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再次叫囂美國,與伊拉克百萬大軍相比,伊朗能擋住美國嗎?

心兒


伊朗的凝聚力戰時肯定比伊拉克高,但是擋住美國太難。不過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國製裁伊朗,禁止他國進口伊朗石油,挑起伊朗暫停履行“伊核協議”不足夠引發戰爭。

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的調查說明伊朗履行了協議義務,美國與伊朗的矛盾看似沒有波浪。原本矛盾焦點還在巴以衝突,委內瑞拉政變。但是美國畫風一轉弄出了全面禁止進口伊朗石油,這個問題牽扯許多國家。此外還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從根本斷絕了伊朗石油出口及可能的經濟收入,(多國無視石油進口禁令)而理由還是伊朗核問題。

人們最關注的就是美國航母戰鬥群開進波斯灣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如果開戰伊朗能否抵擋美國的不對稱進攻?單純從實力來講伊朗同樣無法阻止大規模(北約)的進攻。伊朗算不上獨裁政權,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公民佔多數,且始終擁護伊政府。這是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所不能比的。

伊朗現在的實力相比當年的伊拉克也要好一些,F-14雖然飛不動,但是關於如何應對信息戰、電磁戰經驗要豐富得多。畢竟曾經成功誘捕過美軍的無人機,如果美軍要打損失肯定要高很多。不過三代機沒有作戰能力,防控體系也並沒有俄羅斯最先進的防空導彈類型,攔截率不僅不高甚至就是靶子。在國內進行遊擊戰其實很艱難,不靠他國支援,沒有發展經濟的產業(戰時停頓),想要用石油交換物資進行自衛戰爭要贏幾乎不可能,糧食是個大問題。

剩下就是打不打得起來的問題了,進口伊朗石油如果沒有廉價的替代品,我想也沒有必要到美國購買石油,很多國家有足夠理由以各種方式阻止美國主動發動戰爭。而且美國艦隊在海上,伊朗也不可能主動使用導彈艇襲擊美軍艦艇招來殺生之禍,而且要防備戰爭,核武器要有足夠時間準備,伊朗要做到拖時間,甚至面對挑釁也不會擴大事態,一定會等到核武器開發到可用於實戰才會放手一搏。

單純想用常規軍事能力抵抗,是不可能戰勝美國的,伊朗要有勝算必須要有核武器。伊朗不同於伊拉克主動發動戰爭,且處於獨裁統治之下凝聚力不高,戰爭潛力面對制裁幾乎為零,伊朗兩河流域能夠生產更多的糧食可以撐得更久。不過美國單方面進行戰爭的可能也很小,美國也需要考慮多國的需求,或者準備用制裁伊朗作為和這些國家談判的籌碼。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伊朗人“叫囂”說,伊朗不想打仗,但在遭到美軍攻擊時也只能應對,然後以色列替他們叫囂說伊朗準備攻擊海灣美軍。哈梅內伊沒敢像薩達姆那樣宣稱伊朗在世界軍力第三,伊朗也確實擋不住具備強大優勢的美軍進攻,也不敢擋。哈梅內伊會告訴美國人,你們隨便進攻吧,我在山裡等著接待你們。



的確,伊朗現在既沒有伊拉克那麼大一支百萬大軍,面對美軍的遠程精確打擊和隱身三劍客的突然火力,伊軍傷不起,還擋什麼擋,早就一溜煙跑山裡嘯聚山林去了。留下來抗登陸的只有那些遍佈沿海自殺式攻擊的水雷,還有從山溝子裡打出來的短程導彈了,憑這些不是人傢伙,當然擋不住美軍“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凌厲攻勢了。美軍會以行軍模式展開勢如破竹的進攻,一路車粼粼憤勇直前,兵鋒直指內陸山區,志在必得必須拿下伊朗那個政教合一的政權。


