都會蓋著“衾”睡覺,也就是我們現代被子的意思。被子是在秦朝就出現了的一個物件,所以古代人們在古代也是依靠被子來禦寒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雖然沒有棉花來種植,但是會種植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葛麻。這是一種纖維,經過加工之後可以用來做成衣服或者是被子。

當然,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是地勢比較偏向於南方的還好一些,但是在古代很多年的經濟中心都是在北方,所以那個冬天可不就是麻可以抵抗的了,後面人們就想到了往裡面加東西,比如說蘆葦花或者說是另外一些比較暖和的東西,可以讓自己更加的暖和。

在當時,平民們普遍使用的是蘆葦花、柳絮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東西,而有錢人們使用的就是一些比較動物的毛,比如說鴨絨,羊絨這些都是有的。話說起來的話,其實羊絨應該是要比棉花還要暖和的。所以富人們在冬天一般都不用怎麼擔心,但是平民們要是隻是靠著那些東西來禦寒實際上還是不夠的。

因此,平民們基本上就是在晚上的時候用,然後到了第二天出太陽的時候就去曬一曬,晚上再繼續睡。而在古代,其實冬天算得上是一個很難熬的季節了,古代因寒冷而死的人並不在少數。相比起其他的三個季節來說的話,古人們最不喜歡的恐怕冬天了,一般來說難民災民們在冬天也要更多一些,想要安全過冬,那是需要很多準備的。

在一些偏向於北方的村子裡面,很多人就是因為熬不過冬天而去世的。另外還有一個小物件就是火盆,在以前沒有棉被的時候就會用柴火來過冬,在家裡升起一個烤爐,但是柴火也不能一直燒,所以經常會在半夜被冷起來,不過沒有辦法,雖然這個東西不能跟棉被或者是羊絨被來比,但是也要溫暖太多了。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能夠度過寒冬那都是靠著祖先們的聰明頭腦才能找到取暖的辦法的,不由得讓人升起一股佩服之感。


羽評郡主


宋朝以前沒棉被。因為雖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從印度傳入了中國邊疆,實際上在邊疆,棉織物出現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紀的時候,貴族們還把棉花當做觀賞花來種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錦衾薄”。

沒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蓋被子。

“狐裘不暖,錦衾薄”裡的“錦衾”就還是“錦緞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還是比較奢侈的。雖然沒有棉被,但是羽絨被、蠶絲被這些高檔被子還是有的。

但是這些被子造價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時候個小富之家,能有個緞面做背面,麻布做裡子就很不錯了。用鴨胸脯上的絨毛做出的羽絨被其實還是比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鵝來得便宜,這種代價太奢侈了,更別提蠶絲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還是以蘆花和楊絮為主。這些東西廉價,但是要注意採集的時間,一個在春天,一個在秋天,錯過了楊絮,還有蘆花,但是連蘆花都錯過了,冬天就準備挨凍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還是比較有經驗的,那就是靠“火”取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國家。漢朝的時候,古人就用煤炭燒飯、鍊鐵、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沒有煤炭還有“賣炭翁”在山裡燒木炭運到城裡去賣。

所以在宋朝的時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經被煤炭取代了,根據《宋會要·食貨志》記載,在北宋的時候,煤炭買賣就已經成了官營項目,而且還設立了官倉貯碳,用於調節物價。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還要拿出40萬秤(大概是1斤重),半價賣給窮人。當時煤炭多少錢呢?20個銅錢1斤。

北宋的老百姓相對比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圍著火盆(富人用碳爐,窮人在家中挖個坑),把火燒得旺旺的。壺裡熱上小酒,籠屜裡蒸上肉菜,手裡抱著“湯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寶)。這種小日子還頗符合今天求之不來的過年氣氛。

但在“安史之亂”時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時候,沒有火盆,沒有肉,更沒有熱酒,暖身全得靠“嬌兒”。

杜甫連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風捲了去。更可氣的還不止於此,“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一床舊被子本來就蓋了很多年,“嬌兒”(雖然解釋說是杜甫的兒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嬌娃),只因為睡姿不好,一腳蹬破了破麻布被裡,楊絮一坨坨地散落出來,這日子沒法過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還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議做太劇烈運動取暖了。

年輕人火氣重,鑽進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燙完腳進了被窩,一會腳又冷了,怎麼辦?所以年紀大的有錢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歡娶個小老婆給自己暖被窩。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楊玉環,事實上就有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為了這個暖寶寶,代價的確有點大。


炒米視角


現代人的冬天的禦寒衣物和被子大部分都是棉花製成,但是在古代,棉花是到了明朝才被廣泛推廣種植和應用,在唐宋時期棉衣也只有名門望族才能享用,那麼在棉花沒有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人在冬天靠什麼禦寒呢?

