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移民國外而知感恩所在國,而外省人士在上海工作卻指責其風土人情呢?

光頭135705


極端現象被無限放大罷了。我所在公司外地來滬的,就是所謂新上海人,土生土長的老上海人基本各半。但這些新上海人基本完全能聽懂上海話,厲害的開口講上海話短時間內也聽不出是成年以後才學的。日常溝通發現裡面大部分人也是已經完全就把自己當上海人了。但跑到網上看看,自稱工作生活在上海卻對上海咬牙切齒的人不少。應該還是境遇決定心態。


太陽E10000


移民國外卻十分感恩所在國,而來上海謀生卻肆意咒罵上海,這雖不是普遍絕對的現象,卻也是相當普遍的見聞。為什麼會如此?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移民輸入國對待外來移民的管理要求是相當嚴格的,不尊重甚至頂撞移民輸入國的法規和文化習俗的外來移民是不能被接受的,是會被趕回去的。所以要想移民成功,就必須自覺約束自己,尊重移民所在國的法規和文化習俗。故能得到移民所在國的接受,取得移民的資格是不容易的。所以那些成功移民海外的華人當然會感恩所在國。而來上海求職打工謀生,就沒有那麼嚴格的限制要求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要你有本事在上海混得下去,又沒犯法被抓,就沒人對你來上海加以限制。就因為上海對外來人口太寬鬆了,只要不刑事犯罪,就沒有任何限制干涉。所以享受了來上海好處的人,不會感恩上海,卻還會任性的隨口謾罵上海,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裡,自己是來飯店吃飯的顧客上帝,而上海只是飯堂裡跑腿的“店小二”!不是我來到上海要尊重上海的文化規則,而是你們上海應該順應我老家的那些習俗!而如果我的習俗行為在上海受到碰撞了,那就不是我的錯,而是你們上海在歧視外地人了!所以不罵你們上海還不豈有此理了?!


俞小平5


人對什麼事情越熟悉,就會越批判什麼。

為什麼中國人移民國外而知感恩所在國?

說一個小故事吧。

以前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說他一個朋友的事情,他這個朋友比較有錢,移居海外,在加拿大還是美國,忘記了。一次回家休息,半夜十二點,被人從床上拉起來,用槍指著腦袋,讓他拿出所有的錢,他害怕極了,努力求饒,又不太會英文,恰好搶劫分子中有人會中文,翻譯了一下,他拿出所有的錢,才免得一死。人走了之後他家的狗搖搖尾巴進屋,他氣的半死,搶劫的人來了不知道叫,於是揍了狗一頓,結果鄰居報警,說他虐待寵物。從那以後就回國了,再也沒在外國呆過。

有對比就會有差距,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再說說為什麼本土人士指責本土吧。

這樣的人大部分是生活在中下層的人員,普通大眾比較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會羨慕國外的制度。遇到生活上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羨慕國外的工資保障等等。

總體來說中上層人士比較喜歡國內,因為國內對於有錢人的確挺好的,更利於迅速聚集財富。

生活在底層的人羨慕國外的生活,因為國外對於底層的生活保障非常好,而且不用怕有錢人剝削等等。

明白了吧


司吾書蟲


上海歷史上已經是中國發達城市。解放前解放後建不建設沒區別都是國際大都市。說9幾年開發上海,那是整個市場經濟改革,鄧小平同志力主的南部開發,怎麼你們對這有什麼不滿意的嗎?別把自己搞得有多偉大!上海的底蘊不是你們十里八鄉能穿鞋趕得上趟的!上海不欠你們的!從歷史到現在上海這土地都不欠你們的!覺得我的故鄉上海不好,你們就別來!沒人一定要你們來!你們可以留在自己家鄉建設!可以留在自己老家醫院插隊!早點回轉去!別來!


Chucky88929336


寫這文章的人心裡醜陋!我來上海快40年了,什麼都經歷過。我在上海工作了這麼多年交了好多稅,綜合保險只能接受。社會也是與時俱進慢慢會公平的


章思湖


早就該嚴控進入上海的外地人口,不給機會它們也就沒什麼可說三道四的了。省得餵飽了它們還得聽它們亂叫喚!


Tiger66560036


我很早就聽到過一個段子,內容大概是上海人稱呼外地人皆為鄉下人,一日一北京人去上海走親戚,到了上海他那親戚逢認識的人就說他鄉下來客人了。北京人聽了很不爽,心想在上海人的眼裡幾朝古都的北京都是鄉下,可見上海人的眼光有多高,外地人指責 就不難理解了


對酒當歌141992491


一個老上海人,家族中在民國時期,有燕京大學畢業生、有中央政治大學畢業生、有上海高級中學(全英文教學)畢業生。其家庭教養會差嗎?同時期,多少人不學無術而成共和十年時期“打、砸、搶”全職流氓呢?教養、家風、傳承、自律,成就上海人的骨傲眼正。他鄉之人,是學不成的!