進入山區,美軍的車粼粼換成了驢子叫,山路崎嶇陡峻車走不通,美軍就都改騎驢了,重裝備不用了,美軍就輕裝更靈活機動快速進軍。莽莽山川溝岔縱橫,峭壁陡崖兇險複雜,美軍行軍變成烏龜爬,沒找著哈梅內伊,突然四面八方的槍彈炮彈導彈火箭彈都找上了人喘驢乏的美軍,瞬間被撂倒一大片。趕緊呼叫空中支援,山區屏蔽信號,呼叫不通,美軍拚命發動集團衝鋒付出巨大傷亡搶了一個小高地,總算叫來了空中支援,遠距離打出的精確制導彈藥,對藏在峽谷絕壁中的目標確無法發揮性能,只能抵近搜索發動攻擊,又被伊軍鎧甲等防空火力就近偷襲,可惜那些武功高強的“肥電”都壯志未酬身先死了,空中掩護取消。


沮喪的美軍拚死突圍英勇的殺出一條血路,逃出煉獄。但大麻煩又來了,給養斷了,美軍一慣優越的後勤保障上不來了,空投?這裡到處都有伊軍的防空火力埋伏,又損失了大批130大力神,給養補充的絕大部分都歸了伊朗人,根本無法保證部隊的生存,這時他們就不是想找到伊朗政權予以摧毀,而是怎麼找到伊軍祈求接受投降,如何活著回家見媽媽去了。

所以伊軍無力擋住強大美軍的登陸入侵,卻可以用不按套路出牌的不對稱優勢徹底打敗入侵的美軍。有觀點認為美軍可以不進山,只靠沿海封鎖就可以困死伊朗,但是那是忘了伊朗北面隔裡海與俄羅斯相望,出口換援助也大可讓伊撐上個十年八年,而他們接受俄羅斯援助的導彈對波斯灣,及佔據沿海的美軍實施致命的打擊並進行反封鎖,這種戰場環境美國能耗多長時間?



與之相比,那支“世界第三”的伊拉克軍隊,之所以敗的乾脆利落,則是有多種因素讓伊拉克必敗。

一. 由於其吞併科威特失理失德於先,不僅得不到任何國際援助,反遭12年安理會極端嚴酷的制裁,讓它的經濟僅夠國民活命,軍備沒有任何補充更別提升級;

二.經過美國12年的政治灌輸薩達姆已成了國民印象中的獨裁魔鬼,失去了國民的支持,反對者卻是能牆倒眾人推;

三.經過十多年沒完沒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查,美國把伊拉克的所有關鍵目標悉數查了底掉,開戰了美軍的【戰斧】就按賬本挨個點數。結果伊拉克是統帥找不到軍隊,軍隊以為友鄰部隊都投降了,自己在孤作戰,不降就亡了;

四.伊軍的作戰思想的落後,面對美軍裝備的巨大優勢,竟然還固守著二戰密集防禦的陣地戰模式,勇敢的拚死守著陣地接受敵人的屠殺。費盧傑之戰,提克里特之戰就是如此斷送了兩支意志堅定,驍勇不善戰之師。

五.經濟困境使裝備的落後,讓伊軍敗的更悲壯,t72坦克部隊由於火炮射程不足,速度太慢,而在追擊敵人中被殲滅,也就是美軍的m1a2在退卻中殲滅了伊軍主力;

六.伊拉克的平原地勢讓進行防禦作戰的伊軍無險可守,在美軍優勢火力下伊軍暴露在開闊的曠野中無所盾形,無可奈何的承受著對手不對稱火力的虐殺,卻無還手之力;


因此,伊拉克戰爭是等於伊拉克像一頭被餓得半死,又被五花大綁的豬,強大美軍的“作戰”任務就是上去一刀,齊活。而現在的伊朗可確實不具備伊拉克軍隊的這些“優勢”,所以就更擋不住強大美軍的登陸攻勢了。


鐵嶺鋒


伊朗沒有叫囂美國,反而是美國咄咄逼人,把伊朗逼進死角,先是對伊朗石油禁運,現在又對伊朗的鋼鐵和銅禁售,美國不把伊朗逼入絕境不會結束。

美國向伊朗周邊海域調集了4支海軍艦隊,包括“斯坦尼斯”和“林肯”號航母組成的編隊,美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戰爭一觸即發。

如果爆發戰爭,伊朗能夠抵擋住美軍嗎?

