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訂單農業方式帶動海倫玉米產業升級

5月8日,阿里巴巴與黑龍江海倫市合作的電商扶貧項目啟動。通過互聯網+訂單農業的方式,幫助海倫玉米打造地域品牌,組織農戶按照統一標準種植,推進玉米產業現代化升級,帶動千戶萬名農民增收。這是糧食作物達到畝產一千美金的又一樣本。

互联网+订单农业方式带动海伦玉米产业升级

5月8日,阿里巴巴與黑龍海倫啟動戰略合作,通過互聯網+訂單農業方式帶動海倫玉米產業升級。

據瞭解,海倫玉米項目是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升級後,在全國落地的首個一縣一業項目。通過讓農民有組織,讓農貨有標準,讓銷售有訂單,幫助海倫玉米產業升級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縣一業”落地海倫後,將帶動當地玉米年銷3000萬棒,銷售額超過1億元,孵化海倫玉米單品IP的同時,打造“黑土硒都”地域品牌。通過產業升級,每斤玉米收益有望突破5元,勁增25倍,帶動萬名農民年增收超過1000萬元,形成可持續、可參與、可複製的電商脫貧模式。

海倫隸屬黑龍江綏化市,屬於國家級重點貧困縣,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享有“黑土硒都”的盛名,全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9億穗。

互联网+订单农业方式带动海伦玉米产业升级

今年,萬畝海倫玉米將通過阿里巴巴實現組織化、標準化、數字化種植,預計銷售額超過1億元,帶動萬名農民增收。

阿里巴巴“一縣一業”落地海倫後,將推出農家小菜園的電商扶貧模式,企業提供種子、技術,統一種植標準和管理銷售,高於市場價回收;政府設立專項資金並提供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提供數字化農業技術和溯源體系,制定消費分級標準推動當地玉米產業升級。

阿里巴巴農業發展部興農扶貧業務經理李翔介紹,通過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合作,讓農戶掌握種植技術的同時,改變農戶分散生產的傳統,形成組織化統一標準,“也會整合阿里全渠道和倉配,在標準制定、加工物流以及品牌打造等環節進行升級,提高海倫玉米的產業化程度。”

海倫市副市長張鐵峰介紹,由於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海倫玉米含糖量更高、顆粒飽滿、口感黏糯,不僅通過經銷商賣到一線城市,還出口到日韓等國家;但多年來零售渠道的短缺,讓海倫玉米的地域品牌一直沒有打響知名度,相對低的信息化程度與缺少統一的種植標準,讓當地玉米產業轉型緩慢。

海倫玉米是阿里巴巴“一縣一業”落地的首個項目。去年,阿里巴巴推出“畝產一千美金”計劃,一年來已落地全國25省,覆蓋人口近1億人,孵化品牌超2500個,直接惠及貧困縣人口超過300萬,幫國家級貧困縣農產品網絡銷售超630億元,佔比全國電商脫貧七成。今年,“一縣一業”項目將推動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再升級,通過幫助縣域沉澱農產品上行能力,提升縣域核心農產品產業,打造農業現代化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