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到了,你給媽媽買過禮物或者說過感恩的話嗎?

喬言兒


今年的春節過後沒有多久,外婆去世了。在外婆的遺體被推進去火葬的時候,頭髮花白的母親流著眼淚,淒厲地喊道:媽…媽…不要走…您一走我就沒有媽媽了…

那一刻,我淚奔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的母親,在您有生之年,我該怎麼更好的去愛您?

父母一直和我同住,這幾年母親的帕金森綜合症狀不斷加重,她的心情起伏不定。

即使我已經身為人母,可在母親眼裡,我仍然是她那個“不諳世事的女兒”。生活中為了“我要穿什麼衣服,或是我拖地時要從哪裡開始,還有我的女兒要怎麼教育”如此之類的問題,我們經常發生爭執。

而爭執過後,母親示好的方式通常是在大清早就起來,拖著沉重的身體,給我煮一碗麵條。

我很想給母親一個擁抱,然後冰釋前嫌,但是我始終沒有這麼做過。

我們的下一代很幸福,可以勇敢地索取愛和關心。他們就是聽著“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這樣的歌長大的。對身體接觸表達愛的接受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小時候。

我的母親很少用擁抱或是親吻來表達對我的愛。我是易冷體質,在年少的記憶深處,寒冷的冬天,睡覺時母親會躺在床的另外一端,把我的雙腳緊緊地捂在懷裡。

成年之後,我就不喜歡和母親睡在一起了。有一次母親誤會了我。事後她道了歉,為了示好,她特意坐近了把我摟住,我當時的反應竟然是渾身不自在,母親感覺到了也很不自然。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過情感。

母親的帕金森臨床表現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靠近目標或是前方有障礙時,心理壓力會更大,完全邁不開步子。

聽說帕金森患者可以做手術了,母親有了新的希望,病情也有所緩解。

可是當我帶著母親去可以手術的城市面診後,母親的希望就落空了,因為她不符合手術條件。

我們乘無障礙電梯到了樓下的站臺。走出了電梯門,母親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般,倚在牆上奄奄一息。

要乘坐的列車就在面前,走過去十多步即可到達。這段路,卻讓母親心力交瘁,我們還要走過4列車廂。

我立即在母親面前蹲了下來,作勢要揹她。可是用盡了所有的力氣,還是沒有把母親背到身上。

這時列車員見我攜老帶幼面有難色,便走過來詢問,還有一位年輕人也走過來關切地瞭解情況。

得知母親的病情後,他們建議我帶著女兒和行李先去座位上安置好,他們再想辦法幫我把母親送過去。

我安置好女兒再回到母親身邊,發現列車員和幾個好心人正在勸說母親。

母親平常就怕麻煩別人,這些好心人士過來扶她,增加了她的心理負擔,於是又出現了凍結狀態。

此時,這個車廂的一位男士把自己和女朋友的座位讓出來給我們,正勸說母親讓他們其中一個人背過去。

我知道母親是一個特別要強的人,她的心裡一定很受煎熬:不好意思麻煩陌生人,同時也恨自己的腿腳不爭氣。

在大家的勸說下,母親終於同意由列車員把她背到位置上。車廂裡這麼多人站出來提供幫助,母親既感動又替自己感到難過,看到她那麼難受,我也心疼得哭了。

母女倆人不停地抹著眼淚,這讓列車員和好心人們都不知所措。我努力平復了心情,整理好情緒,向所有的好心人們道了謝。

這個母親節,我希望幫母親找回一個希望。如果大家有治療帕金森患者的建議,請告知本人,不勝感激!!!



女巫唐唐


表達過,示好過,買過禮物花過錢,心冷了暖不回來惹[喵喵][喵喵][喵喵]

我在我媽心中一直都是特別好,我媽很愛我,但我媽平時對我的表達都是冷冷冰冰+冷嘲熱諷的。

有的朋友知道我之前是寫小紅書的,那個時候我媽就非常反對,說寫這些破玩意有啥用?

在我媽面前不能哭,不能大笑,不能隨便說話,emmm……好累,自己稍不留神就會被說,還有就是不負責任的貶低:你是不是和同事搞不好關係?你這樣誰能要你?

今年母親節給我媽買了一束花,說過母親節快樂,媽媽我愛你,那有如何呢?