雖然不完全確定,但是伊朗真的沒有多少勝算。

伊朗可以與伊拉克做一個對比。

伊拉克軍事實力

戰前伊拉克擁有42萬軍隊,2200多輛坦克,2000多門火炮,6000多門高炮,作戰飛機316架,包括米格-29和幻影F1。


伊拉克軍隊數量龐大,武器裝備先進,並且在兩伊戰爭和和海灣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薩達姆毫不謙虛的宣稱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大強國,陸軍位居世界第四。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軍隊總兵力60.5萬人,戰時可動員40萬人,坦克2000多輛,火炮3300多門,各類飛機900多架,其中作戰飛機300多架,包括米格-29和F-14雄貓戰鬥機。

硬實力方面,伊拉克和伊朗十分接近,這也是為什麼兩伊戰爭能夠勢均力敵,雙方都沒有取得壓倒性優勢。

美國軍事實力

美國總兵力134萬人,13000架戰機,其中包括大量的F22和F35,11艘核動力航母可以把F35帶往伊朗周邊的波斯灣和阿拉伯海。F35在演習中曾經創造過35:0的戰績,被擊落的四代機始終沒有發現F35的位置。

伊朗的F-14是美國產的三代機,肯定不會是F35的對手,伊拉克手裡的米格-29沒打過美軍,伊朗的米格也不行。

從武器裝備的先進性程度來說,伊拉克比伊朗更加接近美軍,所以如果單純考慮軍事實力,伊朗並非美國的對手。



除了軍事實力,另一個因素同樣重要,那就是士氣,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拉克軍民上下一心,共同抵禦美軍,但是戰爭開始之後,大批伊拉克高級軍官投降,超過20%的軍隊向美軍繳械,伊朗也有可能重蹈覆轍。


視野新觀


看看,看看!提問者是美國狗嗎?為何在提問時就對美國犯下的罪行進行遮蓋和遮掩,甚至說伊朗在叫囂美國。我有幾個要點要進行說明

第一,不是伊朗叫囂美國,而是美國在欺負伊朗。美國對伊朗又是經濟制裁,又是軍事打壓,到底誰欺負誰一目瞭然。

第二,伊朗無論是國民凝聚力和地緣政治優勢,都要強於伊拉克,包括軍事人才及部隊高層軍官對國家的忠誠程度,都要強於伊拉克。伊拉克之所以被美國打敗,主要是因為其國內民眾的懶惰無能和不團結導致。其國內高層軍事主官大量向美軍投降,僅僅只為了一點兒錢。伊拉克國內精銳部隊連反坦克地雷都懶得埋,連反坦克導彈都懶得用,連戰壕都懶得挖。這樣的軍隊,其實就是一群穿著軍裝的老百姓。

2014年年底,伊拉克30000政府軍竟然被只有800人的ISIS極端恐怖分子在其首都嚇得狼狽逃竄,不堪一擊。

伊朗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嗎?顯然不會!相反,他們此時比任何時期都團結。

第三,大國庇護。一旦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出於自保(伊朗是中俄共同的屏障,伊朗失守,中俄會腹背受敵)需要,中俄絕不會坐視不管。大量的先進防空武器(甚至是可以探測到“猛禽”戰鬥機的防空雷達和高超音速常規導彈),大量的資源及常規洲際戰略導彈會源源不斷地被運往伊朗,包括中程高超音速戰鬥機也不是不可能。拖的時間越長,美國就越衰弱。到時候日本、伊拉克、印度、英國以及各個地區的恐怖分子和海盜,包括反對美國的各種勢力都會找美國麻煩。

這一點,美國政府再清楚不過。

因此,別看美國鬧得歡,將來肯定拉清單。





華龍智庫


我覺得伊朗應該能擋得住!伊朗不是以前的伊拉克,而美國也不是以前的美國。以伊朗的實力拉出隊伍到國外跟美國打仗應該仍是被虐的份,但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應該沒問題。

