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的婆婆去城裡幫兒媳婦帶孩子,幹了活,還不受待見呢?

棒奔霸


我家就遇到過婆媳帶孩子觀念不一樣產生矛盾的情況。我家和兒子家都在本市不是農村。兒媳生孩子了,他們小兩口找老伴(老婆婆)去給帶孩子,別的方面問題基本還算一致,就是在使用尿不溼還是棉布的尿褯子問題上有了不同意見。孩子還沒生,預產期沒到的時候,準奶奶就精心挑選純棉線的舊衣服,剪成一塊一塊的,去他家看孩子時帶上了。老婆婆說,過去的孩子都是墊尿褯子長大的,而且都很健康,尿不溼都是工廠生產的,有化工的成分。媳婦說啥也不同意用尿褯子,非得讓使用買好的尿不溼,兩人爭個半紅臉,最後還是按人家孩子媽的做了。因為這個,老婆婆差點撂挑子回家!


與非或非gy


我個人覺得可能因為幾點:

1.生活習慣不一樣,我婆婆的生活習慣就跟我不一樣,她進從不換鞋,即使我剛剛拖完了地,吃完飯塞牙,她就用筷子在嘴裡掏,總是不沖廁所,打噴嚏對著菜,喜歡趴我床上睡覺,晚上涼拌菜吃完會把菜湯留著,第二天繼續拌菜,喜歡不停不停的說別人的是是非非,很晚很早都會不停出入我們的房間……所以就產生了一些不愉快。

2.憶曾經,總是說以前懷孕都在地裡幹活呢,現在的媳婦真嬌氣,想吃什麼吧,我們以前哪吃那麼多有營養的,孩子照樣好好的。生個孩子挺不容易吧,又說我們以前在家裡生,哪有那麼多事,也沒多疼……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到了媳婦耳朵裡,這些都很刺耳,即使你是無意的。

3.經驗帶孩子,不是說不好啊,以前的經驗有好有壞,好的保留,不好的就不要堅持了,現在更科學了,不要固執己見,覺得是不尊重你。你看又添矛盾。

4.侵略性的帶孩子,就是讓孩子只覺得奶奶好,說媽媽壞話,這個真有,太多了,就不舉例了。

5.把兒媳婦當外人,住進來後總覺得什麼都是自己兒子的,兒媳婦只是沾光住進來的外人,自己兒子做點事,就覺得是媳婦不懂事,是,花點錢,就是亂花我兒子的錢……

6.指指點點,只有自己是對的,應該怎樣怎樣,總之什麼都不對。

所以你看,即使婆婆很累,付出了很多體力,但是依然不落好,當然這些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婆婆還是很好的。



超人小航航


我公婆也住在我們家,我覺得老人都有個很奇怪的邏輯,就是,你對他提任何建議,他都覺得你在嫌棄他。例如:你說,讓孩子洗完手再吃飯,孩子飽了不吃就算了,她會覺得你在嫌棄她,對她不滿意。吃完洗手是常識,誰吃飽還硬往嘴裡塞?

再說說我老公的姑媽,她也住兒子家,兒子和兒媳婦很能賺,請了好幾個阿姨都幹不長,原因就是姑媽老盯著別人,嫌人放油多、浪費水,兒子和兒媳婦火了,不請了,但又早出晚歸,只能老人幹了,末了,就埋怨兩年輕的不幹活家務活,讓她累死累活的。

在吃的方面也是極省,十個碗裡八個都是破的,吃的菜基本都是蒸的,這頓沒吃完,下頓再蒸,啥味道,可以想象,所以,兒媳婦吃半碗飯,這邊放碗那邊吃零食。末了,就說年輕人嫌棄他們。

這明明是事的問題,但他們總會上升到人,並通通都歸類於:嫌棄、不滿足,好奇怪的邏輯!


1024566137


一:婆婆不喜歡兒媳 現在很多女人生完孩子後,孩子都是由外婆在帶的,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婆婆雖說也是自己的媽媽,但畢竟不是她十月懷胎生出來的,在很多婆婆眼裡兒媳都是外人。很多不喜歡兒媳的婆婆,自然是不願意給兒媳帶孩子的。但是媽媽不一樣,再累也會幫著女兒分擔。二,
年紀大了,身體受不了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生完孩子後就出去工作,帶娃的事情就交給公婆。生了一個孩子是這樣,生了兩個也還是生完就丟給老人家來帶,真的非常辛苦。老人家把子女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還要他們拉扯大孫子輩的,身體真的會承受不住。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位阿姨,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女們結婚後,有了孩子讓老人家去帶。這位阿姨,帶完大兒子的孩子,又要給二兒子帶,女兒生孩子也要去照顧,3個城市輾轉不停,把阿姨累出了抑鬱症。做子女的雖然說壓力大,但也要體諒父母,如果實在不願意帶,也不要勉強。 三:帶娃容易產生婆媳矛盾 很多婆婆辛辛苦苦的給兒媳帶娃,結果沒落下半點好處,和兒媳的關係反倒是僵化了。主要原因是育兒理念不一樣。雖然說老人帶娃的方式會有些落後,如果真的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做兒媳的一定要好言相勸,不要讓老人家寒心。畢竟老人家是處於情分才帶娃的,而並沒有這個義務一定要帶娃。


