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一本記了18年的“醫情日記” ——市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副主任陳軍飛二、三事

在市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副主任陳軍飛的辦公桌上,有一本泛黃的日記本,裡面記載著她18年來風雨無阻利用休息時間義務上門為患者服務的歷程。從2001年11月22日到2019年4月10日記者採訪那天,她已為70多名患者開展上門服務,共計600多人次,包括更換導尿管、胃管,創口清理,以及“造口”病人隨訪。

日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減輕病人痛苦、家屬負擔,走出醫院,服務社會。正是懷著這樣一顆初心,才讓陳軍飛一直堅持上門服務。

一本暖暖的“醫情日記”

陳軍飛的第一則日記記於2001年11月22日。

當時,她是急診科護士長。那天,一位老大爺悄悄找到了她,囁囁嚅嚅地說,能不能上他家為他乳腺癌晚期、臥床的老伴更換一下導尿管。老大爺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詢問一下,沒想到陳軍飛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原來,老大爺的老伴袁大媽因為長期臥床尾骶骨捂出了大面積的壓瘡,壓瘡上的膿和床單已經黏連在一起,上醫院清創換藥不是很方便。當天下班後,陳軍飛來到袁大媽家,仔仔細細為老人擦洗起身子,更換了導尿管,再悉心為壓瘡做了消毒、清創、上藥。

從那以後,陳軍飛每隔2周就會在下班後去為老奶奶更換導尿管、處理壓瘡,一直堅持到第二年春天老奶奶去世。老大爺說他老伴臨終前還一直唸叨著陳護士長,說她是個好人。

袁大媽是陳軍飛第一個上門服務的病人。第一次上門回來後,她詳細地記下了袁大媽的病情、症狀以及服務的內容。陳軍飛說,把袁大媽的情況記在日記本里,便於掌握情況,下一次上門時心裡有個數。此後,每次為袁大媽換導尿管和清創後,她都會把情況及時記錄下來。

陳軍飛說,袁大媽的事對她的觸動很大。從那時起,她揹著藥箱利用休息時間走遍了大街小巷、城鎮鄉村,為有需要的病人上門服務,至今已18年。

她的“醫情日記”充滿了暖暖的愛心。

主動承攬上門服務

4月9日下午5點,一下班,陳軍飛背起藥箱,駕車趕赴甘霖鎮烏榆灣自然村,為81歲的王大媽清創去腐。自今年3月19日開始,這已是第九次上門為老人進行清創護理了。

“不知怎麼感謝陳主任才好,如果沒有她,母親的病情肯定會更嚴重,家人免不了更多的舟車勞頓。”裘先生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老母親不慎摔倒,導致大腿骨骨折,之後一直臥床,時間一長,尾骶部形成壓瘡,肌肉隨即腐爛,散發出陣陣惡臭,不得已上醫院清創。“因為創口處已經與床單黏連著,稍一移動便疼痛難擋,為了讓母親好受一點,我叫了四個人抬著床,然後專門包了一輛貨車送去醫院進行清創,去一次就像打一次仗。”裘先生無奈地說。

3月13日,裘先生又一次連人帶床抬母親到醫院清創,恰好被陳軍飛碰上。其實門診時陳軍飛曾接待過王大媽,對她的情況有所瞭解。看著家人如此艱難和辛苦,她有些不忍,便主動上前對裘先生說,以後你們不要跑醫院了,我可以上門幫助老人清理壓瘡。這讓裘先生有些意外,也有些激動。他說,其實自己也有請護士上門服務的想法,但不好意思開口。

王大媽的壓瘡範圍大,腐肉也比較多,陳軍飛隔一天便要去一趟她家,每次來回至少一個半小時。但她並不在意,說只要能儘量減輕老人的痛苦,自己犧牲點休息時間也是值得的。裘先生過意不去,要給陳軍飛紅包,但被婉拒,後又幾次要送東西給她,都被她拒絕。這讓裘先生非常感動。

在陳軍飛的精心護理下,老人的壓瘡漸漸好轉,上門間隔時間也漸漸拉長,現在一星期只去兩次即可。而反映在她的日記本里,一開始密密麻麻記了大半頁紙,不漏過任何細節,後來隨著病情好轉,壓瘡縮小,日記的字數也漸漸減少。

只要身體允許會一直做下去

對病人陳軍飛可以全心付出,對家人她卻心存愧疚。人家夫妻兩人,雙休日可以一起外出遊玩散心,但她不能,因為幾乎每個雙休都安排上門服務病人,有時一天要跑好幾個地方。讓她高興的是,丈夫理解她,也支持她,不過有時也會“嘀咕幾句”,主要是擔心她的安全。

的確,因為不少地方山高路遠,駕車前往會有安全隱患。一次,陳軍飛驅車去長樂鎮嶺豐村隨訪一個造口病人。嶺豐村離市區有40公里,已靠近東陽市,因為道路不熟悉,半途陳軍飛把車停在路邊查看地圖,正當她全神貫注之時,後面一輛電動自行車撞了上來,電動自行車上的一對母女連車帶人倒在地上,母親受了皮外傷。陳軍飛顧不得看地圖和自己的車損情況,立即帶她們去長樂衛生院檢查,後來還賠了400元錢。

現在,陳軍飛擔任著120急救中心副主任一職,任務更重了,既要奮鬥在一線,也要承擔管理工作,特別忙碌,而休息時間又要開展上門服務,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量,不斷侵蝕著她的身體,終於,身體發出了警報。去年1月份,因勞累過度,她生了一場大病:感染性休克、敗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腫、呼吸衰竭、缺鐵性貧血……沒有一樣指標是好的。住院的陳軍飛經過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心內科的多位專家及浙一專家多次會診、共同努力,才把她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

大病初癒,家人和朋友都後怕不已,都勸她不要這麼拼了,上門服務本來就不是硬性規定的,可以先緩一緩再說。陳軍飛卻說:“看病人痛苦的樣子我總覺得於心不忍,希望儘自己的能力幫他們減輕些痛苦,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做下去,不管退休不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