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你幫媽媽做過什麼家務?

小吃創業園


我從7歲就幫媽媽開始做家務,那時候主要是洗碗,煮個飯。煮飯還不像現在這樣有電飯煲啥的,那時候是高壓鍋,我膽子很大,高壓鍋飯熟了會叫的,換別的小孩可能會怕,我反而湊上去聞聞飯有沒有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

我覺得我作為女兒,幫了爸媽很多,尤其是家務方面,在家就要做,即使住校,回家後也要做,所以現在我跟我婆婆的關係也挺好。

10歲那年,媽媽住院,我一個人早上6點起來做早飯給我爸和兩個哥哥吃,我先去洗衣服,洗完衣服再來吃飯,然後準備做中午飯,可惜我不會做,每次就炒盤包菜,不知道怎麼吃下去的,我後來想想自己也傻,為什麼我承擔那麼多,比我大好幾歲的哥哥啥都沒做,服了自己。

不用懷疑,我大哥也是疼我的,只是家庭觀念是女的做家務,男的沒做過。

正因從小做的家務多,所以我的脾氣和性格也比較好,跟誰都處的來,即使是剛結婚就跟新婆婆處了一年,老公那時在外地,我也能過的挺好,不得不承認小時候養成的好習慣。


每天好習慣


小時候,我是一個很忙的小大人,現如今回想起來,心中還帶有些許的自豪感。

⑴撿雞蛋



那個時候,我下午放學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個小筐子,去雞圈裡收雞蛋。

⑵餵雞子


剁一些生菜拌點面,或者是直接端點玉米籽再或者是麥子,放到雞圈的池子裡,往餵雞的盆子裡舀上兩瓢水,讓雞子吃飽喝飽。

⑶打掃院子

在院子裡撒上少許的水,用掃把,把院子裡的每個角落,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⑷做飯

燒火做飯,我會做玉米糝,夏天時,我會把熬好的玉米糝,用勺子一勺一勺的舀到一個乾淨的盆子裡,蓋上蓋子,留個小縫,接著把做飯的鍋刷洗乾淨。

⑸刷水缸

把水缸用炊具從上到下,刷個幾遍,用水瓢把水缸裡的渾水舀出來,倒掉,再用清水重新洗上一遍,即可。

⑹給水缸裡壓水


那時我還小,剛上二年級,沒有多少力氣,全都是靠著自身的重量,每壓一下水,我都得猛的往上蹦一下,要不夠不著,蹦到用自己的腹部壓著壓水井的鐵桿子,再使勁全身的力氣往下壓。

我往上蹦一下,壓水井就會流出來一股清水,一直壓到水桶裡的水快滿時,我再用兩手共同提著水桶的絆子,一晃一晃的晃到水缸旁,用水瓢,一瓢一瓢的舀進水缸裡。

我家的水缸需要五桶水才能裝滿,裝滿夠用上一天,那個時候,我就用往上蹦一下,再用腹部使勁的往下壓一下,連續用這樣的動作,直到把我家的水缸裝滿為止。

⑺搬桌子端飯


把吃飯的桌子,用力的拉到院子裡的合適位置,把盆裡做好的飯(這時,已經不燙了),小心翼翼的端到桌子上,備好碗筷,擺好凳子,

我把這些家務活全部做完之後,就搬個小凳子,坐在院子的門口,一邊歇一邊等媽媽回來。

⑻幫媽媽端洗臉水

當我一看見媽媽的身影時,就趕緊跑到廚房,拿起水瓢往臉盆裡舀一些水,給媽媽端到院子裡,讓媽媽洗臉。

待媽媽洗完臉之後,媽媽拌些涼菜,我們就開始吃飯了。

吃過飯以後,我讓媽媽坐下來休息,接著我把碗筷洗乾淨,開始做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

⑼收拾房間

星期天,我會早早的起床,把我睡的被子疊規矩,然後幫媽媽做早飯,吃過飯,一切收拾完畢,我就開始把我家的每一個房間都收拾一下,擦擦桌子,掃掃地,如有很亂的地方,就整理整理。

⑽洗衣服



找出來媽媽該洗的衣服,還有我自己的衣服,都挨著洗乾淨。

那個時候,我媽媽真的很辛苦,爸爸不在家,我家種了八畝地,全是媽媽一個人在幹活。

一年四個季節,媽媽除了冬天不去地裡幹活,其餘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得下地鋤草,拔草,施肥,澆水,豐收和播種。

