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奮鬥 ——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事蹟宣講報告會走進天水側記

武威日報訊:是當代愚公,戰天鬥地,白頭染就滿川綠;留子孫基業,拓荒植樹,功業永銘八步沙。

5月8日,在熱烈的掌聲中,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事蹟宣講報告會在天水市會議中心落下帷幕,這是“時代楷模”報告宣講組在全省巡迴宣講的第八場報告會。連日來,報告團成員深入各地,用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了“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先進事蹟。

“‘只要有活的苗,就說明這個沙能治!’經過反覆摸索,‘六老漢’總結出了‘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治沙方法。”報告會上,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熱淚盈眶,為大家真實地還原了當年“六老漢”在惡劣的環境中治沙造林的生動場景。

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對峙,更是人和歲月的較量。八步沙綠了,“六老漢”頭髮白了。

報告團成員、武威市電視臺記者袁潔在報告中說:“有人建議賀發林,他老了用栽植的樹做口棺材,賀老漢哽咽著說,‘捨不得啊,捨不得……’”

“在與風沙搏鬥最艱苦的日子裡,石銀山就像一株梭梭,把根深深地扎進了大漠。”袁潔的報告飽含深情,令人動容。天水市委宣傳部幹部竇偉華說:“‘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先進事蹟感天動地,我們為他們點贊!我們要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號召大家不鬆勁、不懈怠,接續奮鬥,久久為功,以永不言棄、滴水穿石的恆心,把美好的願景變成現實,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

臺上故事感人,臺下掌聲不斷。天水市林草局造林綠化科科長吳天安聽了報告後眼睛溼潤了,他說:“我們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學習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勇挑重任、護衛家園的擔當精神,不畏艱難、實幹苦幹的拼搏精神,勇於探索、唯實創新的進取精神,矢志堅守、接續奮鬥的愚公精神,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