晉代的陳壽在《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中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

古人在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學會了鑽木取火,慢慢學會了用火來燒飯來保暖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從南北朝開始,一直到宋朝,平民百姓流行穿紙衣來取暖。這種紙衣不是一般的紙張,這種紙衣是用一種樹皮紙來製作而成,具有拉力強耐磨損,造價相對比較便宜,而且特別厚,是普通百姓冬天禦寒的好選擇。除了紙衣,老百姓也可以麻衣取暖。那些達官貴族就不一樣了,他們有錢,買得起各種動物皮毛製成的大衣,比如貂皮大衣、狼皮大衣這些。次一些的有狗皮大衣,無論是哪一種皮毛,保暖效果都要比麻衣、紙衣好得多。



《禮記·玉藻》記載: “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 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著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有內外兩層,夾層裡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裡面填充的不是棉花,而是一些玻碎陳舊一類的衣物,而高級一些的則會填充些蠶絲一類的綿絮。

魏晉時期的冬裝,袍子開始流行,到了唐朝,很多王公貴族,又或者是平民百姓都愛穿袍服。也是從唐朝高祖李淵開始,黃色袍服成了皇帝的專利,其他人等都不能穿黃色。

據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當時交通便利的大都市一年能賣出狐皮、貂皮衣服上千件,羔羊皮裘上千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過絲綢之路輸入的毛皮貨外,還有不少加工後的成衣進貢。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絲綢之路。 通過絲綢之路的流通交換,中國古代可以從匈奴、印度、羅馬等地得到一些獸皮之類的貨物,也豐富了古代人冬天禦寒選擇。當然了,這些都是有錢大戶人家或達官貴人才買得起。

手爐和足爐取暖

在大雪妨紛飛的寒冷冬天,配備有柴薪的百姓可以足不出戶,在家烤火取暖,而條件好一些的人家,可以用手爐和足爐取暖。手爐分內外兩層,裡層多為銅製,放些燃炭,熱氣由裡向外層散發出來,達到取暖的效果。

足爐有銅質、錫質等,一般如南瓜形狀,先往裡加入燒燙的熱水,以木塞蓋住,再用一個布袋包裹起來,放到被窩或抱在懷裡,都起到取暖的效果

壁爐、花椒牆、火坑、火牆取暖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

這是是秦朝開始,皇宮已經有壁爐這種取暖方式,而且還和洗浴池連在一起,可能是秦始皇曾經用過的也說不定。 到了漢朝的皇宮則更為奢侈,匠人們在皇宮內修建了一座恆溫室。這個恆溫室是用花椒來塗抹牆壁的,而地上都鋪滿了來自西域的各種地毯,造價相當的昂貴,極盡奢侈之能事。


明朝開始棉花廣泛應用

宋朝的《滇海虞衡志》記載: 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

這是說明從宋朝開始,棉花已經開始引入國內種植,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是作為觀賞而種植,並沒有廣泛推廣。到了明朝時期,棉花才慢慢廣泛推廣種植,應用到禦寒方面。加上明朝時期的生產力也比較發達了,棉衣棉被等禦寒衣物也開始得以流行。


浩瀚文史


一到冬天,天氣冷得不行,大家就會穿上棉服,裹上棉被,禦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們還不知道棉被為何物,根本體會不到這種被溫暖包圍的滿足感。有人就好奇了,當時的古人冬天都是怎麼睡覺的?

