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自AI問世以來, 各種“AI美顏”、“AI拍月亮”、“AI換臉”之類的影音娛樂功能層出不窮。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不過AI能做的僅限於“拍拍拍”和“美美美”嗎?當然不是,在如今AI商業應用場景中,各大科技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探索AI能力無限的可能性。其中有意思是,作為行業大佬BAT最近似乎都把AI落地的新場景,放到了“AI教育”領域,據CNNIC數據預測,到2020年“AI+教育”將帶來3000億的龐大市場規模。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5月9日在武漢剛剛落幕的2019百度教育創新峰會上,多位學者專家圍繞“AI教育,智領未來”的主題展開討論。面對AI賦能教育的互聯網風口,眾多專業人士表示“互聯網教育培訓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技術紅利”,人工智能及其教育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而除了政府層面對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AI+”也愈發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AI+教育,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

在AI賦能逐漸發力的這兩年,在線教育領域也有不少創新“AI教學”模式,讓AI洞悉用戶需求,根據大數據分析,遴選出最適合用戶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模式,讓大數據指導用戶學習,是他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正在籌備赴港IPO的滬江教育,就是用AI驅動教育,最顯著的例子。2009年才還正式成立的滬江教育,和其它互聯網教育企業一樣,“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是他們的初衷和口號。不過和傳統教育模式不同的是,滬江早在創立之初就大膽擁抱互聯網科技,用AI解決用戶學習問題,做到“因材施教”。

無獨有偶,曾受到新東方青睞的盒子魚,在完成AI學習系統的佈局後,也拿到了C輪融資;而通過AI技術實行“自適應學習場景”應用的作業盒子,也順利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截至2018年12月,人工智能在線教育領域融資額已超過350億元,一年來上市的機構也不勝枚舉。AI+教育,已然成為資本追逐的下一個互聯網風口。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重塑產業形態,AI不僅於此

不過,現階段AI教育並非十全十美。如何讓學生接受老師是“不存在的人”,成為互聯網教育最棘手的問題。對於眾多教育品牌來說,已經看到了用AI技術幫用戶學習的優越性,如今卻卡在了怎麼讓用戶接受AI這一步上。

“現今絕大部分公司,當務之急是儘快AI化,一個真正的“AI化公司是三維一體的。”

此前,百度李彥宏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拋出了“AI三維一體”的觀點。同時,他表示現階段不少公司需要深入場景,重新思考AI應用場景和企業實際業務的結合程度,例如用AI找人……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在教育行業,目前行業頭部品牌基本都認同“將AI融入教學環節”的觀點。但實際上,對於企業而言,AI能做的不僅僅只有“教學”這一個環節。強在“識人辨物”的AI,還有一個十分科幻的技能——找人。

在AI眼中,人類這個複雜且矛盾的物體,僅僅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上班族、二次元、喜歡蔡徐坤、平時比較空閒……”通過人群標籤的解讀,AI能夠清晰的回答出“他”對什麼感興趣、需要什麼、你能為他做什麼等問題。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在目前來看,大多數教育機構的廣告投入成本較高,如今我們不妨可以思考下,將教學融入AI之後,為什麼不能讓AI接管這些工作呢?

AI賦能教育產業,並不僅僅是讓AI站在“課堂”上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教育產品也並非只有AI二字。

此番,包括BAT在內的眾多科技巨頭,一致認為“AI+教育”將是下一個互聯網風口。從本質來說,他們是看到了AI賦能對整個線上教育生態的顛覆能力,不僅是傳統的學習方式會被顛覆,更重要的是能夠識人辨物的AI賦能,將讓教育行業長期存在的資源平衡、個性化缺失等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

資本全力押注在線教育,“AI+教育”或成下一風口

古往今來,人們都崇尚孔子“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今,AI教育時代的來臨,每個人都將擁有一位攬盡詩文三千卷的“孔夫子”,或許已成為我們看得到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