用戶4726493403606


嚴厲管控外來人員,這種怪像才可能杜絕!上海對太開人員太過寬容,不知道感恩的外來人員請自己滾出上海!還是那句話,你既然不喜歡上海那還要來上海乾嘛?真是既不要臉也不要自己的人格了,這種外來人員可以肯定對自己父母也是大不孝的。


amuling


我覺得就是嫉妒,赤裸裸的嫉妒。

我在頭條就看到過關於上海人說上海話的幾種說辭。。。

首先這幾個人寫文章大意都是說上海的好話,但他們都是外地人,所以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這麼的奇怪。

有一個是這麼說的。上海人不敢在外地人面前說上海話。。。。這個不敢,也是讓我驚掉的雙眼。

還有的人會說。上海人說上海話有優越感。這就更莫名其妙了,當地人說當地方言有什麼問題嗎?

還有人說,上海人在外地人面前說上海話是不尊重,他們是排外。這個我又奇怪了,難道我去外地,外地人都是對我說的普通話嗎?還有很多老人根本只會說方言怎麼辦呢?

就僅僅一個上海人說上海話這麼平常的事情,都能被這些外地人說出奇奇怪怪的理由。套倒上海人排外這件事情上。

大家怎麼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呢?除了他們極度自卑,還有其他原因嘛,我想是沒有了。因為當地人說當地方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根本沒有什麼可以詬病和值得發揮的。

另一個我覺得網絡上對上海極大錯誤的言論就是,上海人其實也很窮的。

我想說如果上海的窮人都能算窮,那你們那裡的窮人是不是就是要飯水準了?

我每年都出去旅遊,在近幾年,我明顯感覺到上海人的消費能力之強勁。真的是外地其他地方不能比的。上海人根本就不窮好嗎?如果這個都要睜眼說瞎話來,以求自己的心裡安慰,那麼這些外地人在我看來真的是很可悲的。

這裡就又衍生出一條說上海不行,這個奇怪的言論。

我不看數據,不看其他,我不知道上海行不行。但我從我實際生活中我看到的。上海人的消費能力是最強的,全國最強的。如果消費能力這麼強的地方都不行了,我很難想象其他地方是什麼樣的。

而且這幾年我覺得上海人是越來越有錢的,而不是越來越窮。從我個人直觀的感受,我覺得上海這幾年是進步很大的,恰恰沒有在倒退。我都不知道網絡上那些認為上海不行的言論又是什麼奇怪的根據。

網絡上很多人談上海,說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高。這些人其實都是外地人。他們看到的上海和我們上海人看到了上海不是同一個上海。

實際上我們上海人的上海還是非常安逸,非常舒適的物價雖然有點高,但是我們的收入也挺高的,房子也都有。上海人找工作很少有找工作壓力特別大,整天要加班的工作的。在我們看來,工作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上海有那麼多工作機會,你幹嘛要去一個整天加班,工資又低的公司呢?這是我們上海人覺得匪夷所思的。

還有網絡上一些外地人很津津樂道,說他們公司不喜歡上海人。我就不明白這是什麼樣的老破小公司呢?

事實上,我看我身邊上海人工作都很不錯,很多人都在大企業。幾乎就沒有什麼加班,在銀行工作的可能加班稍微多一點,但也不至於一週上六天。並且工資都是還不錯的。努力一點的年薪30-50萬不是問題,不努力的20萬保底總是有的。這個還不是什麼中層的收入,只是普通職工的比如客戶經理。

所以網上很多言論我都不知道是哪裡冒出來,非常的奇怪。然後很多沒有來過上海的人看了以後,心裡就獲得了極大的快感和安慰。他們相信上海真的不行了,他們相信上海人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高物價,低收入的地方。

我一個朋友出去旅遊,在內蒙對方有兩套房子,月入3500,也敢在我朋友面前說她過的比我的朋友好得多得多。我朋友年薪20萬以上。上海有五套房子。他不理解,回來問我為什麼外地人自我感覺這麼好?為什麼外地人覺得我們上海人過得這麼苦逼?

我想這就是網絡的原因吧。因為片面之詞,因為上海人很低調,很少說自己真實的收入,真實的資產。

而且上海人和在上海的外地人之間確實我發現有隔閡。

我們上海年輕一代,基本上家裡都會給房子的,所以我們的經濟壓力是非常小的。我們的工資收入是可以吃光玩光的。所以即使和外地人是同一個收入。因為我們比他們敢花,整個生活層次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平時吃啊玩啊,消費都不低的,外地人很多是不捨得這樣消費的。所以哪怕是同事收入相當,我們和外地人是玩不到一起的。因為消費層次決定了這一切。

這並不是上海人排外,而確實是不在同一層面,怎麼能在一起玩呢?我如果明知道我的外地同事沒有那麼多錢出國旅遊。我怎麼能跟他談了,我明年是準備去馬爾代夫還是去美國夏威夷旅遊呢?作為尊重,我肯定是閉口不談。

而那種沙縣小吃,我根本就不會吃,我怎麼又可以跟那些外地同事談論沙縣小吃裡什麼菜比較好呢?

沒有了共同語言,自然就做不了朋友,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我不覺得上海人排外,但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和上海本地人之間,確實會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