以前的伊拉克是主動出兵佔領科威特,是侵略者,這使得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伊拉克,當時參戰的多國部隊總共30幾個,派出了79萬人,2600架戰機,輸送作戰物資800多萬噸,總投彈16萬噸。而伊朗就不同了,在伊核協議里美國是毀約的一方,伊朗一直在通過外交手段跟美國以及世界各國緩和關係,假如美國攻擊伊朗,美國肯定得不到其他國家的幫助,伊朗不至於被圍毆,甚至還可以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第二點,美國並沒有那麼強!即便美國仍然是世界頭號強國,但是對比20~30年前的美國來說是整體衰弱的。現在的美軍裝備嚴重老化,美空軍的戰機平均機齡是27.2歲,停飛率超過50%,陸軍裝備的故障率也非常高,美軍自己的軍事演習,陸軍裝備的到達率也只有85%(一百輛坦克無作戰行軍會有15輛趴窩拋錨)。

第三點,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牽制力在增加。在海灣戰爭時候甚至在伊拉克戰爭時候,全球都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有力量來牽制美國,這使得美國可以為所欲為。但是20年過去了,俄羅斯重新崛起,東亞某國也在崛起,這兩國都有實力牽制美國並給美國製造足夠的麻煩。因此,如果美國執意攻打伊朗恐怕是會吃不了兜著走。


優己


有人說伊朗目前是在自取滅亡,也有人說美國如果軍事進攻伊朗,就是美國跌落神壇之時。一時間大家眾說紛紜,也都能拿出自己的理由!<strong>

關於美國打擊伊朗結果預測:

目前關於美國和伊朗開戰的戰爭結果,可以說和伊拉克戰爭之前一樣,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主要還是分成了兩大派:

第一派觀點就是美軍能夠順利拿下伊朗,和拿下伊拉克一樣,速度快,損失少,讓人感覺震撼;

第二派就是美國會陷入伊朗的戰爭泥潭,最終失敗。比如像越南戰爭一樣,俄羅斯也會介入。還有伊朗不是伊拉克,絕對會對美軍造成重大的傷亡,美國拿不下伊朗。

這兩派也是爭論的不可開交,不光是在國內,相信全世界都在討論這樣一個一問題:如果美國真的進攻伊朗,伊朗能抵擋的住嗎?會不會和伊拉克的表現一樣呢?這個問題目前終究沒有統一的答案,只要提出的觀點有道理,任何說法都可以讓人信服的。真正的答案就只有在戰爭發生之後。

個人觀點和原因分析:

在這裡我表達一下我個人的觀點,簡單的說: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手,只會進行空襲,不會發動地面攻勢;但是如果美國發動地面攻勢,伊朗也會抵擋不住,美軍會推翻伊朗目前政權,但是付出的代價絕對會比伊拉克戰爭高很多,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說只空襲,不地面進攻,這是一種非常保險的做法!美國和以色列等國家與伊朗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還是伊朗研製核武器,如果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一舉摧毀了伊朗的核設施,那就是把伊朗的核計劃徹底抹滅,沒有了伊朗核威脅。另外美國還會空襲伊朗其它主要的目標,比如機場和石油設施,再加上石油禁運,慢慢打垮伊朗,逼著伊朗接受停火協議。不過這個計劃唯一的顧慮就是伊朗可能對以色列發動進攻,主要還是發射大量的彈道導彈攻擊以色列。雖然伊朗可能無法和美軍正面交戰,但是可以攻擊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所以美軍發動空襲,摧毀伊朗的導彈發射基地也就是重中之重,美軍要在開始攻擊之前,搞清楚伊朗的導彈基地數量和位置,儘量摧毀。

那我為何又說不會發動地面攻勢呢?原因也很簡單:花費大,傷亡大,局勢未知和不可控。所以美國不願意進行地面戰,靠空襲就能解決的事情,幹嘛還發動規模龐大的地面戰呢。我覺得美軍現在自己都沒有完全的自信像拿下伊拉克那樣拿下伊朗,伊朗和伊拉克相比,伊朗要比伊拉克實力強一些,尤其是已經過去十幾年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提八年的兩伊戰爭雙方打平手了),伊朗目前實力確實厲害一些,能夠動員的兵力也是達到百萬規模以上,其它具體的武器裝備這裡也就不說了。最後還有就是美國的老對手俄羅斯會介入,到時候局勢就麻煩了。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伊朗的國土面積比伊拉克大很多,而且地形複雜,不像伊拉克那樣多是平面和沙漠,適合美軍進攻,不適合進行防禦。這個可以參考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雖然贏了,但是贏得卻很艱難,最後也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就撤出阿富汗了。伊朗的實力比阿富汗更強,國土面積更大,地形更復雜,所以美國如果發動地面進攻,就會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您怎麼看呢?