冬日裡天寒地凍的,古人們睡覺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過,那時富人家和窮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蓋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綾羅綢緞,被子裡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輕盈的動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雞鴨鵝毛等,這就好比是現在的羽絨被啊!要是天氣太冷,他們還會燒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擔心受凍。

相比之下,窮人家就窘迫許多了。

他們的床上,鋪的是乾燥的稻草,蓋的被子裡填充柳絮,舊衣服,蘆葦等雜物,只能勉強禦寒。要是能遇到哪個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贈送些不要的舊衣物,舊被子什麼的,就再好不過了。當然了,在古代,人們還沒有保護的動物的意識,很多人會去打獵,把獵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來取暖。不過,現在這可是違法行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裝有床簾,睡覺的時候把簾子都放下來,風颳不進去,也有抵擋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說,雖然古代的物資比較匱乏,但群眾們的智慧是無窮的呢!


芝士研究所


人們時常會好奇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在古代,沒有許多現在習以為常的日用品,如果把一個現代人放到古代,他一定會覺得生活艱難:在夏天,沒有風扇、空調,避暑就只有找棵大樹;冬天,一直到宋朝才出現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呢?

提到原始人,人們的第一印象常常是茹毛飲血、赤身裸體,有的種群則用獸皮遮蓋身體。獸皮是人類最早的禦寒裝備。除了貼身衣物,還有外部熱源。中國人很早就開始使用火,它不但可以為人們烤熟食物,還能帶來熱量,在寒冷的冬天,一團篝火是最好的幸福感來源。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農村地區採用烤火的方式取暖。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紡輪和腰機,此後經過西周、漢代和唐代的逐漸改良,紡織技術已經趨於完善。不過那時棉花還只是一種觀賞性植物,古人只是用織好的麻布做成衣服和被子,並根據家庭條件在被子裡填充蘆葦或動物的毛。

在古代,富人和貧民的禦寒方式簡直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拿上文所述的皮毛取暖為例,古代的富人用的都是狐裘、貂皮這樣直到今天都非常流行的禦寒品,而窮人自然不可能用得起這些稀有皮毛,於是只能用狗皮、羊皮等較為便宜的種類。

再說烤火方式的差別。早在商代,就出現了烤火用的火爐。不過平民百姓家用著還好,放到達官貴人甚至皇家,火爐取暖範圍小,還會產生很多煙,遠稱不上舒適,於是在貴族的要求下,產生了“火牆”和“壁爐”,它們可以把煙疏導到屋外,還能產生許多熱量,比火爐舒適很多。

白居易曾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不但十分有意境,還寫到了當時人們採用的一種“小火爐”。隨著古代交通工具和道路的日趨發達,人們在冬天有了更多的出行需求,這種情況下,光是用笨重的火爐來取暖,不足以滿足古人的需求,手爐和腳爐應運而生。

它們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烘手和烘腳的爐子。關於手爐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它被春秋時的楚國人發明,因為楚地陰冷潮溼,楚人就把用來除溼的香草放進小爐隨身攜帶,這就是手爐的雛形;另一種說法是,它被地方官發明,並獻給了南巡的隋煬帝,苦於南方天氣溼冷的隋煬帝得到小火爐非常高興,便賜名“手爐”。

手爐體積小,重量輕,非常便攜,在很長時間裡得到了大眾的喜愛,不過到了近現代,它的實用價值漸漸減少,它更多的是被當作一種工藝品,用作收藏和觀賞。而腳爐則與手爐相對,是放在足部的取暖設備。不過到了近代,它和手爐一樣,退出了歷史舞臺,也成為了收藏品。

這些禦寒的設施和用品無一不體現了古人面對寒冷天氣的偉大智慧,正是在這些智慧成果的基礎上,社會得以和諧穩定的發展。同時,這些取暖品也帶來了朋友們共度冬日時光的閒情逸致。


鄧海春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這是詩聖杜甫對自家被子的描述,堂堂唐代大詩人,難道連一床暖和的棉被都沒有嗎?

