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中意的一首唐詩宋詞?美妙在何處?

玩遊戲學編程


唐詩.《遊子吟》

樂府詩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對即將出行的兒子縫的軍衣,特別用心,一針一線細心的縫製,母子連心,兒子是母親身上的肉,多麼難捨難分,為什麼要密密縫呢?就是怕兒歸來遲了;世上哪怕一種淺草,也知道報效照耀它的春光的溫暖。


孟效這首詩是對母親的恩情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寫母愛最知名的一首詩,連寸草也知道報三春溫暖的恩,何況是人呢?更應該報母親的恩典。過去有句熟話:“捨身難報父母恩。”

其實,母親豈止是為兒縫衣服呢?什麼東西都是為兒女捨生忘死,哪一點不是母親操心和辛苦呢?

宋詞.《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這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山水農田畫面,由“明月”、“驚鵲”、清風”、“鳴蟬”的夜景,由靜轉動,詩人對眼前的風景觀察細膩,抓住了眼前的一些特點,聞到“稻花”的香味,預感今年肯定是一個豐收之年,由稻花香味又聽到“蛙聲一片”,上篇簡直是就是一幅影像記錄片子,誰人看後賞心閱悅目;

下半篇,由上篇眼前的風景,向上看到了“星天外”、看遠處“雨山前”,突然發現了“舊時茅店社林邊”,哦!險些迷了路,幸虧回首看到了“溪橋”,才沒有迷失方向。 辛棄疾是一個愛國詞人,不僅有志不能報國,而且,一再受到奸臣昏君的打擊。


這一首唐詩是孟郊抒情描寫的赤子感恩慈母的偉大母愛,為了兒子出行,細心縫製衣服的針針線線體現了母親的偉大,這是兒子感恩母親慈愛之美;

第二首宋詞是辛棄疾抒情描寫農村的山水農田的美麗風光,是感覺自然的美景。

這一詩一詞都是抒情,一寫情;二寫景,都描繪了“情”和“景”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詩詞中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這就是他們的美妙之處。


崑崙之柏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詩歌藝術中的兩大寶庫!要從這兩個文學的百花園中採摘一技,說難也不難。名篇佳作是如此眾多,隨處一拾皆是,難得是究竟選取那一首,能引起大家的共賞呢?

今天就取李清照的一首詞。與各位朋友交流交流吧!

說起李清照,大家可能有所耳聞。她是北南宋交替時期的一位女詞人。也可以說是婉約派詞人中的傑出代表。她的詞語言清麗,純淨天然,獨創一格!在封建時代,一位婦女,能做到高出一頭,創作出第一流的作品,實屬女中豪傑!這從下面例舉的一首詞中,大致可領會這位詞人大家的藝術含量了!

《永遇樂》“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招,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燃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寫於金人大肆侵犯後,北宋不保,李清照流亡逃難於南方,在臨安,即杭州一帶,過流亡生活時的自我寫照。詞人的晚年生話是悲慘淒涼的。從這首詞的上篇中,可以了介到:在一個元宵節的傍晚,大陽開始收起它的金黃,僅在水面還存有反光倒影,好象金子已熔化在水中一樣!這是多美的一個節日的傍晚,河邊楊柳籠罩著輕煙,只聽得笛聲悠揚一片。就象回到了春天一般。元宵佳節,本來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你看朋友們都駕乘著華麗的馬車來邀請她外出遊玩。可作者盡惋言拒絕。為什麼不出去?原來是詞人在作今天與往日的對比。憶想當年青時與丈夫趙明誠恩愛可嘉,在汴京,即河南開封時每逢元宵,外出遊玩賞景,打扮得漂漂亮亮,戴著裴翠珠子帽子,插上花朵,衣裳華麗,爭擠著有多美!,而今天,詞人感到己憔悴衰老了,已經不習慣晚上出去了,還不如躲避在門簾後面,聽聽別人家的歡樂笑聲吧!

通過這首詞的解讀。我們可看出詞人年老色衰後的悲涼,難以回首的昔日往事,心情是十分地沉重!

這首詞除了運用今昔對比,美麗景色與悲哀互相映襯的手法外。作者善於用淺易明白的口語,優雅地表達了內心世界的種種矛盾的交差情感。這種藝術創造,需非凡的功力的。是值得今天的讀者反覆學習的範本!