我還是那個被罵、被被貶低的“小孩子”。



啊蟬打遊戲


我和我媽的相處模式比較奇怪,一直都是客客氣氣,相敬如賓。偶爾過馬路挽個胳膊,牽個手都覺得彆扭。

這種很直接的表白,比如“媽,我想你了。”、 “媽。我愛你”之類的從來都沒有過。就算過節給她買禮物,也是把東西遞給我媽,我媽接過來,知道是過節送的,但是兩個人毫無交流。


這一點和我妹完全不同,兩個人經常手拉手去逛街,親密無間。這種情景常常讓我恍惚覺得:我媽比較喜歡我妹,也就是比較討厭我。因為內心有這樣的想法,感覺和母親的關係越來越糟糕。

母親節要到了,看到網上滿屏網友對母親的祝福,不禁要反思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這一切都是潛意識在作祟,也就是我們童年的經歷。

仔細回想一下,兒時關於我媽最多的記憶就是逼著我讀書、做作業。每門功課都要90分以上,如果沒有達到要求,我媽也不會打罵我,只會向我反覆訴說:她命苦沒生下男孩,爺爺奶奶奶重男輕女,我如果不爭一口氣,她將來怎麼活啊。我媽常常說著說著就要大哭一場。一直到現在我都特別討厭女生哭:哭有什麼用呢?只能浪費時間和精力。


演員P. 亨特曾經說“花了這麼多力氣尋找自我,結果做了母親以後,我還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媽媽的影子。”

現在自己也做了母親,不希望將來和女兒的相處模式受到母親的影響,所以我也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主動和母親多溝通,力求讀懂母親,從而認清自己。


北冥有魚和鯤


感恩的話,對於從小在農村長大,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語,只說過您辛苦了,累的時候,多休息。

長大以後,走出山頭,去山的那邊上學,在外上班工作,在身邊陪伴的日子便越來越少。

每次回去相聚,便會盡自己所能,買衣服,買一些生活必需品,買一些母親從沒吃過,又適合她吃的東西回去。每次母親總說她不愛吃,不喜歡吃,衣服也覺買了浪費錢,自己辛辛苦苦賺錢不容易。

甚至有些時候,買的生活吃食,她都覺得你不容易,說自己不喜歡吃,不應該亂花,為此還會生氣。

記得小時候,上學暑假期間,上山挖藥材,去集市賣掉,用一部分錢買的兩盤雞蛋(60顆),想讓母親多吃點雞蛋,結果回到家,母親大發雷霆,說買的多了,大夏天吃不了會很快壞掉的,剛好鄰居要雞蛋,就給分出去一半,為此自己委屈了很久。

長大以後,更加明白母親的不容易,她更心疼你的不容易。越能在陪伴的時間裡,多陪陪她們,就是愛的最好表達方式。


靈芝草露


自從我工作掙錢後,每年母親節都會送媽媽禮物。其實不只是母親節,媽媽的生日,三八婦女節,感恩節等等,都會準備禮物或者直接發紅包給我媽。

雖然我媽脾氣不好,平時我們也會爭吵,但畢竟是自己親媽,我覺得逢年過節送禮物是應該的,更何況是母親節這麼有意義的節日。

我一般會送護膚品,口紅,衣服,鞋子等平時老媽不捨得買的物品。但免不了被她一陣說,總是嫌貴。所以有時會準備幾百元的紅包再加一束康乃馨。畢竟一年就一次。

結婚後,這些禮物或紅包有時是我準備的,有時是我老公準備的。當然啦,我們也會給我婆婆送同樣的禮物或者發紅包。

我們為人子女,同時也為人父母。作為子女,通過送一些禮物或者紅包給父母除了表達感謝,也是在盡孝。而作為父母,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做榜樣,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向長輩表達愛,表達謝意,同時也給孩子傳達節日的一種儀式感,讓他們更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家。



寧媽育兒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每到母親節來臨之時,我總想起這首詩。

或許是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太熟悉了,總是羞於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仔細想想,除了媽媽過生日,母親節我都很少給媽媽打電話,更別說送禮物了。

想起來,第一次得知母親的我,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母親節快樂。媽媽在電話那邊愣了一下,然後問,什麼節?

我大聲重複了一遍,母親節快樂,給媽媽過的節日。

媽媽笑著說,第一次知道還有母親節。掛完電話,我在學校門口買了一枝康乃馨,放在自己床頭,心想,媽媽那麼愛花,以後母親節送她鮮花。

只是,這麼多年,我一次都沒有給媽媽送過鮮花。

近兩三年來,母親節我給媽媽打電話,媽媽也會對我說,也祝你母親節快樂。我倆在電話兩頭默契一笑,就如看到了對方的表情似的。

今年的母親節,無論如何我也要送母親一束最美麗的鮮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