杜甫確實沒有棉被,但不是因為他貧窮潦倒,而是因為唐朝沒有棉花。

棉花在中國的推廣和普及

棉花原產於印度和阿拉伯,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傳入中國內地,首先在福建、海南、陝西等地區種植,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在這一時期,在海南島大幅改進了棉紡織技術,製作並推廣攪車、彈棉弓、紡車等器具,才使得棉花得以在江南地區大面積推廣。

不過這個時候寒冷的北方仍然沒有大面積種植棉花,到了明年初年,朱元璋為了恢復經濟,鼓勵墾荒,採取強制北方百姓種植棉花的措施,才使得棉花在全國範圍普及。

棉花在全國普及後,以其經濟實用、物美廉價的特性深受平民百姓歡迎,棉花製品如棉衣、棉帽、棉被,很快成為百姓禦寒的必備利器。

古人禦寒保暖的招數

古代沒有棉被,夏天可以蓋單被,冬天必須絮入保暖材料,否則能把人凍壞甚至凍死,古代用於“絮被子”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1,絲絮。最昂貴的材料,蠶繭可以繅絲製成綾羅綢緞,也可以把製成絮狀的蠶絲,塞進被子裡取暖,輕盈潔淨,保暖效果好,現代就有很多蓋蠶絲被的,但在古代這種蠶絲被造價太高,只有大富大貴之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而且不適合大規模製作。

2,乾草。最廉價的材料,可以是麥桔、稻草、桑麻等,窮苦百姓的標配。蓋這種被子,就別追求舒適性了,保暖效果也是聊勝於無,總比沒有強,直至如今,一些貧困地區的百姓也是床上鋪乾草取暖。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流浪漢,冬天都是鑽到麥桔垛裡過冬。

3,蘆花。很多人都見過蘆葦,每逢夏秋季節,蘆花飛雪,貧窮的老百姓就用蘆絮製作棉衣棉被取暖,廉價實用,但保暖效果較差,蒲草絨、楊絮、柳絮等作用類似。

4,絨毛。雞、鴨、鵝、兔、羊等禽獸的絨毛,也可以絮入被子取暖,保暖效果類似如今的羽絨服,但同樣面臨成本高昂的問題,即便王公貴族也很少使用。

5,棉絮。棉花傳入中國前,本土也是有“棉絮”的,這種“棉絮”是木棉樹的棉絮,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應該知道木棉樹的棉絮類似如今的棉花,可以用於填充被褥。

6,獸皮。獸皮是相當原始的取暖材料,保暖效果好,也有把獸皮製成被子蓋的,但比較少見,因為獸皮多用於製作冬天的衣物,製作被子所需皮毛數量很大,成本較高。

民間傳說“二十四孝”中有一個“鞭打蘆花”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的大孝子閔子騫飽受後媽虐待,後媽給親生兒子的棉衣裡絮棉花,給閔子騫的棉衣裡絮蘆花,後來被父親發現。這個故事編的並不高明,因為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棉花,用木棉絮或絲綿更合理一些。或者說,這個故事裡的棉,指的就是木棉。


古人除了上述保暖方式,其實還有一個最原始的方式:“抱團取暖”+“摩擦生熱”,不過首先你得解決單身問題,擁有一個老公/老婆才可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就禦寒之物來說,其實遠不止棉花一種,棉花只是目前人們使用最廣泛也是最普通卻是最有效的保暖物品了,但除此以外,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的保暖材料,就比如說說人們本身――抱團取暖本意其實就是從“取暖”上面轉化過來的成語。(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後來楊貴妃的表哥楊國忠別出心裁地加以運用,讓一群宮女裸露著上半身把他圍在中間,楊國忠的冷爪子,看那個熱氣足,直接就上手抓了上去取暖,這也算是一種。除此以外,古語云“衣裘穿褐”!

說實話毛皮衣物在人類最初的時候的確是主要的保暖材料,但隨著人流的增多,這種保暖材料並不容易獲取,再一個就是獲取的成本高,普及起來十分不容易,於是人們就找到了動物毛皮的替代品。


比如說褐色的衣服,其實就是指的麻類的衣物,這些麻類也是可以作為紡線,織出布匹來的,當然穿起來比較粗糙,剌身子,因此家境好點的人家並不會穿這類衣物,富裕人家官宦子弟穿著的普遍就是絲綢的衣服了。

這類衣物一般來說質地都非常好,當然僅有布還不行,還得有合適的填充物,即輕又保暖,畢竟僅僅把布匹摞在一塊取暖的話太重,很容易導致人窒息,很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填充物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好點的人家會填充動物毛髮,比如說鴨絨鵝絨狗絨兔絨什麼的。

一般家庭則會把麻搓成麻絮,填充在棉被衣物中間,也可以抵擋嚴寒,棉花雖然出現的晚,但並不妨礙人們在天寒地凍面前主動作為,因為很多類物品與棉花的保暖功效並沒有木質的差別!