資訊所長


伊朗是這場美國極限施壓的受害者,目前為止,好像沒叫囂美國吧?倒是特朗普蓬佩奧,博爾頓最近表演頻繁!

看看最近蓬佩奧和博爾頓的表演:

蓬佩奧突然從原定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計劃改變成直接飛伊拉克,聲稱有情報顯示伊朗要偷襲美軍基地!蓬佩奧是國務卿,伊朗偷襲美軍基地是你管的事嗎?那是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管的事,好嗎?有必要讓你這個管外交的國務卿大驚小怪?

蓬佩奧為了讓逼迫伊朗的大戲演的更逼真,不惜破壞外交禮儀,放了默克爾鴿子也要吸引記者對伊朗局勢的注意!

遠在萬里之外的博爾頓當然也是相當的配合!更是直接聲稱據來自以色列的情報顯示伊朗要攻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目標!


一時間,伊朗熱度再次急升!

老金認為,蓬佩奧和博爾頓的雙簧只是替美國增加在伊朗周邊的軍事部署造輿論而已!

比起伊朗偷襲美國目標,美國的軍事部署倒更像是進攻伊朗的陣勢!

雙航母戰鬥群,一個兩棲登陸艦,大量的F35.B52.B1B戰機,外加法國戴高樂航母,還有美國在海灣的大量駐軍,打一箇中等國家綽綽有餘!


伊朗能擋得住美軍嗎?會不會跟伊拉克百萬大軍轟然倒塌一樣呢?

老金說,不會!伊朗絕不是第二個伊拉克!

首先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波斯人是主體,佔60 %,阿塞拜疆人佔20 %,其餘是少數民族佔20%,這種國家體制和波斯人佔統治地位,決定了伊朗是個團結的國家,沒有大量民眾分裂的可能,美國在伊朗搞策反就沒伊拉克那麼容易!

其次伊朗的地形有利於防守,不像伊拉克一馬平川,便於機械化重裝集團橫掃,伊朗四周都是山地,中間多戈壁,易守難攻!重裝集團很難直接開進!

第三,伊朗有自己完整的軍工體系,可以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支撐很久!而且伊朗自己製造的武器質量和技術含量都不差!經得起跟美國長期消耗!

第四,伊朗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南大門,一旦美軍真的入侵,俄羅斯必相救!普京一定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伊朗被美國佔領,俄羅斯的軟腹部就露在美國面前!臨時加強防線不如直接支援伊朗!這個就比伊拉克被美國打,俄羅斯旁觀要好的多!

所以老金認為,伊朗不會惹事,但也絕不怕事!擋住美國進攻沒問題!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觀點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老金看世界


自五月初特朗普宣佈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全面制裁後,美伊關係迅速惡化。儘管美國難以兌現“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的承諾,但隨著意大利、希臘、日本以及印度等國紛紛響應美國的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的號召,德黑蘭的經濟命脈必然也會遭受重創。

為了反制美國,伊朗習慣用“軍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要挾籌碼,但考慮到可能會因此引發戰爭而始終未能付諸行動。於是,伊朗近日又將話鋒一轉:如果美國繼續對伊朗窮追猛堵,那麼德黑蘭將會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高豐都濃縮鈾的研發。

結合總體情況來看,目前的美伊關係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階段,稍有不慎都會有擦槍走火的可能。而外界也普遍擔憂:伊朗面對綜合實力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美國,是否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

想當年薩達姆坐擁“百萬雄兵”,但以美國為首、為主的多國部隊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圍繞巴格達展開的主體軍事行動,可謂是兵貴神速。這也讓人們對中東各國的軍事實力留下了“外強中乾”的印象,長期以來飽受制裁的伊朗也不例外。

