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導讀:電視紀錄片改為紀錄電影必有得失。《港珠澳大橋》與《我在故宮修文物》具有同樣的改編經歷,但更窄的受眾,“銷聲匿跡”也是意料之中。

文 | 轂巷

5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等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在全國院線上映,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全長70分鐘,歷時八年不間斷跟蹤拍攝,是在電視記錄片《港珠澳大橋》的基礎上,對原始4K拍攝素材有深入加工二度創作而成的一部全新的電影紀錄片,影片選取了幾個關鍵性節點的幕後影像,以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以及一線基層員工的人物故事為主線,展現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的辛勤和付出。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作為一部由電視紀錄片“二次創作”的紀錄電影,它的院線表現的確不盡如人意。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止到5月8日22點,上映已經8天的《港珠澳大橋》累計票房僅165.8萬,日排片量也每況愈下,到5月10號日排片僅109場,對於一部上映不到兩週的影片來說,一邊是好萊塢大片破紀錄式的碾壓,一邊是紀錄電影不計成本式的自嗨。

為什麼由電視紀錄片改成紀錄電影總是無法擺脫這類命運呢?

觀眾不買賬,質量是核心問題

紀錄電影上院線,從受眾角度想盡辦法採取各種營銷,觀眾仍舊不買賬,原因何在?相比較於《厲害了我的國》《二十二》等表現尚可的紀錄電影而言,《港珠澳大橋》的表現可謂讓人失望。

《港珠澳大橋》作為工程類紀錄片,題材屬於科學紀錄片的一個分支,科學紀錄片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科普價值。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如果科普價值不是佔主要地位,那麼工程題材的獨特性就會喪失,與一般性成就性宣傳沒什麼區別。《港珠澳大橋》雖然宣傳上強調選取了幾個關鍵性節點的幕後影像,以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以及一線基層員工的人物故事為主線,試圖以故事化的敘事手法將工程類紀錄片變得更有人情味、更有可看性。

但是,該片仍舊無法跳出工程類紀錄片的敘事範式,港珠澳大橋被認為是“新世界七大奇蹟”,重點突出了故事,不僅使原來工程類紀錄片的科普價值弱化,加上平淡的故事和無戲劇性的敘事,既沒達到想要的可看性,也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這或許是電視紀錄片“轉碼”紀錄電影所遇到的一個大難題,怎樣讓既有的素材完全成為一個在敘事形態、技術格局等方面都完全不同的作品?目前少有成功之例,我們也拭目以待。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無法避免刷情懷、消費粉絲經濟之嫌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同名電視版曾於2017年在央視及各大網絡視頻平臺播出,作為超級工程的港珠澳大橋已然是一個“大IP”。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民生角度,新聞媒體和普通民眾都對它耳熟能詳,再加上電視版提前近兩年上線,民眾對港珠澳大橋已經沒有陌生感了,反而習以為常。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而港珠澳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主要的基礎設施工程,無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中國人都是影片的目標受眾,相反,原本紀錄片就算小眾藝術,工程類紀錄片的受眾則在此基礎上更窄,即便有愛國情懷加持,熟悉大致內容的民眾也提不起太多的觀影興趣,因此,《港珠澳大橋》的受眾或限於那些紀錄片迷、超級工程迷、大橋迷、粵港澳迷以及關注中國發展的人。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絡平臺爆紅,但是在大銀幕上卻鮮人問津,就是因為受眾對影片的故事情節和知識點太熟悉了。

院線版也是在電視版素材的基礎上二次創作的,故事和知識就那麼點,由於是紀錄片,真實性是最基礎的要求,無論怎麼創作,也不會有太多驚奇的內容呈現。而《港珠澳大橋》在影響力上與《我在故宮修文物》還差得遠,同樣的改編經歷,更窄的受眾,“銷聲匿跡”也是意料之中。

當然,電視紀錄片改成紀錄電影,也不排除能夠吸引一部分原有粉絲去電影院觀看。但當最忠實的受眾花了錢去電影院看過後,卻發現只是在電視版的基礎上電影化了,內容並無新奇,難免會有一些失落。畢竟,觀眾的評論總是很真實的,一旦評論導向不利的一方,花再大的力氣挽回輿論都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會落到一個刷情懷、消費粉絲經濟的嫌疑。

紀錄片應該“安守本分”

紀錄片生來就不屬於大眾藝術,想要像商業電影那樣有好口碑且高票房,挑戰還很大。

這裡所說的紀錄片應該“安守本分”,不是說電視紀錄片就應該待在電視媒體或者網絡媒體而不能上大熒幕。

恰恰相反,我們應當鼓勵紀錄片呈現要不侷限平臺。“安守本分”,“安”的是踏實做好紀錄片的本質功能性基礎上,發現了其具有大眾藝術特性的地方後,努力在影片本身的質量上做文章,把內容做得更好。我們也不建議在市場利益誘導下,將電視版紀錄片,經過簡單改編後就上院線,否則,這樣的後果就是除了畫幅、敘事重點以及音效外,內容大同小異,這更紀錄片沒有在“內容”創作創新上的不安守本分。

“二次創作”進院線,電視紀錄片為什麼也不安分?

由於紀錄片或紀錄電影具有天然的功能性和藝術性,這就從根本上劃開了與商業電影的區別,如果套用商業電影那樣,為了商業利益,盲目上線,往往適得其反,自毀招牌。

院線是典型的市場行為,紀錄片的本質不是為了商業而生的,如若上院線,只要把它應有的功能發揮出來即可,電視紀錄片改為紀錄電影有得必有失,如果非要加上成本、利潤等因素,那所有紀錄片人都應該在這得失之間慎重考慮為好,以免出現付出與收穫出現不平衡的現實落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