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战2019丨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1.某设置防烟楼梯间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当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

A.4.5

B.6.0

C.10.0

D.12.0


答案:C

解析:根据《建规》6.4.3,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应注意对于前室和合用前室,其面积均为使用面积而非建筑面积。本题答案为C。

2.某服装加工厂房,地上2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为9,总建筑面积为9800m,由于同一时间作业人数较多,该厂房共设置4部封闭楼梯间和1部室外疏散楼梯。下列关于该疏散楼梯间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室外疏散楼梯的倾斜角度为45°

B.通向室外楼梯的门采用向内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C.其中1个封闭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其中1个封闭楼梯间的门采用卷帘

E.其中1个封闭楼梯间的门采用双向弹簣门


答案:BDE

解析:根据《建规》6.4.5,室外疏散楼梯的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外开启,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根据6.4,2-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某采用敞开式外廊的教学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建筑高度12m,共4层,每层9间教室。每间教室设计人数为56个,共有两个疏散门。下列关于该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建筑均采用敞开楼梯间

B.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35m

C.该建筑疏散楼梯总净宽度为4.5m

D.教室的疏散门向内开启

E.该建筑设置正对老虎窗的室外消防梯


答案:CE

解析:该建筑不满足设置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条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A选项正确;根据《建规》5.5.17,三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教学建筑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建筑内疏散门开向敞开式外廊时,其距离可增加5m,B选项正确;根据5.5.21,该建筑的疏散楼梯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1.25m,每层疏散人数为56×9=504人(暂不考虑其他人员),其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为504×1.25/100=6.3m,C选项错误;

根据6.4.11-1,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D选项正确;

根据6.4.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E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E。

4.下列关于室外楼梯设置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B.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

C.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D.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内开启

E.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答案:ABD

解析:根据《建规》6.4.1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

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

本题答案为ABD

5.某避难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200人,其避难层用于人员避难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m。

A.120

B.240

C.480

D.600


答案:B

解析:根据《建规》5.5.23-3,避难层(间)的浄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计算,1200÷5=240㎡

6.某建筑高度为188m的办公楼,其避难层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h。

A.0.5

B.1.0

C.1.5

D.2.0


答案:C

解析:根据《建规》10.1.5,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约战2019丨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