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真的要推出電視了嗎?

染指年華丶小雨


大視頻一直是華為的重要戰略之一啊,單看電視機就有點low了,反正答題的時候還沒有看到有料的答案。

前提,視頻一定是網絡化的,這個發展趨勢沒有疑問。中國銅退光進很多年了。西方主要還是靠的衛星,畢竟人口密度太低,鋪光纖忒浪費了。不過前幾年國際dvb組織已經要求各國逐步退出dvbs,把信道釋放給4G和5G用,某些非洲國家已經這麼做了。

電視機的話,大面上看就分屏幕(加顯示芯片)和系統。屏幕不清楚,這裡主要聊聊系統。畢竟華為自己不做屏幕,很多大部分做電視的也不做屏幕。老羅怎麼說來著?都是供應商的東西,裝什麼裝…

這個系統,你可以認為是機頂盒整進了電視機了。某大T的CTO在八年前就對媒體說過,電視機是個Linux盒子,機頂盒也是個Linux盒子,我們為什麼要在客廳裡擺倆Linux盒子咧?所以這應該也是大勢所趨吧。

系統這個東西呢,又分客戶端和服務端,畢竟網絡化以後得有個服務端的視屏平臺是吧?

1. 平臺 華為視頻平臺,目前應該還是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微軟的mediaroom牛過一陣子,差不多在12/13年的時候不玩了;愛立信差不多在15/16年左右也不玩了。說華為是行業毒瘤,確實不為過,老是把人家的搖錢樹懟死。

2. 終端 海思確實有電視芯片,都是在機頂盒裡面的。不過這個是專用解碼芯片,競爭對手是博通,DI和TS也有,國內廠家中基本上就是海思一騎絕塵了。

軟件系統嘛,是基於Android深度定製的,不過這個相當深,有和芯片密切配合的龐大底層庫,CPU/內存直接隔離了一塊專用,安卓系統就負責搞搞周邊功能,解碼是用不到它的。

3. 生態 這個我猜應該還是要和運營商聯合起來玩,搞搞大數據分析之類的。只做做家聯網控制什麼的,太low。

4. 牌照 中國的視頻是有牌照滴,不是隨便誰都能玩。當然,這裡的牌照重點還是直播,只看點播的話意義不是太大。直播的話,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各省都有華為的平臺,接進去太方便了吧。國內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視頻還沒有做DRM,各種直播軟件都是盜流,如果有一天國家要求上DRM了,那全都得涼。

華為這裡從前到後都是現成的東西,隨時要隨時有。

“華為希望它進入一個行業時,是建設者,而不是顛覆者。”劉步塵稱,華為當初做手機也並非最早的一批,也走過彎路,但憑藉技術能力快速攀升至行業頭部,如今入局智能電視,它在AI、IoT和5G上的技術積累已遠超過當年做手機,因此即便現在入局,對華為來說也不算晚。

就《中國企業家》記者採訪到的情況,目前傳統家電廠商對於華為入局電視,態度曖昧不明,多是觀望。

在孫燕飆看來,華為的加入對於傳統家電的衝擊更大,因為傳統黑電廠商的護城河已經不見了,原來的供應鏈優勢不再,還出現了用戶、內容和渠道上的短板,更大競爭意味著摧枯拉朽。

綜合看來,傳統家電側重於體驗,優勢在於屏幕供應,過去液晶顯示屏等上游資料匱乏,相關企業依據掌握的資源形成了相對壟斷,但如今液晶顯示屏在全球產量過剩,壟斷不再;同時,傳統家電缺乏互聯網企業在內容和終端互動上的優勢;另外在渠道上,傳統家電企業大多依靠蘇寧、國美、京東等第三方渠道,而互聯網企業擁有自身生態體系下的渠道佈局。



邁向椿天裡


其實很正常呀,在5g時代來臨之後,視頻可能會進一步的有突破性的發展也就說,沉寂於各家各戶的電視可能又要起死回生了,在這一層面上華為肯定是不願意放棄的。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電視在發展到今天的情況下,仍然有著居高不下的市場空間以及銷量情況,我在去年小米電視甚至突破了1000萬臺的銷量,可以看出互聯網或者說是手機硬件廠商也是可以跨界成功的。

對於華為來說,在智能手機持續突破的情況下,其實也要做好手機整個生態鏈的配套產品,比如像小米的所謂的生態鏈那樣,打造一個產品的矩陣,這樣讓單個產品的競爭力就會比其他產品好一些。



除此之外電視領域和家電產品一樣,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也就是說目前絕大多數的電視廠商也都處在於一個所謂供應鏈體系之下,也就是傳統的貼牌生產。

對於小米這樣的手機廠商來說最大的優點其實在於軟件層面,也就是說,手機廠商或者說互聯網廠商的加入,能夠從操作邏輯上改變電視的一個使用體驗,這一點來說對年輕用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傳統廠商在這一方面做的還是不夠徹底,比如我們知道在智能電視出來之後,其實傳統廠商也是迅速的跟進,但在跟進的效果上確實與小米這樣所謂的互聯網科技廠商有很大的區別,可以看出仍然有很大的保守思想,在傳統廠商的設計之中。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華為在芯片領域裡其實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這個芯片不單單是指手機芯片,在電視領域包括路由器等等的芯片,華為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也就是說,在這一點上,其實華為相比於其他傳統的電視廠商是有絕對性的優勢,那就是核心又是自主研發。



而華為的電視主要競爭力則在於更高的分辨率,據瞭解是8k分辨率,與此同時5g和AI的價值肯定是讓智能電視有一個嶄新的突破或者說嶄新的發展方向。

華為也表示,自己的智能電視目標是第1年就銷售量突破1000萬臺,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華為的自信和勇氣,要知道小米電視歷經了四五年的時間才突破了1000萬臺,而華為一上來就要突破1000萬臺,可以看出華為對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是非常的自信。


互聯網的放大鏡


不會,除非有創新。


非巴特


什麼時候黑小米電視都水文多了就說明快有了


我是一隻牛15


華為根本沒有建立好生態 就靠忽悠沒意思 出電視了我也不買


mojiezhaixing


出來我也不會當小白鼠!


我有一個想法666


手機買得好了,就應該買電視了


永州李探花


肯定會出的,放心好了


沒有什麼值得忘記


根據以往的經驗,推出是遲早的事


小天天粑粑


是的,已經有一些風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