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記江南區蘇圩鎮駐村扶貧隊員丁帥

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记江南区苏圩镇驻村扶贫队员丁帅

村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江南區駐蘇圩鎮佳棉村扶貧工作隊員丁帥就是這樣一個青年,急貧困戶之所急,想貧困戶之所想。去年初駐村以來,他想方設法為村民解決了許多困難和問題,受到村民群眾的熱愛和讚許。

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记江南区苏圩镇驻村扶贫队员丁帅

丁帥(左二)聯繫學雷鋒志願服務隊

慰問貧困戶(江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熱情擔當貧困戶的勞動力

“小丁,你幫了我們家大忙了。我眼睛不好,腿也邁不動,家裡沒有勞動力,要不是你們幫忙,今年的玉米恐怕又收不成了。”面對駐村隊員丁帥幫收回家排得整整齊齊的幾百斤玉米,蘇圩鎮的梁應雲老人非常激動,連連道謝。老人是江南區蘇圩鎮佳棉村的貧困戶,今年70多歲,患有視力四級殘疾及嚴重風溼病,無法乾重活。他30多歲的兒子梁學龍患有三級先天智力殘疾,家庭因無勞動力而致貧。1畝地的玉米該收了,卻因身體不好無能為力,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駐村工作隊員丁帥、彭林入戶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拿起麻袋下地掰玉米。“玉米一個一個地掰下來,裝進袋子,用電動自行車一袋一袋拉到貧困戶家裡……”看到忙碌不停的兩人,看似不太流利的動作,看見汗流浹背的身影,老人一邊招呼他們休息,一邊進行“業務指導”。兩名駐村隊員經過4個多小時艱苦奮戰,終於將貧困戶的玉米全部歸倉,老人家臉上綻出了滿意的笑容。

不能讓一個貧困戶家庭學子失學

周家幸是蘇圩鎮壇留坡一個特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戶主,今年21歲,家裡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早年逝世,僅靠母親一個人微薄的生產收入支撐家庭,養活四個孩子。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撫養好弟妹,周家幸2016年便輟學在家。為勸周家幸重返學校讀書,幫扶責任人、學校、村坡幹部沒少費心思,兩年過去了,周家幸一直沒有返校的念頭和行動。去年3月底,丁帥被選派為駐村隊員後,認真思考前任駐村隊員的“五個留下”(村民的思想根底留下、積累的工作經驗留下、發展規劃建議留下、錘鍊的務實作風留下、積攢的群眾口碑留下),在入戶做工作、找原因、尋對策的過程中,細心地把這個特殊貧困家庭的一舉一動、一草一木牢記在心,苦思冥想幫扶思路。經過反覆思考和精心策劃,讓三兄妹同上一所技術學校的念頭最終確定了下來。於是,他三番五次到周家做思想引導和勸說工作,並找到了他們共同稱心的學校。

開展教育幫扶促村校教學質量提升

去年10月20日,經丁帥牽線搭橋,江南區佳棉小學師生與南寧天桃實驗學校(銀杉校區)教師代表、五年級2班全體學生及家長一行120餘人,聯合開展“愛心手牽手·成長心連心”教育互動幫扶活動。天桃實驗學校(銀衫校區)共捐贈愛心圖書380冊、描紅字帖340冊,並特別對佳棉村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給予了物資捐贈。天桃學校師生和家長代表們特別的看望、特別的關愛、特別的真情互動,讓這座鄉村小學充滿溫馨。

促成江南區首家農村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站設立

為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業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丁帥根據雙久坡區域中心周圍有多家日雜百貨、化肥和農藥商店,人流比較密集,具有良好的金融業務基礎和發展潛力的實際,積極與佳棉村“兩委”、桂林銀行多次溝通協商,引進了江南區首家桂林銀行農村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站。今年1月24日,江南區蘇圩鎮佳棉村舉行了桂林銀行農村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站、鄉鄰小站金融扶貧服務站開業儀式,這是江南區首家農村金融扶貧綜合服務站。開業當天就有上百名村民群眾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2018年,佳棉村萵筍、香水檸檬等扶貧農產品開始走俏桂林銀行幫扶農產品進城平臺,南寧市10多個城市支行、50多個社區網點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推介和團購活動,共銷售萵筍3200多份、香水檸檬1900多份,解決了40多戶貧困戶擔心的農產品銷路問題,增強了他們發展種植產業致富的信心。

可能你還想了解

☟ ☟ ☟

南寧市江南區:村裡有了“排頭兵” 脫貧有了“領頭雁”

抓好落實盡銳出戰 保障真脫貧穩脫貧——江南區扶貧幹部履職盡責打好脫貧攻堅戰

江南區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產業扶貧受益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936元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佈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