即便是下雨天,媽媽也不會躺下來歇一歇,她要利用一切空閒時間給家人做衣服,做鞋子,拆洗被子和褥子。

媽媽有時會用做衣服裁下來的各種顏色的碎布,拼成可愛的包包、漂亮的枕頭,五顏六色的鞋墊和椅子上的坐墊……

後來,隨著我慢慢的長大,媽媽就把她這些繡繡縫縫的藝術活教會了我。


水兒歡快的唱


我出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因為家窮,老祖母在饑荒年(1943年)餓死,弟妹夭折,父親外出打工只能自己餬口,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在農村,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跟母親在後園撿拾落葉,作為燒火之用。白天,拿著小籃子,到處拾蔗渣,回來後,放在灰坪曬乾,作為燃料。摘番薯葉,跟母親一起去採野菜充飢……在家鄉度日如年。看看混不下去了,母親帶著我,到汕頭一家有錢人家當傭人。這是一家當官的富人家,有兩條樓梯,一條是大理石樓梯,向上伸了幾個臺階後,就被兩扇朱漆門封住,我被好奇心所驅使,走近樓梯,被母親拉住了,說:“這不是我們走的樓梯”。我被母親拉到另一條樓梯,木板做的,沒有扶手,很簡陋,母親拉著我的手,“來,拉緊,小心點!”我剛踏上,木樓梯就搖晃起來……心卜卜地跳,“媽,我怕!”“怕什麼?媽媽拉著你呢!”我惶恐惶恐的,每踏上一層,就搖晃一下,吃力地上了幾層,望望兩側,心驚脈跳:“媽,我怕!”我顫抖著說。“別怕,好孩子,不要往下望!”突然,上面有人下樓梯,搖晃得更厲害了,我被嚇得哭了……母親安撫我,一層一層往上拉,好容易到了二樓,我鬆了一口氣……母親略作安頓,介紹我與豬兄相識,豬兄比我大二歲,不多久,就混熟了,豬兄狗弟稱呼起來,同睡一個坑,同玩耍……

那時,我年幼無知,不知道母親的辛苦,只覺得有豬兄一起玩,一起睡,能吃飽,真快活。只不過怕上落樓梯,這樓梯木製的,沒有扶手,搖搖晃晃的……

幾個月後,有一次,母親帶我到樓下,買二文錢草粿給我吃,告訴我,她上樓洗菜,一會兒來帶我上樓。我自個兒在樓下玩,忽然,發現那大理石砌的樓梯門敞開著,一種莫名的喜感,驅使我走上去。沒上幾層樓梯,就被下樓的主人大喝一聲:“畜牲,滾!”我被一隻皮鞋腳踢了下來,一個勁地哭。母親聞聲趕到,見狀,安撫我,眼淚汪汪,滴落在我的手臂上……次日,母親被“解僱”了,我不懂什麼意思,只知是我惹的禍。

回到家鄉,母子相依為命……

半夜,保長敲門討債,我驚怕,母親抱住我“不要怕!”鄰居的哲聲伯前來幫忙說情,保證催我父親寄錢來還,母親才免於被抓到鄉公所去。

幸得解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翻了身,我也入學讀書了。休息時,擔水啦,砍柴啦,農村開會時,幫細叔賣花生餅啦,什麼都幹,學習成績也全班數一數二的……

“母親生下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雷峰的話說出了我的心聲!

母親去逝多年了,但母愛永存!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又夢見慈祥的母親,她用松樹皮的手掌撫摸著我……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問一聲:“敬愛的母親,你在天堂可好?!”

母親去逝多年了,但社會主義的祖國,是我們人民大眾的母親!

我愛你,母親!

我愛你,祖國!

我以對偉大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大愛報答母親的愛!!!

我要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學一輩子,幹一輩子。以此報答母親的愛!!!




桂花芳香77105282


60後的童年都是苦澀的,下鄉在農村,沒有太多的玩具,男孩僅有的就是彈弓和滾鐵環,女孩子玩的就是丟沙包和跳皮筋。


記得上學,到學校要走十里長的路。那時農村山裡有野狼,天黑以後怕被狼吃掉,放學後就在路上奔奔跳跳的抓緊回家。

當時生產隊給每戶人家都分羊來養,白天由生產隊統一有人負責在山上放羊,晚上統一趕回生產隊的羊圈裡,因此,那時老師沒有佈置作用,放學回家後,就幫媽媽拌好羊吃的食料,去生產隊的羊圈去餵我們自己家的養。

暑假到了,農村土地上的麥子也是金黃色一片,只要老天雨水多,貧瘠的土地也是長出了生活的希望,收成也是能對得起汗水的,麥子熟了,生產隊隊長組織全村的人搶收麥子。因父親下放到公社,媽媽一人帶領我們三個孩子,家裡沒有壯勞力,在暑期到來時,剛趕上生產隊忙碌的拔麥子,也是一年掙公分的好時候。有的土地在山區,媽媽披星戴月的領著我,帶上乾糧去拔麥,因年齡小,在拔過的麥地裡拾麥穗,有時幫媽媽也拔一下,讓媽媽拔的快一些,艱辛的掙工分,在那個歲月裡,人民公社生產隊都是按照公分核算分配糧食的,一年的微博工分收入,到手的糧食也是不夠全家人吃飯,就這樣無奈的過活著。

小時候,在農村,為了生活,有時間就上山拔豬草、拾柴等這些活都幹過,幫媽媽減輕著家庭的負擔,度過那艱苦的年代。


濱磊


小時候幫媽媽做的家務可多啦!記得我六七歲時,媽媽做飯我邦著燒火。因為是農村,燒茅草,樹葉,玉米杆,棉花柴,一會兒不填柴火火就滅了。媽媽包餃子我給扦皮兒,過年蒸年糕也邦著做,雖然小,但這些活六七歲就會幹。記得最清楚的是:單幹時家中有一大黃牛,個大但懶,不愛幹活,每次母親拉磨,我就得拿個棍子在磨道跟著牛屁股攆,不打它不走道,後來賣了,又買了一頭小牛,但小牛幹活好,任勞任怨,可惜的是後來偷吃黃豆脹死了!