浙江湖州羅林


【千秋歲——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這首詞十分令人感動,在感慨秦觀驚風雨的筆落,更讓人動容的是秦觀與黃庭堅生死不忘的友誼。二人師出同門,同在蘇軾門下。他們唱詩和詞,成了一生相念的莫逆之交。秦觀去世後,黃庭堅心中無限悲痛,他的和詞中寫到“人已去,詞空在”。秦觀吐露自己那滿城煙雨般的愁思,“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他處處失意,詩中嘆春天逝去、落花滿地、愁緒如海。而今重感慨,波濤萬頃環沉海,物是人非、一腔悲恨。

秦觀去世後,黃庭堅心中無限思念,他把自己對友人的思念融入了一首詩。

【千秋歲——黃庭堅】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雲繞扇,趙舞風迴帶。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醉臥藤陰蓋。人已去,詞空在。兔園高宴悄,虎觀英遊改。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

一首和詞,道不盡深情厚誼,十年如一日,與你和詩一首,不誤今生情誼。作完這首詩不久後,黃庭堅也飄然而去。真正的朋友是不論生死,我永不棄你!




軫念一生


南宋傑出的詩人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一首寫景的七言絕句,所描寫的景物都是細小的,卻個個都是生機盎然,栩栩如生。作者難得的把自己的情感和美好願望融合在客觀自然景物上,使這些小生物具有了鮮活的形象,而且賦於它們活鮮的靈魂,能與讀者心意相通,互相交流。讓人讀後,耳目一心,豁然開朗,油然而生懷戀之情。


hushouchang


辛棄疾的水龍吟。蘇軾詞的風格,很好地被辛棄疾所繼承。似乎蘇詞更“曠達”,辛詞更“豪邁”。對比一下兩人的人生歷程,就不難理解。與蘇軾並稱“蘇辛”的辛棄疾,不但是“詞中之龍”,更是人中之龍。辛棄疾有多猛,都超乎我們一般人的想像。他出生在金國統治的北方,21歲參加起義軍抗金。後來,起義軍首領被叛徒殺害,辛棄疾只率領五十多人襲擊了幾萬人的敵營,生擒了叛徒,投奔南宋。但到南宋以後,辛棄疾大失所望。安享西湖歌舞的南宋君臣,並沒有恢復中原的志向,只是一群求田問舍之徒。

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在江南應該是寂寞的,無助的。可惜流年,一點點消磨掉英雄氣慨。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英雄的寂寞,沒人能夠懂。



勤志服知


我中意的唐詩是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幹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的意思是白天的太陽順著山邊慢慢落下,奔騰的黃河向東匯入了大海。要想看到更多更遠的風景,就要再登上一層樓。

該首詩字少而短,但短小精幹。它妙在由平常普通落山夕陽,奔流的黃河景象聯想到看到更多更遠的風景,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即由觀眼前景上升到要知道更多,就要不斷學習,使眼界,心胸更開闊的生活哲理上。詩的後一句是畫龍點睛的一筆,使詩的意境高度昇華,由前句的普通突然轉為後面的精彩,就象普通房屋突然蓬畢生輝,光彩奪目一般,讀後使人回味無窮,有餘音繞樑之感,不愧是一首不朽的佳作。

我中意的宋詞是岳飛寫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年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該首詞的意思是我憤怒得頭髮豎起,把帽子快要衝掉。靠著欄杆處,急風暴雨剛剛停歇。抬頭向遠處看,朝天嘶吼,消滅入侵敵人,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充滿胸腔,十分激烈。三十年來立下的功名已變為塵土,八千里南北征戰披星戴月。建功立業要趁早,少年不要空等待,浪費時光,耗去青春,否則到老時徒自悲傷、嘆息。

靖康二年,金人攻陷汴京,虜走徽宗、欽宗二帝的奇恥大辱,還沒有清洗掉,作為臣子的憤怒,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湮滅。駕駛戰車,進攻踏平賀蘭山口。戰士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笑談渴了就喝敵人的血。等重新開始,收復失去的大好河山,向朝迋傳回勝利的捷報。

這首詞一看就知是一氣呵成寫下,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淋漓盡致地r體現出作者同仇敵愾,收復失地,一心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該詞妙在寫得大氣滂沱,猶如高處壯觀瀑布傾洩而下,豪邁的氣勢強烈震撼人心,同時給人的視覺、聽覺以強大的衝擊力。所以該詞也是宋時詞中的名篇佳作。


文字評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宋 ·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最喜歡的唐詩宋詞中的一首詩詞,當屬辛棄疾這首《西江月》,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第一次學,便喜歡上了,最愛那句“稻花香裡說豐年”,也喜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也喜歡稼軒奔襲千里,於萬軍中斬敵人首級的故事,何等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更為他壯志未酬,把“欄杆拍遍”。唐宋詩詞,只喜兩人,一為棄疾,一為陸游。



人生嘻哈吧


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和平鴿151212276


黃訶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只是比原詩漏寫了一個"間"字,重新斷句後反而讀起來更有味道。


戚俞應嘉


蘇軾的定風波,此詞有種一種霍然於常人的曠達豪邁之情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