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如果要在中国的超级英雄IP当中,挑选一个像复仇者联盟一样的团队,我觉得最合适的,就是《西游记》中的“师徒五人组”。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一路斩妖除魔,跨过层层阻挠取得真经的故事,承载了我们这代人最早期的英雄情结。

而今早上班路上刷微博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复仇者联盟4》又上了热搜,原因是这部电影的票房超过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冲到了全球影史第二的位置,在它面前,只剩下当年名噪一时的《阿凡达》了。

我不禁想,同样是超级英雄“抱团”,同样是对抗艰难险阻,为啥我们的超级英雄就只能被晾在一边,看着“复仇者们”在大荧幕和观众的心中“两开花”?

身为一名内容营销的从业人员,我觉得是时候来聊一聊,为什么国产超级英雄IP始终没法重生、乃至引爆的原因了,既然我们常说“文体两开花”,今天不妨拿《西游记》来对比《复仇者联盟》,共同探讨一下,我们要在哪些方向继续下功夫。


超级英雄IP的角色塑造差距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我看到有很多文章在分析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谈到角色塑造上来,并且把角色塑造的差距拉开很大。

说实话,这一点我很难认同,如果你看过《西游记》的原著(不是86版的电视剧),就会发现,唐僧师徒众人的个性鲜明程度,一点都不比美漫的超级英雄们差。

比如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唐僧是个很呆板、很木讷的角色,孙悟空英勇善战、叛逆不羁,实际上在原著当中,唐僧可谓是“老油条”一般的存在,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唐僧是你的顶头上司,他那种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说话方式,绝对是手下员工的噩梦。

还有孙悟空,在原著中可不是经常对师父言听计从,面对唐僧这样的“倚老卖老”行为,小暴脾气也是动不动就上来,言语上也会有“师父莫要这等脓包,行么!”之类的话。

可以说,相较于复仇者联盟的诸多超级英雄,我们的超级英雄形象同样丰满、有血有肉,热血、拌嘴、抖机灵也是应有尽有,所以,在角色塑造方面存在差距这一点,恕我难以苟同。


故事内容&大众看法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在我看来,真正是所谓“拉开差距”的地方,在于故事内容的塑造,以及大众对于国产IP的看法上。

我们先从几部作品诞生的年代来看:

《西游记》诞生于1551——1560年,《超人》系列诞生于1935年,《美国队长》系列诞生于1941年,超人和美国队长的出生年份虽然没有《西游记》那么久远,但是距离我们也快有1个世纪的时间了。

虽然在今天,《西游记》的故事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但遗憾的是,故事的主旨与内核,也深深的带上了那个年代的烙印,永远的留在了过去,后人们始终没有围绕这个内核,给故事的发展带来延续。

反观美漫的超级英雄们,虽然有些年代感,但是这些角色IP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事也迎来了不同方向的延展,可以紧随潮流,创作出贴合时代,符合人们胃口的故事。

而《西游记》的故事发展到今天,除了被一些“厚黑学”和“职场成功学”们解读之外,也只有“孙悟空”这一个IP被单提出来,延展出更多的“个人故事”。

但是有一说一,即便是孙悟空的个人向故事,也基本绕不开“神话”、“妖魔”,以及《西游记》的内核,虽然被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可仍旧显得有些不接地气,让观众很难有代入感。

既然聊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大众对于孙悟空,乃至《西游记》的一些看法。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这些年,大荧幕上的西游作品,还有关于孙悟空的个人故事作品激增,观众们满怀期待的心情走入电影院,可是出来的时候,嘴里却说着“炒冷饭”、“亵渎文化”这样的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国产超级英雄IP的创新是非常渴望的,但与此同时,大家又不愿意看到“孙悟空大战外星人”,或是“操着方言口音的唐僧”这样跳脱的桥段出现。

这就好比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穿着一身水手服向你撒娇卖萌一样不适,过于激进、跳脱的创意,不仅没有博得观众们的喜爱,反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的绑架,人们觉得,与其这样讲故事,我还不如看原版的好。

事实上,美漫的编辑们也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操作,比如让超人死去、让美国队长变成“九头蛇队长”,甚至是让蜘蛛侠为了救梅姨而选择和Mary彻底变成陌生人,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这些“骚操作”的背后,是有着众多的故事线交织、人物形象多面的浅尝辄止,并非孤注一掷的“创新赌博”。

由此看来,讲故事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考验在于故事之外,对于那些看故事的人心理和情绪的一种把握。


商业价值支持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众所周知,漫威(Marvel)不仅仅是一家影视公司和漫画公司,它还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广告公司”,庞大的漫威粉丝群体,促成了超级英雄IP们与奥迪、优衣库等各大领域的巨头品牌联动,有了商业价值的支撑,漫威的影响力愈发的强大。

在《复仇者联盟4》上映之前,各种商业活动就已经开始了预热,就连某宝上的头饰、无限手套等道具也开始变得热销,漫威把这些流量分发出去,为各大品牌带来了粉丝和销量,这样双赢的联动,试问哪个厂商不喜欢呢?

当然,这和漫威是一家企业,拥有这些角色IP的版权有关,当我们提起孙悟空的时候,你说这个IP的版权属于谁呢?是国家的,还是所有中国人的?

在资本越来越强大的今天,商业价值如果不能渗透进来,对于国产IP而言,成长空间就显得极为有限了。


破局之路怎么走?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可能很多看官老爷看到这里,心里不免泛起嘀咕,认为小凡是在这里杞人忧天,谁说孙悟空就必须要走出国门,拥抱世界了。

没错,可能国产IP未必要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人都不愿意买这个账,你让孙悟空、哪吒等角色IP们情何以堪啊!

至于未来的破局之路,我觉得核心仍然是讲好故事,通过讲好故事的方式,让曾经的IP们在现代重生,而且故事要面向的对象,

绝对不能是低领、幼龄群体,因为他们不具备传播能力和二次创作能力,像近些年的《大圣归来》、《白蛇》等作品,虽然是动画的形式呈现,但却在大荧幕上给我们成年人讲了一个好故事,同时也加速了作品的口碑传播。

其次,上述已经说过,故事且不可太跳脱,从内容营销的角度来看,故事可以有惊喜,可以有意外,但是整个剧情架构一定要有合理化安排,就像我之前说的,突然让孙悟空去暴打外星怪兽,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是因为些什么。

最后,适当“削弱”角色IP的光辉形象,多刻画一些不完美,使之更趋近现实生活,拉近与人们的内心距离,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同时,没有了太强大的设定,也能减少剧情中“Bug”的出现。

当西游记遇到复仇者联盟:这群老外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两开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