用戶正言


98年的我 五歲就開始洗碗洗自己的衣服 媽媽是後媽 對我及其嚴格甚至說帶著一些虐待長大的 洗碗洗衣服要是沒洗乾淨直接就是一大二巴子先打了再給你說做錯了什麼 小時候什麼都做過 找豬草 砍柴 挖地 記得十三歲的時候我表妹在我家長大的那時候她兩歲 我得揹著她 一手提飯提水 一手拿鋤頭鐮刀上山走很遠的路去挖地 還要照顧妹妹就我一個人 現在想想都替自己心酸


一粒西瓜吖


小時候三年級之前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學習。父母因為是教師,家裡也沒有農活可做,基本上就是每天都會看書學習。

到了三年級以後,也許父母覺得做家務也是一種鍛鍊,於是便會讓我幫忙洗碗掃地等一些簡單的事情。記得那時候一放假,寫完作業,我便幫媽媽整理家裡的物品,洗洗涮涮。廚房裡的瓶瓶罐罐上面覆蓋了一層油灰,我便快樂地把他們一一擺放在水池邊,裝滿一盆溫水放上洗潔精,撥弄起沫後,便把這些瓶瓶罐罐一個個的浸泡在其中。過後拿起清潔球仔仔細細的搓洗,再拿到清水裡擺洗,不一會功夫,一個個就乾淨了。放到灶臺上,看著就心情愉悅。

後來也學會了做飯,媽媽做的時候在旁邊看著,自己慢慢也學會了。只是還是會有一些回味無窮的美食自己做不好,只能徒留回憶了。

那時候一到夏天,家裡人洗完澡後,我便主動去洗衣服。可能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吧。學習任務繁重,壓力也大,通過做家務來調節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總的來說,基本上家務活都會幫著父母做過,只是做的次數並不是太多。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早早的去世了,我也長大了,可也沒有機會去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想想還是挺傷心的。💔


章小糖



小時候幫母親做的最多的家務就是:拔草、擠羊奶。

由於母親身體不好,生下兩個雙胞胎弟弟後,就給他們斷奶了,那個時候,只有煉乳,還沒有奶粉,兩個弟弟很能吃,兩個月後,煉乳就吃不起了,只好買只水羊養著,讓他們吃羊奶。


可羊得吃草呀,那時雖不打除草劑,但草也少得很,每天放學後,我放下書包,第一件事就是挎著籃子去田間地頭拔草,一直到天快黑才回來。

到家後,先把草給羊一些吃,我再用肥皂洗洗手,準備擠羊奶,擠奶也要注意衛生,先用溫水給羊的奶洗一下,擦乾後,再一隻手端著碗,一隻手握著羊奶,一點點地擠下來。



擠好以後,還要用塊乾淨的紗布罩著過濾一下,因為在擠奶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羊毛或一些髒東西,然後放些白糖,擱在鍋裡蒸熟,這時,母親會自己燒火,我就可以出去玩一會了。

小時候基本上做的活很少,只有幫母親做的這個,我至今也還忘不了!


春花秋月4780


我小時候幫媽媽做的最多的事兒,就是找豬草,現在的孩子不懂什麼是豬草,就是餵豬的青草。那時兄弟姐妹多,都在讀書,放假了就去找豬草,邊弄邊玩,夏天最喜歡去河邊,扯的豬草不多,多數時間都是三五成群的在河邊摸魚,開心的很,回家時籃子很少裝滿,但媽媽只是偶爾責怪幾句,從不打罵。再就是幫媽媽推小磨,在我的眼中,推磨是最累的家務活兒,母親總是讓我們喂磨,她一個人推,看著母親站在磨前,兩隻胳膊不停的推送,我心裡很難受,於是就說,讓我來推一會兒,可惜當時才八九歲,力氣太小,用盡全力也只能堅持十來分鐘,我很討厭自己力氣小,不能幫媽媽一直推,我希望媽媽能歇歇,因為她太累了。儘管兄弟姐妹們多,可家務活媽媽讓我們做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活兒,重活累活還是她自己做的。媽媽已去逝多年,可我還是想念她,總想如果媽媽還在,我一定讓她好好享福。


幸福教育觀


小時候我的家庭是困難的,我們兄妹六個,最大的比最小的差十歲,沒有爺爺奶奶,就只有父母,父親還是村幹部,整天不在家,上地和家務以及照顧孩子都是母親一個人。因此,我大哥二哥和小妹早早就學會幹活了。我是隨著他們幹活的時候乾點,他們從來不要我幹,有時候我也只是新鮮而已幫幫忙。最多放學的時候在路邊拔點草,帶家裡來餵豬,羊等。沒有什麼特殊的活幹過,也就是過麥的時候割過麥子啥的。總的來說,小時候看到大人們在農田裡幹活,自己沒怎麼幹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