歷史三日談



宋朝之前,中國還沒有棉花。衣服的材料主要是絲、麻、皮毛。

沒有棉花,也就沒有棉衣和棉被。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呢?

貴族和富裕的平民禦寒比較容易:一是皮毛。二是綿被(不是棉被)。

宋代以前,沒有棉花,卻有綿花。棉花可以紡線、做衣服、做棉被。綿花不能紡線,不能做綿布,只能做被子和枕頭的填充物。

宋代之前,富人用絲綢做綿被的被面。用綿花填充再裡面。可以禦寒。

以大唐王朝為例,絕大多數百姓比較富裕。禦寒不成問題。以東漢末年為例,百姓貧窮,禦寒成為難題。冬季對貧窮的百姓來說,是鬼門關。很多貧困的孤寡老人冬季被凍死。


楊朱學派


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在古時候人們最害怕的天氣應該就是冬天,因為冬季冷,窮人們若是沒有防寒的衣物,或者是蓋著的棉被,那很多人可能就熬不過這個冬天。我們都知道,棉花有著很強的防寒作用,在冬天的時候,這基本都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一樣東西。但是在宋朝之前,那時候是沒有棉花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他們又是靠著什麼度過了冬天呢?



古人們的智慧相當不容小覷,即使以前沒有棉花,他們也找到過很多能夠替代棉花的東西。就拿富人來說,富人家裡有錢,他們也知到動物的毛皮是能夠防寒的,所以可以買動物的毛皮來防寒。因此,超級有錢人就會大力收購珍貴動物毛皮,比如虎毛,狐狸毛等等。而稍微次一點的富人們,也可以用鴨絨被子,羊絨被子之類的。有錢人可以收購這些皮毛來防寒,但窮人家可沒有那個經濟條件,他們的防寒方法要更加低級一點,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窮人防寒,通常就是使用炭火。將木材燒成炭了之後,放進火盆當中再慢慢的燒著,再將火盆放入屋中。炭火的溫度漸漸就會瀰漫整個屋子,但是這也是有不好之處。炭火的煙非常大,再加上為了防寒,屋子都是封閉的。因此在屋子裡待著,聞著炭火的氣味,也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情。不過在那個時候,保暖才是最主要的事情,被煙火嗆一嗆,那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除了使用炭火之外,窮人家們還想到了使用蘆花或者柳絮來防寒。他們將這些東西塞進被子裡面,也會有一定的防寒效果。不過這些東西肯定沒有動物的皮毛那麼保暖,可是窮人們沒有富裕的錢去買那些好東西,他們就只能去找一些柳絮來做填充物了。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東西之外,乾草也會有著一定的防寒效果。人們也會選擇將乾草鋪在床下面,這樣睡覺就會暖和許多。

看完了古人們防寒取暖的東西,不得不說他們真的非常聰明,會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所以說,即使宋朝之前沒有棉花的存在,大家也根本無需擔心他們會被凍著了。憑藉他們的聰明才智,有的是方法來度過寒冷的冬天。富人有奢侈過法,窮人有節儉過法,但總歸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之道。


漠外孤舟


宋之前沒有棉被這一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只能說宋之前棉被沒有普及,因為看過央視一檔節目《探索發現》的就知道,在隋煬帝妻子蕭皇后的墓中曾發現過棉花,這是一個實物例證。


影視中蕭皇后形象

雖然宋之前棉花不是主要的禦寒手段,但老祖宗們為了生存,取暖手段還是想了很多的,這其中就有適用於窮人和富人的。

梅長蘇手中拿的就是手爐

適用於富人的取暖手段之一在電視場景中屢次出現那就是手爐,影視中冬天常出現一幕,富貴人家的手中拿一個小銅爐,裡面加碳,有的小的還放到袖子裡。

在屋內的話會放燻爐,裡面加碳也可以取暖。窮人的話直接燒碳火盆。

蕭皇后身穿的就是貂

穿身上的話富貴人家可以穿貂穿絨,窮苦人家的話粗布麻衣,當然富貴人家還有一種取暖方法,那就是靠人取暖,有一個名詞大家應該聽說過那就是暖床丫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