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靠剝離馬瑞利“回血”?

此前傳言多年FCA剝離零部件業務出售馬瑞利,如今終於完成從FCA剝離。

近日,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官方宣佈,FCA已完成將旗下汽車零部件部門馬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以58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日本汽車零部件公司康奈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價格略低於雙方在2018年10月同意的價格。據瞭解,2018年10月,FCA同意以62億歐元的價格將馬瑞利出售給CK控股,此次交易價格是根據馬瑞利截至收盤時的預估財務狀況進行了調整。

馬瑞利不是不良資產


外界有聲音認為,馬瑞利此次被出售價格低於預估價格是不良資產的體現,實際上,馬瑞利自1967年以來就一直是FCA的子公司,專業從事照明、傳動系統和高科技電子產品的零部件企業。


FCA靠剝離馬瑞利“回血”?


資料顯示,馬瑞利在《美國汽車新聞》評選的全球汽車供應商百強中排名第28位,在全球車燈行業排名第二。據瞭解,馬瑞利在一份聲明中指出,2018年營收為75億歐元,超過排名第29位康奈可的71億歐元。

據瞭解,馬瑞利和CK控股合併後,將以馬涅蒂·馬瑞利CK 控股公司的名字運營。康奈可將馬瑞利收歸旗下後,康奈可的業務範圍勢必會進一步擴寬,同時雙方可共享客戶群以及共同的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此外,二者的總營收將達146億歐元,從營收來看,新公司將是全球第七大獨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然而,離開FCA對於馬瑞利並非是一件壞事,且脫離FCA後,馬瑞利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即便是脫離FCA,但馬瑞利與FCA今後並非互不來往。“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我們與FCA的關係依然十分重要。公司與FCA簽有多年的供貨協議,故還將繼續向其提供產品。”博澤尼斯表示 ,“為了能夠以一個獨立公司的形態服務於我們的客戶,無論在文化上還是運營上,整合都是一個十分關鍵且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項。”

此外,FCA首席執行官麥明凱也明確表示,“新公司將依然是FCA的主要供應商。”

“剝離時間”持續三年


通過本次交易來看,FCA剝離馬瑞利更像是FCA新任首席執行官麥明凱上任後的重大舉措之一。

FCA靠剝離馬瑞利“回血”?


不過,在2016年4月,時任FCA首席執行官的馬爾喬內稱,將在適當的時候菲亞特考慮出售馬瑞利。因為在馬爾喬內看來,他最大的任務就是在離職前減少FCA的債務。而拋售馬瑞利可幫助馬爾喬內減輕債務,更接近其制定的五年戰略中最具挑戰性的目標,即FCA擺脫50億歐元的淨負債,轉而獲取至少40億歐元的現金資產。

資料顯示,三星對馬瑞利的照明、車載娛樂及通訊業務很感興趣,曾在2016年考慮收購這一零部件供應商。並且,交易涉及金額將超30億美元,不過,收購一事最終流產,在分析人士看來,“由於三星電子旗下產品深陷爆炸門,三星疲於應付全球市場內的召回停產,因而與FCA就零部件供應商馬瑞利的收購磋商陷入停滯階段。”

另有知情人士在表示,在與三星談判後至與康奈可談判前,FCA吸引了其他潛在買家的興趣,包括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貝恩資本以及一家亞洲零部件供應商。

之所以剝離馬瑞利,馬爾喬內的理由是,這能夠“淨化”該公司的投資組合,讓FCA聚焦於主營業務,並鞏固資本狀況。FCA曾發表聲明稱,“剝離後將為馬瑞利帶來更大的靈活性,從而實現其未來戰略性增長,為FCA股東創造價值。” 由此,彭博資訊高級信貸分析師喬爾•萊溫頓(Joel Levington)表示,該部門可能為菲亞特提供逾20億美元的紅利。

出售馬瑞利能給FCA帶來什麼?


對於FCA來說,出售馬瑞利一方面可以改善FCA的財務狀況,為FCA股東創造價值,併為公司發展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等下一代技術提供資金,畢竟FCA需要大規模投資,才能成功進入新的移動出行服務時代;另一方面,可以讓FCA聚焦主營汽車業務。

FCA靠剝離馬瑞利“回血”?


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FCA的營收為245億歐元,同比下降5%;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為10.67億歐元,同比劇降41%;淨利潤為5.08億歐元,同比劇降29%。

雖然,北美市場SUV和皮卡銷售強勁帶來的收益抵消了中國和歐洲市場的虧損。但是由於FCA在亞洲市場的表現不佳,一定程度上使得FCA在亞洲的業務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虧損。另外,由於中國市場銷量疲軟,FCA的豪華品牌瑪莎拉蒂的一季度全球銷量下滑了32%,調整後的營業利潤下滑87%。

也許就是因為現金壓力和債務問題,再加上全球貿易衝突加劇、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此前的利潤預警、市場狀況惡化等因素,FCA才最終選擇出售馬瑞利。或許,FCA出售馬瑞利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