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胎胎壓檢測顯示是2.5,為什麼還是看起來有點癟呢?

156715472


通常家用車型發動機及變速箱在前部,整車的重量在前面,所以用肉眼察看胎壓、前輪相比後輪會扁一點,是正常的。同軸的輪胎扁平情況是一樣的就沒問題。



一般轎車輪胎氣壓控制在2.0-2.6之間,如果有裝配胎壓監測的車型,儀表或胎壓顯示屏上會顯示胎壓情況,胎壓不足時會有提示或報警。



一般在汽車的油箱蓋或B柱,打開駕駛側的門側上面就能看到車子的標準胎壓是多少?這個標準值是在冷態時的胎壓。可根據車內乘坐人數、適當按標準增加0.1~0.2bar氣壓即可。胎壓過高首先影響行駛舒適性,也會導致輪胎胎面中央過度磨損,使輪胎磨損不均;胎壓過低轉向會偏重、且胎面兩側磨損會較快。


隔壁店老張


汽車胎壓正常時輪胎看起來還是有點癟,這種情況當然是被車身重量壓的。

汽車的整備質量最輕也在1噸左右,普通緊湊級汽車重量平均達到1.3~1.7噸之間,這麼大的重量即使是有四條輪胎分攤也會有很大的負荷。

輪胎本身是沒有支撐性的,真正起到支撐作用的是輪胎內部的空氣,而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重量越大對空氣的壓縮程度越高,所以汽車即使胎壓正常輪胎接地的位置也會被壓扁,這種正常現象不會影響安全。


不過問題描述中的2.5並不能說明胎壓合理,普通家用車使用的子午線輪胎區分不同車型,胎壓的正常限值約在2.2~2.7BAR,某些越野車或皮卡車胎壓甚至會超過3.0BAR,不同車型的胎壓需要區分。

如果癟的很嚴重也許建議胎壓並不是2.5,胎壓建議值一般會標註在駕駛側B柱的下方、某些車型會標註在油箱蓋內側,以建議值為準。冬季由於空氣熱脹冷縮胎壓可以適當提高一些,建議值為2.5可以提升到2.6或2.7BAR,夏季以2.5BAR為準沒有必要刻意降低。


至於胎壓監測的數值也不是絕對精準,胎壓監測部門類型測試胎壓的方式並不是依靠氣壓測量,而是根據輪胎轉速數據分析計算胎壓。胎壓高輪胎周長會加大、反之要減小,而在行駛中氣壓會隨溫度升高而同步升高,輪胎的周長也會發生變化;在冷車輪胎降溫後胎壓會自然減小,頻繁的數據變化有可能造成胎壓監測失準。

所以檢測數據也只能作為參考,定期用專業胎壓測試表檢查並補充胎壓才能得到最真實的數據,輪胎癟的情況也許能夠緩解,供參考。



天和Auto


家轎一般都是2.3—2.5Bar的低壓胎,發動機在車前頭,視覺上感覺輪胎有點扁。但是測氣壓不小就可以,用肉眼觀察有3-4個胎花觸地屬於正常



老鄭說養車


扁平比低的車胎,因為視覺效果,光看車胎癟不癟是不行的!而且只看一條胎也是不行的,要所有的胎都看看比較一下!前置發動機的車,因為車重心靠前,往往兩個前輪比較吃胎。不過直覺和視覺有時是最不可靠的!如果還不放心,駕駛的時候注意問題輪胎一側的車身是否平穩,過溝坎時與與另一側的振動區別!


e海輕舟


對於大多數轎車來說2.5Bar是最長使用的輪胎氣壓值,但不同品牌型號的輪胎在2.5Bar氣壓的情況下,輪胎看起來並不一樣,有的輪胎看起來氣壓比較足,有的輪胎就會癟,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輪胎結構和橡膠不同導致的。


如果輪胎壁比較軟的話,雖然輪胎氣壓也是2.5Bar,但看起來就像輪胎氣壓不足似的,你不必糾結這個問題,只要輪胎氣壓沒問題就可以了,至於輪胎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那就是輪胎的事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