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年報爆出“雷”!深交所10問當頭一棒

暴風年報爆出“雷”!深交所10問當頭一棒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9日電 起訴風波尚未平息,暴風集團又收到監管的問詢函。9日,深交所對暴風集團下發年報問詢函,涉及10個問題,包括對2018年度大額虧損的具體原因作出解釋,說明收購暴風智能作出商譽減值測試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關聯交易侵佔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以及公司互聯網電視業務等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等。

年報顯示,2018年度,暴風集團虧損10.90億元,同比下滑2,078%,期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以下簡稱淨資產)0.24億元,同比下滑77%。會計師認為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此外,2019年第一季度,暴風集團繼續虧損0.13億元,期末淨資產餘額僅0.07 億元。

深交所要求,暴風集團量化分析2018 年度大額虧損的具體原因,充分披露當前面臨的具體經營困難,存在淨資產為負的風險,以及你公司擬採取的解決措施。

2015年7月,暴風集團收購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智能),形成商譽 1.28億元。暴風智能主營暴風電視的生產、銷售,自2016年度至2018年度持續虧損-3.58 億元、-3.20 億元、-11.91億元。2018 年末,暴風集團未對該商譽計提減值,會計師對此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問詢函質疑,暴風集團對暴風智能進行商譽減值測試的具體過程,是否聘請了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輔助測試,相關資產預計可回收金額的確定方法,業績增長假設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與歷史業績情況相符,減值測試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深交所要求暴風集團請保薦機構說明前述商譽減值測試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疑點。請會計師說明針對前述商譽減值測試所執行的審計程序,已取得、未取得以及欠缺的審計證據內容,是否存在其他疑點或其它需要說明的情況。

年報披露,2016 年 3 月暴風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暴風(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投資)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資本)的全資子公司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浸輝)共同發起設立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浸鑫),用於收購 MP&Silva Holding S.A。(以下簡稱 MPS)65%股權。因 MPS 經營陷入困境,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2018 年度暴風集團對前述投資確認投資損失 48.83 萬元,並計提減值準備 1.51 億元。

問詢函要求,暴風集團說明其和暴風投資的初始投資金額,合夥人類型及優先級順序,計為長期股權投資而未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理由;針對前述投資損失已採取和擬採取的補救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等。

值得一提的是,暴風集團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光大浸輝、上海浸鑫對暴風集團及董事長馮鑫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暴風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暫計至今年3月3日為6330.66萬元)。

此外,問詢函稱,報告期末,暴風集團其他應付款中限制性股票回購義務餘額3,504 萬元。說明前述回購義務的發生時間、支付期限,是否履行了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程序,並結合你公司的經營情況、現金流情況,說明是否存在無法支付回購款項的風險。請保薦機構發表意見。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暴風集團互聯網電視業務、廣告業務、網絡付費業務、管理費業務、軟件推廣業務分別大幅下滑 30%、67%、63%、72%、31%。問詢函要求,暴風集團補充披露相關數據發生重大變動的原因。

深交所要求暴風集團就上述問題做出書面說明,並在5月16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