南方姑娘小蔣


關於這個問題,因為現在帶小孩的教育和生活方面的一些事情都不是太統一,這個的話要多一點諒解和溝通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帶孩子可能更比較靠近科學方面的帶孩子,那老人家帶孩子,可能還是像他們以前一樣,因為可能受到文化教育不一樣,或者生活環境不一樣,那可能教育孩子的話還是像小時候那樣去教育,所以做兒女的要多擔待一些,因為這些事情我感覺都是應該可以理解的,如果說你真的理解不了,那就自己帶咯,就不要讓老人幫你帶了,因為老人家幫你帶孩子,說實話帶的話是情義,不帶的話是本分,所以還是好好的去溝通。


豫見啊穆


很多方面問題導致了,不愉快,農村的婆婆帶小孩,是按以前她們那年代帶小孩的方式來帶現在的小孩,導致了不愉。如果說是帶1到3歲的小孩,農村婆婆會這樣帶,她會說讓小孩吃母乳,你說讓小孩吃奶粉,她說以前的小孩生下來都是吃母乳長大的,你們的意見,是不是導致了矛盾,可是現在的小孩,大部分是吃奶粉長大的,是不是。還有就是穿小孩的褲子,也導致了意見不一樣,農村的婆婆要讓小孩穿開檔褲,你可不同意,你說城市小孩都沒有,穿開檔褲。還有的意見不和是,教育問題,吃住問題,這些都是引發茅盾的主要原因。


小正家鄉


這個問題是現實存在的。婆媳這個話題,永遠是家庭話題中最讓人頭疼,但是卻又沒辦法迴避的一個話題。

第一,兩代人的思想行為,生活習慣,成長環境完全不同,各執己見很正常。但是一定要儘量磨合,就算不能做到親如母女,起碼可以互相尊重,不要把自己的行為強加到對方身上。

第二,長者為大。尊老愛幼,尊重師長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基本的道德準則。她的缺點和不科學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慢慢溝通,不能不尊重她們,嫌棄她們。

第三,如果真有自己接受不了的習慣,可以讓自己的老公告訴她,她們是親子,她兒子說話比我們有分量。

其實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是為了孩子。有父母在,我們就有支撐,就有依靠,還可以任性。如果父母不在了,那種沒人依靠,孤零零的感覺真是難以想象。珍惜父母還在的日子。


加油濛濛姐姐


別的不說,普通話都不好教,我在火車上聽來深圳的阿姨說來哄孫子,鄉普變不了,吃的東西都是大棚的,車水馬龍,不安靜,在農村一個菜可以吃兩頓,在城市一碗米都要買,串門子基本不可能,我看過一篇文章,把父母接到城市生活都是不孝,不得已得已,得已不得已,不可為之,忙也沒問過父母的意見,只是父母也不會拒絕,所以……


笑起來跟貓似的先生10


那是因為現在教育出了問題

沒有教育你們如何孝順自己的父母,

學校也沒有教育孩子,

是誰辛辛苦苦把他們養大的,

更沒有教育百善孝為先,

所以現在的孩子,永遠感覺父母給的不夠

父母給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現在學校教育也是向$_$看。

哪裡還能跟以前比,

很多人會說思想觀念問題,想法不一樣

思想觀念不就是教育學來的嗎?

好了,,,謝謝大家觀賞



微weixiao笑


無論誰,生活在一起久了多多少少都有矛盾,只是矛盾大小而已。

第一:年齡。

畢竟婆婆比兒媳婦的歲數大,大家在養兒育女的觀念不同,大家堅持自己的觀念,所以會是婆婆與兒媳矛盾的原因。

第二:外人的議論

生活在農村時間久了,無論去到哪裡都會帶有一些農村的氣息,有時自己穿著很土的衣服出去,隔壁鄰居就會議論紛紛,說看這個女人帶著這種衣服還敢帶著這麼可愛的小孩子出去,丟不丟人阿,久而久之會傳到兒媳的耳中,就會造成兒媳與婆婆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