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盤活 網格管理 收益共享 開化林山鄉抓“開荒”促增收

5月7日,開化縣林山鄉下江村村民徐青生來到後山,查看上月底剛種植下去的油茶和辣椒長勢。這裡原來是一片近40畝拋荒地,村集體進行了統一盤活,種植下了油茶,並套種了辣椒。徐青生來自於大壩底網格,常年在家務農、打點零工,這次他入股了兩畝。“長勢不錯,生地種植辣椒最好,今年定能有個好收成,增加些收入!”

駐村幹部餘飛介紹,下江村40畝拋荒地納入網格管理,已經被村裡的4個網格12名黨員和12名農戶認領。每個網格的黨員和農戶組建網格生產隊,按照認領的網格開展農業生產、技術互幫。

集体盘活 网格管理 收益共享 开化林山乡抓“开荒”促增收

目前,林山鄉已經有下江、姜塢等4個行政村試點組建網格生產隊,31名網格黨員參加,共收攏農田80畝、荒地200畝,其中140畝地種植起了油茶、西瓜、辣椒等作物。

林山鄉在調查中發現,全境山多地少,但10.7%的農田和21.8%的旱地常年閒置拋荒,面積達2200多畝。“既影響農業生產,還增加了森林消防、四邊三化等工作壓力。”林山鄉黨委書記汪蔚翔介紹,林山鄉創新“集體盤活 網格管理 受益共享”模式,組建網格生產隊,讓拋荒地成為“聚寶盆”,有效解決“有地無人種,有人無地種”的現象。

集体盘活 网格管理 收益共享 开化林山乡抓“开荒”促增收

抓實開荒工作,最大的難題莫過於土地快速流轉。在實踐中,林山鄉明確拋荒土地“兩議兩定一落實”管理法,規範流轉流程、減少村民疑惑。即:村兩委提議,將拋荒土地經營權交給網格生產隊;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將相關內容依法按章納入村規民約;現場定位,實地確定具體開展生產管理的屬地網格;網格員定量,由網格黨員認領耕種土地面積,並摸排土地承包戶情況,與土地承包戶主結對聯繫;落實黨員聯戶,村集體組建網格生產隊,通過簽訂協議書等方式開展農事生產等事宜。目前,涉及收回閒置拋荒土地的143戶人家均無信訪發生。

為激發動力,林山鄉制訂了開荒受益分配規則,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可獲取20%收益,網格黨員和入股農戶以生產勞動力入股的,獲取60%收益,村集體以代管入股的,獲取20%收益。“規模化經營,多方受益。”汪蔚翔算了一筆經濟賬,有林業部門對於種植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的補助,前期投入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據測算,每畝可產生收益2000元每年,全鄉將新增村集體收入50萬元每年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