也正是因為有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前車之鑑,作為被美國定義為在中東最主要的敵對勢力的伊朗,開始有計劃、有方向的進行軍事建設。首先,謀求擁有核武器,但因美歐等國制裁和技術原因使得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其次就是大力發展多射程彈道導彈,以此來威懾以色列和駐中東美軍;坦白講,伊朗近些年來的彈道導彈技術發展可圈可點。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伊朗目前擁有包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在內的各類型導彈總數超過2000枚,位居中東之首。坦白講,如此龐大的導彈數量即便在沒有精確制導輔助的條件下傾瀉而出,殺傷力也不容小覷。

所以說,在中東地區擁有眾多軍事設施和人員的美國可以理性的預見到:貿然與伊朗開戰,美國和以色列付出代價遠高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而這也正是華盛頓一直渴望顛覆伊朗政權卻慎用武力的考量因素之一。

不過就美伊可能爆發的全面戰爭來說,缺乏先進作戰體系、戰略性武器、國際支持以及經濟後盾的伊朗根本無法抵擋得住美軍的進攻,這是美國掌握絕對優勢和戰爭主導權的必然結果;或許美國也會不可避免的深陷戰爭泥沼,但德黑蘭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毀滅性的。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第一,伊朗沒有叫囂美國,而是美國在欺負伊朗。美國是世界上的第一霸,到處搞侵略擴張,只要是哪個國家不順他的心,不合他的意,他就會採用一切手段對付你。對伊朗就是這樣,自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特別是今年4月至今,美國先後動用了經濟手段、貿易手段和軍事手段對伊朗進行了更為嚴厲的制裁,先是不準伊朗向外出口一滴石油,後又不讓伊朗賺得1分美元,簡直是把伊朗往死裡整,這究竟是誰欺負誰呢,一目瞭然,是美國欺負伊朗,而欺負人的霸主早晚會得到應有的報應,會被世界人民群起而攻之!會被正義的人所鄙之!

第二,伊朗會跟伊拉克那樣百萬大軍轟然倒塌嗎?不會!伊朗絕不是當初的伊拉克!

一是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波斯人是主體,佔60 %,阿塞拜疆人佔20 %,其餘是少數民族佔20%,且91%的人口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在宗教和反美旗幟的號召下還是比較容易團結大部分伊朗人抵禦美國的,因此一旦美國入侵伊朗很容易一開始就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伊拉克70%以上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教派和民族衝突嚴重,根本就難以團結伊拉克人一起抵禦美國入侵,再加上薩達姆黑暗統治把國內搞的民不聊生,所以短短一個多月就被美軍打垮。

二是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差別較大。伊朗人口有8000多萬,國民生產總值4277億美元,人均5250美元,居亞洲第七位。伊拉克在同期人口為3700萬,國內生產總值1 977.15億美元,人均5166美元,伊朗明顯佔優。

三是伊朗的正規軍也不是紙捏的,近60萬的正規軍和十幾萬精銳的伊斯蘭革命衛隊,還有官方宣稱的數百萬民兵的動員能力,戰鬥意志強悍,足以和美國打一場正面戰,就是輸了美國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據報道,伊朗擁有戰鬥機等各種飛機565架,各種軍艦83艘,主戰坦克1500輛,裝甲車1760輛,各種火炮4400門,還擁有導彈等一般國家不具備的武器,特別是擁有公開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倘若發起密集發射,美國的中東軍事基地和一眾盟友可能都要遭殃。伊拉克戰爭時,軍隊總人數被稱為百萬,但裝備實力不強,捱打是必然的。

四是伊朗工業特別是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伊朗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建起了一套完整的軍工體系,伊朗的部分武器裝備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而伊拉克就沒有這個實力,武器裝備還是要靠外部提供,一旦打起仗來,外部供應線被切斷,伊朗受到的影響將比伊拉克少很多。

