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天下無不是父母”這句話?

沸騰的靈感火花


有很多詩句,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等等無不是在表達著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關心。

父母對孩子是滿心的牽掛,孩子從小到大都在父母的關懷下長大,後來離開家,無論你走到哪,其實都還在父母的心裡。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不厭其煩的聽到父母跟我們說這都是為了你好,以至於到最後當我們聽到這句話時會很反感,會叛逆。可是當我們體會到是生活的艱辛後才想起父母的話,也只有當我們當父母后才體會到己父母的不容易。看著他們為我們操勞,一天天增加了皺紋,慢慢的白了頭髮,才深刻的體會到父母真的都是一直在為了我們,他們在為我們好。

看看我們的膝下兒,我們為他們的操心,再想想我們的父母為我們的操勞,將心比心,再回過頭來看“天下無不是父母”這句話。相信你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豐年好大雪790


從蹣跚學步、咿呀學語到長大成年,自己獨立離開父母,父母也是從烏髮青年到白髮滿頭,這裡面滴點點滴滴,兒女又怎麼會忘記父母的辛勞付出呢。

可是每個年代生活過的人他都會烙下那個年代獨有的特色,而且每個人的心態也都不一樣,有的中老年人能接收周圍新事物的發展變化,並且可以潛移默化的去改變自己適應這個變化,可有有些人卻不這樣,這就是所說的“代溝

如果我們於父母真的存在“代溝”,也不要不聽父母的,不尊重父母,或者是硬碰硬。他們把我們養大、教育我們真的不容易。我們也要去理解、尊重他們,該交心的時候還是要溝通,他們說的話可以不去採納,但應該虛心的去聽取,尊重理解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


鑲汝以沫


父母再怎麼對你不好,也比其他所謂的親朋好友能夠真心對你好😊


真金豈怕火煉


個人覺得這句話是不可取的。對人會有錯誤影響。父母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做錯事,甚至違法犯罪做缺德事。聖人,道德楷模是集少的。這句話要改成,天下很少有不關心自己孩子的父母。或改成天下很少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