五是伊拉克國土面積只有40多萬平方公里,且境內大部分是平坦的沙漠,非常不利於防禦,唯一適合防禦的北部山區又掌握在薩達姆政權的死敵庫爾德人手中,所以美國打薩達姆政權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難度。伊朗則擁有1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幾乎比伊拉克大了4倍,也比有60多萬平方公里的阿富汗大多了,國土縱深更廣,而且和阿富汗一樣境內大部分是山地,易守難攻,美軍的機械化和空中優勢都會大打折扣,美國一旦入侵伊朗,就很可能陷入比阿富汗戰爭更大的麻煩,將被游擊戰和運動戰折磨的狼狽不堪。

六是伊朗有大國庇護。當初,伊拉克基本沒有幾個國家支持,戰鬥打響後更沒有支援的了。伊朗卻有堅強的外部力量支持,一旦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中俄絕不會坐視不管。一批一批的先進防空武器,大量的資源及常規洲際戰略導彈會源源不斷地被運往伊朗,包括中程高超音速戰鬥機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伊朗在中東佈局多年,在敘利亞有大量其扶植的民兵組織和武裝人員,黎巴嫩真主黨也是其鐵桿盟友,一旦伊朗被大規模進攻,中東會出現四處開花式的反美襲擊和游擊戰爭。

總之,對於美國來說伊朗絕對是一個比伊拉克難纏的多的對手,一旦美國入侵實力強大易守難攻的伊朗腹地,很有可能被陷進去,到最後必然失敗。


鳳凰山觀世界


伊朗叫囂美國?顛倒黑白也要有限度!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在不斷對伊朗叫囂。不過伊朗絕非伊拉克想要將其打垮可難多了,具體來說主要難在這四個方面。

從人口規模上來說

當年伊拉克遜尼派薩達姆政權只擁有3000萬左右人口且其中70%以上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教派和民族衝突嚴重根本就難以團結伊拉克人一起抵禦美國入侵,在加上薩達姆窮兵黷武將伊拉克搞的民不聊生人心盡失因此眾叛親離短短一個多月就被美軍打垮。

如今的伊朗什葉派現政權則擁有超過8000萬的人口且90%的人口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在宗教和反美旗幟的號召下還是比較容易團結大部分伊朗人抵禦美國的,因此一旦美國入侵伊朗很容易一開始就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從國土防禦上來說

伊拉克國土面積只有40多萬平方公里且境內大部分是平坦的沙漠非常不利於防禦,唯一適合防禦的北部山區又掌握在薩達姆政權的死敵庫爾德人手中,所以美國打薩達姆政權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難度還不如之後打各種反美武裝來的難。

伊朗則擁有1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幾乎比伊拉大了4倍也比60多萬平方公里的阿富汗大多了國土縱深更廣,而且和阿富汗一樣境內大部分是山地易守難攻美軍的機械化和空中優勢都會大打折扣,一旦入侵伊朗就很可能陷入比阿富汗戰爭更大的麻煩被游擊戰和運動折磨的狼狽不堪。


從綜合國力上來說

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一度很強大但是窮兵黷武在兩伊戰爭中元氣大傷,後來因為不熟悉美國的信息化空地一體戰模式在海灣戰爭又被美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等到伊拉克戰爭時遭遇長期制裁的伊拉克已經奄奄一息了被美國輕易收拾也就不奇怪了。

伊朗則雖然因為伊斯蘭革命元氣大傷被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打的元氣大傷,但是後來在美國的制裁下卻逐漸建立了包括軍工在內的中東最完整工業體系,尤其是伊朗日益強大的導彈實力讓美國也有所忌憚不敢輕舉妄動。


從國際形式上來說

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時期正是美國基本上一超獨霸的時期美國實力非常強大,可如今美國則債臺高築想要對伊朗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非常困難,所目前的伊朗相對以前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來說要幸運很多。

另一方面在美國一超獨霸的時期也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去大力支持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而如今美國實力相對衰弱連其盟友英法德都不在聽其號令退出伊核協議了,所以伊朗在可能獲得的國際支持方面也要好於當初的伊拉克。

所以對於美國來說伊朗絕對是一個比伊拉克難纏的多的對手,一旦美入侵實力強大易守難攻的伊朗很有可能將自己拖垮,這大概也是美國多次攻打伊拉克卻遲遲不敢打伊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